一直想写写女画家弗里达。卡洛,但是捉笔数次,皆半途而废,脑中拼图般充塞了与她相关的信息,多而芜杂,难理头绪。放假和一群艺术家们到羌寨采风,行程中又争论起墨西哥这朵“坚韧的破碎之花”。回家后再次翻看《弗里达》传记书([美]海登。赫雷拉/著 夏雨/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 38.00元)和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碟片。从急雨般的音乐声中,从那座著名的有着魅丽的蓝墙、红窗框、绿窗格、仙人掌、木偶、孔雀、狒狒……的蓝房子开始,弗里达。卡洛的世界直撞入人我的肺腑,我顺畅的拿起了笔。这是放了放的好处,我们可以更冷静的对待欢喜的人,不至于语无伦次。
不知别人怎样?我个人对那些非凡的人,尤其是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总是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解读,读来读去,不由的叹服:上帝他老人家用来塑造他们的泥土可着实要特殊奇异些?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里,这些卓越的人物,他们自身就是一部传奇,一个个文化奇观。我一回回傻里傻气的独行在他们独具特色的世界里,慨然生敬。想想,人生多的是不如意,能把自己的情绪时不时寄托在这些高贵卓越的品格上,拥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境,也可自喜一番了。
你如果没看过弗里达。卡洛本人的照片,没有关系,你看了她的画,便能识得她的相貌、她的着装、她的内心。她的生活思想统统全都在画中,这是个疯狂而又清醒地迷恋自我的画家,作品的大半是自画像。她把自己塑造成不同的角色,穿上不同的服装,完成不同的使命。这些角色既揭示了她真实的自我,又透着深刻的自省,还有着一种荒凉、穿透和直接的暴力,任情展示她的伤痛和坚忍。乔斯。莫雷诺维拉说:“要将她的生活与她的艺术分割开来是很困难的,她的画就是她的自传。”
她曾说:“她的人生有两大意外,一是车祸,一是遇上她的丈夫迪戈”的确,1925年9月17日发生的那场所车祸,凄厉的改写了她的生活,随后的日子就是与身体的万般惨痛作坚毅卓绝的博斗,这也是她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因其切心之苦,其画作自能异常惊人,有着强烈的撒心烈肺的感染力。电影中的车祸一幕是这样的:撞击后的画面飞舞着金粉,定格下来,一个扶手像剑一样刺入她的身体,瘦小的卡洛虾一样卷缩着,在剧烈的痛苦中扭曲着,生生被撞碎了,这时狰狞的死神在空中旋舞(成功的模拟了弗里达弗画中的超现实成份),我不禁潸然泪下。这位在学校过道里像鸟一样蹦跳的青春美少女,被层层叠叠的石膏裹成了一个白色粽子,不能动弹,像是被置于石棺中,这样一动不动的朝天躺了一个月。此后在这身体上大大小小做了几十次的外科手术,穿了28件矫形胸衣,那件钢制的我们可以在她画中看到。从个人生活上车祸当然是极度不幸的,但从艺术上来讲这不幸和痛却成功造就了她的艺术。
她说:“我碎了,但只要能绘画我就愿意这样活着。”绘画艺术的确让她对痛苦的承受力超乎想象。永不屈服,“死亡,只当你害怕的时候才存在”。她有着狂野的气质,画作中那些凄厉摄人的眼神,神秘的符号、血、奇形怪状的植物和怪胎向我们压来,直让人看得惊心动魄。同时她又有幽默和嘲讽的气质,她讲:“开怀大笑是无与伦比的。它是一种力量,一种自我放逐的力量,一种自我放松。悲伤是最荒唐的事。” 幽默,如同希望一样,是她从艰难的生活中坚持下来的支柱。将一种痉挛痛恨与开怀大笑结合,这类辛辣的机智充斥于墨西哥通俗文化中,比如生活中墨西哥人最爱讲这样的笑话:“某人为他的朋友治好了习惯性偏头痛,方法是用手枪射击他的脑袋”等等。
这不禁让人想到美国那位言说人类永不退场之孤独的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同样的受病痛磨折,同样的坚韧执着,同样的双性恋(传说弗里达的同性恋人中有美国女画家乔治亚。奥基夫)。她们都用艺术来对抗身体的残缺和疼痛,用艺术驱散死亡的阴影。面对她们,我确实油然生出敬意。她们的作品和人生中渗透出来的那种顽强抗争的气息,相当撼人。
我们知道近代拉美的文学成就是惊人的,拉美美术一样令人着迷,这块土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多种文化的完美交融,由此使得它上面的艺术之树强壮、神秘、活力四射。弗里达是这块丰饶的土壤中绽放的一朵奇皅.她的画作很拉美。她的服装就更拉美了,这也成了她向世界表述墨西哥文化的一种方式。她一直穿特旺纳印第安纳女人的服装:绚丽的披肩,花纹繁复的短衣,摇曳的长裙,斑斓的各类南美项链与戒指,发辫上层出不穷的绸缎带子、鲜花和饰品。出现在公众场合,她总是这样盛装,所以虽然个头小小,但绝对眩目,绝对焦点,让你殊难忘却。
女性艺术常常意味着柔软、细腻、温情、肤浅、被动以及局限于狭隘的、个人的、感性的或装饰的主题范围,缺少创造力量、哲理深度、缺乏关注社会民族命运的远大胸怀。但是作为女画家的弗里达克服了缼陷,超越出来了,她用全身心拥抱“墨西哥精神”,对本土文化有着强烈认同。同时是一个政治观念激进,满腔热血,深具社会良心的艺术家。既使坐在轮椅上,她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生活对弗里达是残酷的,但也是绘画的创造的激荡的。祝愿她在天国已经脱离人世的痛,化茧成蝶。正如她最后留给我们的话:
但愿离去是幸
但愿永远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