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七一”前在中央党校的讲话,我认为是没有新意的,因为他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第一个就是“解放思想”,这一口号已经提了几十年了,很难有新意,但由于中国有独特的国情条件和特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如果能够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应该说确实有新意。我的看法是,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理解解放思想的问题,而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只放在嘴上,而要看实际行动和结果。
政治体制改革到底改什么?这是一个“连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包括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组党、民选政治和公民自治等在内由公民参与的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等等,每个都要落实,一个都不能少——眼下这却只是一个理想,甚至连纸上谈兵都谈不上。
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提到的四个坚定不移具体是: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随后,《人民日报》以惯例安排八篇评论员文章,即希望在全国掀起学习胡锦涛讲话的一个热潮,以主导思想,提高认识。这是面子上的工作,由善于宣传而不善于报道的中宣部在主导。
按照中共的惯例,每逢七月一日中共党的生日,胡锦涛都会作重要讲话,而每次讲话都透露出他的治国理念和思路。2002年十六大结束,他提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003年他上台后的第一个“七一”讲话,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后来归纳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这些无疑是好经,但下面都是一批歪嘴和尚,怎么能够保证这个经不被念歪呢?我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最关键,只有解除报禁、党禁,推进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和公民社会建设,建立一个民主、法治、自由人权至上的自由社会,才能够确保歪嘴和尚把经念正。
按照朋友温克坚的说法,只有一个获权公民,只有一个获权的公民社会,才能让我们获得保护自由的武器。有了这样的自由环境,你若不想解放思想都很难。“七一”之际,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发现香港回归十周年专题节目采访的主持人、名人的阵容庞大,但却没有发现一个名人嘴里说出香港的可贵价值是“自由”这个词。自由成为敏感词,思想都没有自由,还谈什么解放思想啊。
当然,我们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要对“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进行正确解读,但这样往往使我们陷入被动局面,即政治体制改革只放在嘴上,而不看行动和实际结果,最后就会比1986年前后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还要退步。因为民众要求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如果这四个“坚定不移”也像以往的邓小平、江泽民时代一样只是一句口号,不能落到实处,那么,未来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全方位联动的局面就不能形成。
7月9日出版的2007年第14期《财经》杂志刊登该主编胡舒立对中共党中央的总书记锦涛胡大哥的四个坚定不移提出了新的解读,她认为落实四个坚定不移,“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于是她这样乐观地期待“2007年是回首之年,也是期待之年。30年前,邓小平重返政治舞台,着手实施改革兴国大略;10年前,邓小平辞世,中国改革列车隆隆向前,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今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再度提出”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以此引领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之全局。2007年的整幅画卷还远未展开,但历史会记下这一章”。
按照胡舒立的说法,“解放思想”并不是一般口号,而有其具体的指向,主要是指冲破“左”的思想禁锢……胡锦涛此番“6.25”讲话,以“解放思想”为“四个坚定不移”之首,正是邓小平主张的继续和弘扬。但是,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难,“中间利益集团”的阻碍作用日益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负面影响亦愈加显着。当前,传统的“左”的思想出现局部回潮,对坚持市场导向改革提出挑战,表示怀疑,主张后退。而广大公众则对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大能够深化改革、特别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大步向前充满期望——还有期望说明民众的心态非常良好,不期待才是可怕的。但是,我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只说不做,后患无穷。今天的民众,并不是昔日毛泽东时代一贯地被动接受的民众了,他们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政治人物言行若不能到位,政治体制改革就会成为20年前的“城南旧事”,成为“老调重弹”,民众就会有被“忽悠”之感,社会不乱才怪呢。
最后,引用陈子明先生的一句话,胡温时代的历史使命是“开放社会”和“开放政治”——我的理解是正式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再加上邓小平、江泽民时代的“开放经济”,当成为全民期望的中国开放三部曲。所以他期望在胡锦涛、温家宝时代就能够大幅度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后胡温”时代的历史使命是“开放政治”,主要内容是政党合法化和实行竞争性直接选举。北大教授贺卫方已提出中共需要“注册登记”,需要完成合法化的问题。香港大学研究员甘阳已提出“全民普选”的问题。至于如何制定《政党法》,如何修改《选举法》,如何实现反对党的合法化,如何实行全国性普选,如何实现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如何建立公民社会……等等,这一步步紧逼的小棋子已让执政的中共感到毫无退路可言了,中国的现实条件已无法继续犹豫、等待、观望下去了,也没有交学费、搞试验区的时间了。
早改革早受益,晚改革就有可能晚受益,甚至还有可能受不了益,这才是最最危险的。期待十七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落空,不但需要胡锦涛等高层加快行动,当然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公民社会,时不我待,人人有责。
首发议报第3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