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解智库”经数月的酝酿筹备,现宣告成立。
“中国和解智库”的网站建成后曾在一个圈子内试行并征求意见,现向公众公布。网址:http://www.chinareconciliation.org/
“中国和解智库”简介
PROJECT TITLE项目标题
“中国和解智库”Brains Of Reconciliation in China(BRC)
City/Country城市/国家
澳大利亚,悉尼
Sydney / Australia
I. SUMMARY: 1摘要阐述项目
“中国和解智库”为谋求博爱、宽厚、不违背人类道义的政治和解而建,以期回应和平、理性地推进中国民主宪政改革的历史性需求。“中国和解智库”关注中国执政党新近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张,也注意到中共党内众多精英希图将中共改造成为现代民主政党的愿望。“中国和解智库”认为一个体现平等、自由、民主、公正等普世价值的和谐社会能给国人带来真正的福祉,将以宣扬“和解”去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弱势民主力量和公民社会的壮大。“中国和解智库”将促使中国政府尽快经由纠错、道歉、还原真相、厘清责任、妥协、和解而接近和接受宪政民主,促成中华各族各派人士通过接触、互动、沟通、妥协稳步走向“大和解”,和平跨入民主宪政的文明社会。
II. BACKGROUND: 2背景描述
从政治角度看,一部漫长的中国专制历史,就是迷信暴力的强人为“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美妙”权力而厮杀的血腥史。在几千年“乱”“治”的权斗轮回和冤冤相报的怪圈中,充塞了太多的呻吟、哭泣、锁链、冤狱、仇恨。。。。。。
近代百年,梁启超、陈独秀、胡适、顾准等仁人志士高举起议会政治旗帜,相继展开以对话取代对抗、以数选票代砍人头的文明政治制度诉求;但军阀混战、抗战、国共内战和1949年之后的接连灾难淹没了先贤们微弱的呼喊。
1990年代后期,借助网络技术,自由主义价值观在中国大陆广泛传播。中国的民主进程虽然一波三折不尽如人意,但终归积累了一些文明社会所需的资源条件。在全球化、民主化和信息化的今日,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政治变化,民间团体和政治异议人士有了一定的活动空间。在1980年代“自由化”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政治家正步入国家决策中心,国共和解也揭开了中华民族大和解的序幕。基于文明政治之上不同政治派别的妥协(有原则)和解(有道义),再次成为人心所向的时代要求。
在今日“全球化、民主化、自由化”的国际大环境中,无论中国未来局势如何变化,中华民族海内外各政治派别终究要坐下来在圆桌上解决分歧。这一符合政治文明的“大和解”的到来不会久远,而准备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中国和解智库”就是迎合和拥抱这种时代需求的新生社团。
III. PROJECT OBJECTIVES: 3项目目标
“中国和解智库”希望建设后能够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一
从民间组织形式入手去拓宽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NGO)的活动空间,通过宣扬“和解”、妥协、宽容的价值观,降低中国朝野对民主政治的恐惧心理;促使中国政府尽快经由纠错、道歉、还原真相、厘清责任、妥协、和解而接近和接受宪政民主,推动中华各族各派人士通过接触、互动、沟通、妥协、和解减少中国社会因激烈矛盾冲突引发社会动荡乃至社会崩溃的风险,促成中国低成本向民主宪政文明社会和平转型。
目标二
以建言、游说、施加影响压力等办法,创造条件促使体制内外各党各派各利益集团通过平等的对话谈判、公平的讨价还价来解决利益和观念的纷争,开启中国不同政治派别谈判妥协的先河,加速中国民主化,为文明的政党政治的未来空间准备基础平台。
IV. PROJECT ACTIVITIES: 4项目活动计划
近、中、远期活动计划
1.近期:
1、逐步完善“中国和解智库”。
2、建设《中国和解》网站,开展有关各国“和解”经验和中外“和解”论述的研究;宣扬和解、宽容、妥协等自由主义价值观。
3、开展募捐、筹建“中国和解基金会”和相关管理机构。
4、广泛吸收成员和义工,鼓励和支持各地成员及义工力所能及的介入各种纷争的调查和调解工作。
5、与各党各派各个利益集团群体建立广泛的联系。
6、促成海外部分异见人士组团赴大陆扫墓、观光、调查、到一些大学作学术交流、讲学。
2.中、远期:
1、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收集数据资料、研究具体情况,逐渐推出一些大陆执政当局有可能接受的、有利于中国低成本向民主宪政文明社会和平转型的建设性“和解”方案。
2、促成大陆执政当局与台湾各党派团体有更广泛的交流、对话、和解。
3、促成召开中国历史上首次有关“冲突与和解”的大型学术研讨会议。
4、促成在实践层面上一系列朝野和解谈判会议的举行
V. ORGANIZATIONAL BACKGROUND:组织机构的背景
“中国和解智库”暂为非专业、非专职、以学者为主的松散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国和解智库”将本着NGO组织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工作,慢慢地显示出自身的独立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中国和解智库”将广泛吸收成员及义工以催生和培植广泛的公民社会的自治理念和公民参与的价值观。
VI.CONTACT联系
临时召集人及邮址:
(大陆)王光泽[email protected]
(海外)丘岳首[email protected]
“中国和解智库”发起人名单(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列)
艾晓明(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
范亚峰(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
冯则徐(律师、澳大利亚)
巩胜利(广东、独立学者)
郭永丰(广东、独立时事评论员)
郭京平(商人、澳大利亚)
綦彦臣(独立时事评论员)
卢雪松(吉林艺术学院教师)
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法人代表、理事长)
潘晓婷(硕士、澳大利亚)
丘岳首(中国学博士、澳大利亚)
滕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
野渡(独立时事评论员)
王天成(北京、独立学者)
王光泽(北京、独立时事评论员)
王聪(博士候选人、美国)
温克坚(“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张博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
张明选(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联合会会长)
张林(商人、澳大利亚)
周舵(北京、南非KMI驻中国首席代表特约顾问)
“中国和解智库”同仁
200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