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立:世袭权力和官办学历

 

春节期间在广州看报纸,公布新上任的市长和八个副市长学歷履歷,发现这个中国南方最大的都市和全国所有的官场一样,充满了世袭权力和官办学歷。

先说世袭权力:副省长佟星、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寧、副市长王晓玲以及曾在广东红极一时后被调到湖南、山西当省长的于幼军…….等等广东政坛新贵,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北方籍贯和五十年代初在广州出生的「革命干部子弟」,父辈全都是从北方扛枪南下的造反农民,得天下后,正是在广州坐天下,春风得意享用特权的时候生下了他们这一代「革命事业接班人」。五十年代笔者有幸与这类人一起居住在「机关大院」里(见新出拙作「中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他们和我们讲广东话,和我们玩成一堆,可是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炫燿他们的官老爹,有些新来的土包子,不几年就变洋气了,是广州这座开放包容的大城市哺育了他们,让他们懂得了现代文明。随著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突飞猛进,长大后的他们甚至有些羞於承认自己是北方人。

他们父辈的农民造反领袖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都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小学生或初中生,没来得及利用特权进入大学学府,但其后却利用特权走后门参军、当「工农兵学员」或者从一个普通工人的岗位步步高升,直至省市官位的顶层。取得他们父辈所未能取得的空前权力,代表他们的父辈领导老百姓「将革命进行到底」,当然同时也代表他们的父辈继续享用农民造反的革命成果,如果没有父荫,能办得到吗?

大陆报纸披露副市长王晓玲的个人履歷颇具代表性:1970年15岁就「参军」,在广州军区197医院当卫生员(护士);1975年20岁广州军区军医学校学员,教员;1988年33岁广州市工商管理局科员;1991年36岁广州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办公室副主任(副科级);1994年39岁升任工商局保税区分局局长助理;1996年41岁升任局长;1999年44岁工商局副局长(正处级);2001年46岁局长(正局级);2003年广州市副市长(省厅级)。试想想如果她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孩,能有这样青云直上的好运气吗?原来香港传媒披露她是当今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夫人王凤清的姪女!

这就是陈云说的:「还是我们自己人的子女靠得住。」也就是毛泽东说的:「永保革命江山代代相传!」

再说官办学歷: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八个副市长,七位硕士生」为标题,列出八位副市长的学歷,用以标榜现今的共產党不再是轻蔑知识的毛泽东农民党了。可是如果仔细地看一下,你会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所谓学歷全都是官办的,他们的所谓「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全都名不副实。最搞笑的是他们中很多都还多了一个「中国特色」的名衔:「高级政工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先生说:「相当数量已经获得和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党政干部,大多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职权,动用公款,混取所谓“在职研究生”文凭的。他们在入学考试中,不参加研究生统考,学校为他们设置校外单独考试,甚至未经考试,就取得入学资格。在课程学习中,他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由祕书代劳。学期考试也往往由祕书代考,甚至不参加考试也可以得到高分。至於毕业论文,则往往是指导教师捉笔代刀。他们在学者面前摆官架子,在同僚面前又充学者。」

再以大陆报纸披露的王晓玲学歷为例:85-88年期间中山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文大专班学员;98-01年期间广东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员;04年至今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05年受聘为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这里的大陆用词「期间」、「边干边学」,就是香港报纸所说的「官员兼学员」,对照以上蔡继明教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发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回事了。

笔者曾在贵刋揭露过上海市长韩正以及在纽约「世界日报」上揭露过当年的深圳市长于幼军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度身订做「在职研究生」的丑闻。韩正的「大学学歷」是在40岁上海卢湾区长任上取得的,其「研究生学歷」是在42岁上海市政府副祕书长任上取得的。广东的于幼军更离谱,在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任内,三年内拿到了两个中山大学「在职硕士」学位(哲学、工商管理),又再以三年时间另外拿到一个「在职博士」学位(哲学)。中共的省委宣传部掌管全省文化教育事业,中山大学在其掌管之下,在其权力范围内予取予携早已不是什麼祕密,奇怪的是大陆的高等学府为了迎合这种政治需要,竟然放弃严谨的学术原则,纷纷开办各种「在职XX班」为他们度身定做假学歷、假学位,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公信力在全世界严重受损。此外,难得的是大陆报章竟不避嫌公之於眾,这说明这种应运而生的官办学歷已经氾滥到「见怪不怪,少见多怪」的地步。韩正和于幼军文革前的正式学歷其实只有初中程度,却可以跨越高中阶段,直接取得大学甚至研究生学歷。中央对这种假学歷睁一隻眼闭一隻眼,他们这些官场上的弄潮儿,则似乎在比赛谁的权力大?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的「学歷」最高?反过来又用这种假学歷在官场上取得尽可能高的官位,已经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中国大陆人口眾多,人才济济,拥有很多有志有为的青年学者,也有很多富有实际经验的青年实干家,可是平民百姓家庭出身的人都因为没有父荫,本事再大也难以有这样平步青云的机会;即使个别人碰上了,也随时会被这些「太子党」联手斩下马来。大陆传媒对这种世袭权力和阶级歧视噤若寒蝉,反而对那些依杖父荫青云直上的特权阶层极尽吹捧能事,大言不惭地以「八个副市长,七位硕士生」之类的标题炫燿。可是,老百姓看在眼里,心里是多麼想的,你们会知道吗?「帝王将相,寧有种乎?」如果有一天像你们说的「亡党亡国」,执政党这种将武力打下的天下看作私產,在小圈子里私相授受,世代相传,很可能就是原因之一,到时再思悔改已经迟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