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换帅:进一步退两步

 

沸沸扬扬的《读书》杂志换帅传闻,近日尘埃落定:汪晖、黄平先生不再担任杂志主编,由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副总编辑潘振平任《读书》杂志主编,《读书》杂志资深编辑吴彬任执行主编、李学军任执行副主编。

此前有媒体率先报道《读书》杂志或将更换主编的消息,招致受访当事人不满以及外界揣测。批评所指,一是媒体造谣;二是,部分不满《读书》杂志的“自由派学者”制造舆论,试图赶走“新左派”中坚人物汪晖等人;三是,《读书》杂志部分“老人”不满“新人”,“换帅传闻”不无人事纠纷内因,等等。

就此我曾撰文(《〈读书〉换帅:可能与必要》,6月25日《深圳商报》“场论”版)指出,上述种种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读书》杂志当前的编辑方针、读者反应以及市场状况,确乎存在“危机”,因此换帅不失为“一个标准选项”。简单说,“汪晖时代”的《读书》杂志,在文字内容方面过于艰涩难懂,致使许多老读者不满,乃至出现订户严重下滑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汪晖等杂志掌舵者必须有所反思,或者主动让贤。

现在看来,这种从读者与市场角度出发的个人立场,却不折不扣是一厢情愿。事实上,三联书店更换《读书》执行主编,虽然在结果上符合部分读者的愿景,但在具体目标与实际操作上,却大有偏差。

三联书店管理层认为,《读书》杂志换帅是出于“改制”的需要。有关负责人提到:“目前,三联书店面临中国出版集团整体转制的新形势,……(《读书》)应当符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期刊主编须由主办单位现职人员担任的规定,避免刊物编辑工作与其他工作特别是经营工作脱节。”

也就是说,杂志从外部(汪晖和黄平是社科院学者)引入“高管”,不再符合转制要求和相关规定——“优化《读书》杂志管理方式问题”,才是引起三联书店管理层重视并决定换帅的主因。至于《读书》杂志在内容与思想倾向上的危机,似乎并没有得到三联书店管理层的足够重视。三联书店方面称:“在两位学者主持下,《读书》坚持了既定的办刊宗旨。”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读书》很难走出“汪晖时代”的阴影,甚至最后可能失去其人文思想领军杂志地位。很简单,如果不正视《读书》杂志的内容与思想危机,这本杂志势必越来越偏离读者期望,直至最后蜕变为小众化、圈子化杂志。

此外,“新《读书》”还可能遭遇来自于“改制要求”的制度约束。因为,外聘“高管”并非问题所在,而且还是杂志坚持专业化办刊的良策——只不过“用非其人”而已。现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三联书店泼洗脚水,却连孩子一并扔了。

至此可以看到,《读书》杂志换帅,表面上的结果符合读者与市场需求,但在本质上却没有往前走一步,甚至还出现“制度退步”的倾向。也可以说,是进了一步,却又退了两步。不能不说,这是很让人遗憾的事情。而对于《读书》换帅后的局面,也不能不让人抱谨慎乐观的态度。

本来,《读书》杂志或可借此契机,正面回应读者与市场的呼吁,在办刊宗旨和定位上进行自我调整。现在,这个契机却被重重举起、轻轻放下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