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社会里,民生一词十分流行。这自然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竭力倡导。报刊上、电视里,领导人的讲话中,无一不充斥着民生一词的字样与声音。无疑,这是值得称赞的现象,毕竟表明:中国人终于懂得重视民生了。无论人们持有怎样的政治观点,无论人们怎样质疑中国现政府的政策,但是,应当看到,即使是尚未完全遵循国际通行的政治原则治理国家的中国执政党,当这个党开始向社会公众强调民生这个词时,多少还是含有一定的真诚的意味。
然而,这仍然是令人叹息的事情,我们中国人现在才开始重视民生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初,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就已经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并努力在社会变革运动中予以施行。
“三民主义”中即含有民生主义,即人民的生计、经济、生活。应当认为“三民主义”学说具有伟大的前瞻意义。若是中国社会以“三民主义”作为基本的社会政治原则,作为真正的立国之本,那么,中国社会将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行驶,而且将会行驶得很快。中国的台湾地区长期以来即是奉行“三民主义”的治国政治原则的一个典范。众所周知,台湾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台湾奉行“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反,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后就粗暴地抛弃了“三民主义”,而代之以祸患无穷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政治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的生计、经济、生活是受到漠视的,民生问题从来不曾得到过很好的解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均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准。社会主义社会既不重视民生,则社会的民生问题就十分严重。人民的生计、经济、生活存在着太多的缺憾。中国自49年以来至目前为止的国民生活如果与同时期的台湾地区或其它相似国家与地区人民的生活比较起来,人们不难看出,中国大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极低。用苦难二字来概括并不过分。当然如果进行纵向的比较,那么,进步也并非没有,只是进步指数并不很高。一个在理论上不承认、不重视民生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在民生问题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呢?毛泽东的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思想对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消极作用是巨大的,在毛泽东严酷的27年统治下,中国人民在深重的苦难生活之中苦苦挣扎。
人民没有追求个人幸福的自由,人民也不可能得到自由幸福。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将全体人民变成为现代的奴隶,人们有什么自由幸福可言呢?毛之后在中国执政的邓小平显然是一个比毛泽东务实的政治家,无论他在政治上、在社会改革上有多少过错与缺憾,他的贡献在于使中国社会开始变得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邓小平实际统治中国的近20年间(自1978年~1997年),中国社会的经济有了不小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中国的民生问题虽然仍很不能令人满意,但是,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尊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世人的眼睛是明亮的,人们不会不看到进步,正如人们不会不看到问题一样。
邓小平之后的江泽民在“三个代表”的政治旗帜下,也对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努力,现在的胡温政权,对民生问题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这是值得人们称道的事情。事实证明,凡是政府重视民生问题,社会的民生问题就解决得较好,反之,民生问题就解决得不好。综观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的实况,人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中国的执政党对民生主义的背离,才导致了中国人民生活的不幸。
现在中国人终于知道要重视民生问题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缺失的课程必须补上,正如我们中国人要补市场经济的课一样。我们中国人还有很多的课要补,比如民主政治的课,比如自由文化的课,比如新的自由意识形态的课,现代文明世界公认的普世价值观的课等等。
还有“三民主义”,才开始重视民生,还有民权呢?民族呢?民权即是民主,即是人权,即是社会自由,这些课程都要补上。还政于民,将人民应有的权利还给人民,将人民应得的自由还给人民。真正振兴中华民族,真正使中华民族平等地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
这都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强调民生,高喊民生,我们还要强调民权,强调民主、强调自由、强调民族,强调其它我们应该强调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正确、全面、均衡地丰富着我们的政治社会理念,同时正确、全面、公正、均衡地丰富着我们的社会变革实践。
民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