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胡耀邦不带警卫

 

胡耀邦,既是朝廷中人,也是性情中人。他一生可能有两大乐趣:一是读书,据说在长征路上,他骑在表兄杨勇送给他的马上读书,读一页,撕一页,放飞到风中,读是为自己,撕是为表兄,怕书的重量压坏了表兄的马;二是亲民,他不喜欢任何把他与老百姓分隔开来的东西。为了接近老百姓,他一年要读5万封人民来信,读到愤慨处,常常拍案而起。他下决心要在自己任内跑遍全国所有的县,到1986年,边缘地区的贫困县都到了,只剩下江苏和浙江沿海发达地区的县还在等待他的足音,但这一等,成了永恒,那些县等来的只有掠过大海和风信子花的季节风……

1986年10月底,我有幸作为随行人员夹杂在一大群警卫人员中随他视察江苏。到苏州那天夜里,他想微服私访宾馆门前小街上的个体商店,拒绝警卫人员随行。胡耀邦做这样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他离开北京时,随行的警卫人员只有十几个,但越往基层走,警卫人员越多,到省里,省公安厅要派人;到市里,市公安局也要派人;到县里,县公安局更要全力以赴。他越想接近百姓,在他与百姓之间的墙就越厚。记得在苏州吃饭时,有100多桌人,大部分是警卫人员。

但对胡耀邦的决定,并非所有人都赞成,一位从北京跟随来的警卫人员抱怨说,这会加大他们的工作难度,他们要清理整条街,要让保卫人员化装成老百姓在街上走来走去,还要封锁通往这条街道的其它入口。

第二天,他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苏州虎丘公园、寒山寺和拙政园,但明确指示不让禁园。这回他看到了真的老百姓。他一出现在虎丘公园的小山坡上,有的游客就看见了,马上停下来鼓掌,掌声越来越响亮,他时不时停下来朝群众微笑,挥手。一个妇女看见他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尖声叫道:“过去得太快了!”

谁承想,这句话竟成了一句讖语。

2007年7月13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