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周刊——06.08

  夏季小说专刊

  《纽约客》6月11日

  曾以《耶稣之子》享誉文坛的丹尼斯·约翰逊即将推出九年来的新作《三支烟》,本期刊登了其中的节选。1966年的夏天,越南战争正处于白热化,水手比尔·休斯顿在夏威夷休假,试着弄明白在家庭和战争中他的位置,而他的弟弟正退学出来决心参军,努力想看清楚自己的欲望,这是一篇对越战时期美国青年状态的有力描写。新人David HoonKim的处女作《情人的哀伤》则表现一位从小被人从日本收养、如今生活在巴黎的丹麦年轻人对自我身份的困惑,以及他与一名日本女留学生的情感纠葛,杂志评价这篇新人之作惊人的成熟,对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和感情交流的困难,对欧洲人口构成日益复杂化之下国籍身份的本质,有着独到的表现。

  历史学家和迪斯尼

  《伦敦书评》6月7日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弗里茨·斯特恩的回忆录《我所知道的五个德国》用个人记忆来呈现、剖析德国历史的变迁,但是杂志的书评人给予了毫不客气的批评,认为这位历史学家丝毫未能利用个体经历折射出时代,反倒满足于沾沾自喜地炫耀自我的成功,仿佛学术、政治和媒体的小圈子之外的世界几乎不存在一般,由此也没能带来真正有深度的历史反思。迪斯尼也是一位被反复研究的对象,最近又有几本新传记问世。在迪斯尼传记的写作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作者究竟打算把迪斯尼娱乐的成功归功于沃尔特本人,还是聚焦在其他的因素上,当代的传记作者会更加平衡,但还是很难推荐出一本真正权威的论著,NealGabler的《沃尔特·迪斯尼:传记》易读而翔实,但总是用陈词滥调的心理学元素解释迪斯尼。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