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的回归,也随着八九杀戮记忆的渐渐远去,香港的环境在中共多方面的渗透控制下,无论是在其“繁荣”还是在“自由”度上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香港的新闻自由、民主法治正在持续倒退之中。
一
一方面,中共现在十分自豪地向外界宣称,香港依然“保持着繁荣稳定”。这话似乎看起来说得不错。而实际上另一方面,香港的政治空气却已使香港社会像肌体患病的混血儿一样,内在元素正在悄然发生着润物细无声般的质变。虽然一眼望去,香港的高楼大厦依然漂亮地林立在那里,市面上灯红酒绿的景观也没有发生多大的波动,但里面的一切已然不是原来那么一回事了。
本来香港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是一个小市民、生意人聚居的世界。生意人历来就讲究“和气生财”,何况像香港这样一个生活空间闷窄,熙熙攘攘的城市,素来习惯于以生意人头脑思维的香港人在中共的耐心调教下,更是对“明哲保身”的生存哲学领会尤深。
从香港的媒体在回归后变得越来越自律,越来越不想刺激中央政府就可以看出,他们现在基本上已经做到可以让北京放心。据香港岭南大学公共管治研究部今年1月访问700多名香港的新闻工作者之后公布的新闻自由调查报告中披露,有58.4%的受访新闻工作者认为,新闻自由的情况较1997年的情况有所倒退。有接近六成的受访新闻工作者认为,业界的自我审查情况较十年前严重。主要表现在淡化有关中国政府的负面消息、北京政府认为敏感的消息以及有关媒体老板或其相关利益的负面消息。在受访者当中,30%承认在过去一年曾发生自我审查的情况,有40%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有业界内的同事或管理层出现自我审查的现象。调查认为,香港的商业传媒现在已经自觉倾向于低调处理一些不利中央政府的负面消息,以及一些中央政府认为是敏感的新闻题材。一句话,也就是自觉养成了对北京察言观色的做事趋势。当然实际的情况可能更严重。一方面,中共通过各种方式促使香港媒体“自我设限、自我审查”。另一方面,让媒体人如郑经翰和黄毓民等名嘴们下岗,或让政界人士如李鹏飞先生等都不时遭遇莫名其妙的恐吓,成功地使这些香港人也像大陆人一样生活在恐惧之中……以诸如此类的黑社会做法让敢于批评共产党的媒体和言论噤若寒蝉。名嘴郑经翰和黄毓民的下课便意味着香港的新闻自由状况已在日益恶化。
香港的新闻自由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这与那些渗透在香港各行各业负有特殊使命的中方人员的工作成绩是功不可没的。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畏威胁的媒体人一如既往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名嘴——时事政治评论员黄毓民说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可以继续讲自己相信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宁愿为香港的民主自由付出代价。
二
在刚刚回归不久的那几年,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至少还可以通过香港荟萃台播出的《头条新闻》那样的时事讽刺节目。我们在节目主持人以轻松调侃的形式针砭时事之中,了解到香港人的想法和 “国家领导人”的不堪,但后来经过港媒犬儒化的“自律”之后,就再也看不到这档雅俗共赏的好节目了。
比较香港两个电视台,感到荟萃台没有亚视台表现得那么“亲中”,这是我曾倾向于喜欢收看荟萃台的原因之一。而十年过去了,发现荟萃台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了。更何况在新闻节目播出敏感新闻时,内地的转播因为故意迟滞几秒钟的原因,会随时遭遇强制性的转 播中断。以前在中断时,常常强行打出一行与播出新闻风马牛不相及的“吸烟有害健康!”之类的广告语,而现在内地政府部门在干预的手法上也更加趋于细腻了,遇到必须掐断时,就突然插入一段事先录制好的香港电视台的商业广告节目,乍一看,还以为是香港电视台自己出错了呢。
二
自回归伊始,中共就十分担心,香港的政制如果一旦民主化,就极有可能使香港成为“反共基地”的长青藤。所以十年来,北京不断通过它的代理人或代言人以各种渠道用文化、文字、传媒等各种手段来控制香港社会和香港人。他们不遗余力地教育港民,香港现在的政治制度已相当良好,没有必要即时改变,若将西方的民主制度照搬到中国,引入普选“不利香港的民生,民主化会令香港‘非商业化、政治化……’。”
众所周知,言论自由以及资讯自由,是以往香港四大成功的支柱之一,如果资讯自由以及言论自由受到破坏的话,香港迟早一天会走向大陆化。这当然不是香港人的希望,也更不是民主世界乐意看到的情景。
我记得在董建华特首的第一届任期中,电视直播了由香港记者协会对他的一次采访,董面对五、六席记者呈扇形的自由提问时,倒也不失大家风度,但当记者忽然问到董特首如何看待发生在北京的六四屠杀时,董建华顿时乱了方才,他摸着本来就稀疏不多的后脑勺,支支吾吾地回应说:“当时,我是很注意事态向何处发展的,八九年那段时间,我全面地观察、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因此我对那段新闻还是有我自己的考虑的……” 从董建华这番答非所问的表态即可看出,以香港特首为代表的商人政客们早已使是非标准让位于实际利益。
而且,前一段时间,中国民建联主席马力发表对记者所说的那段著名的言说,与其说是他自己的心里话,还不如说是他有意识地透过媒体向中央政府发表效忠演说。
三
7月1日,看到电视上正在转播香港 “回归十周年”庆典活动,感觉看香港台与看中央台已经完全没有多少差异感。
当胡锦涛主席板着面孔,长篇大论地读着秘书们写好的、枯燥无味的讲话稿时,他可能把台下香港听众意淫成了人民大会堂的人大代表。当他最后大声地读出大意是希望香港的明天更好之类的话时,我真希望他改变一下自己那付看惯了的刻板表情,然后令我失望的是,连这样一句本来给人希望和鼓舞的话语他都无法做到一丁点儿放松,居然连最后一刻都仍然保持一脸的严肃甚至是大厦将倾式的表情,我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长篇大论的评功摆好本来已属多余,可是,连最后的祝福语都楞是要让人陪着他紧张到底,这难道就是中央政府要给香港人的希望和鼓舞?
我十分怀念九七之前的香港,因为我可以被香港电视人的轻松心态和自由挥洒的情绪所感染,还可以从电视谈话节目中看到对李鹏弱智形象进行绘声绘色地调侃。而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以致于我原来很喜欢看香港电视尤其是时事节目的习惯也随着中共对香港的成功控制而在不知不觉间彻底地改变。我想,如果香港的新闻自由得不到保障,言论自由和资讯流通等也势将难以维持。这个情况如果发展下去,必将直接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现在,虽然香港在中央方方面面的耐心调教下已难以重振昔日“反共基地”自由民主的雄风,然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要把香港变成“拥共基地”只怕也是北京当局的一相情愿而已。就当下或未来而言,香港、台湾应该也仍然可以担当起推动中国大陆实现民主、人权、自由、法治的示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