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列克。丘洪采夫荣膺俄罗斯2007年度“诗人奖”,成为继亚历山大。库什涅尔和奥列西娅。尼古拉耶夫娜之后第三位荣获该奖的俄罗斯诗人,他将在5月24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捧走5万美元的奖金。
在该奖之前,他还曾荣获国家奖金、俄罗斯普希金奖等众多奖项。此次“诗人奖”评委会成员、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德米特里。巴克指出,丘洪采夫是一位生命力长久的诗人,他的作品经得起几代年轻人的品评。 丘洪采夫生于1938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创作诗歌,38岁时出版第一部诗集《选自三册笔记本》,此后相继出版了数册集作。创作之初,在丘洪采夫的诗作中贯穿着一个与周围格格不入,而又性格温和的抗议者形象。
1976年,紧随第一部诗集,丘洪采夫推出《天窗》,其中收录的诗作大多蕴含形而上学意象,这虽与当时潮流志趣不同,但却直指人心,令人震撼。
丘洪采夫诗歌中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意象是“小镇居民”,这是一种由小及大观察世界的方法。为此,他在很多诗作中都把自己置于窗前,以便获得一种从窗内观察外面世界的姿态。
在日常生活中,丘洪采夫文静随和,这种性格常常给人一种身处时代和世俗生活边缘的感觉。正是这种心在偏远的隐居状态使诗人比那些身居闹市,处于各种信息和火热生活之中的人们观察得更深远,感受得更真切。
近年来,丘洪采夫不断探索尝试,找到了一种全新的音韵——一种尖锐至极的不和谐之音,这对于求新求变的当代诗歌读者而言,或许真称得上是一种至高的馈赠和非同寻常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