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冠:不是东西

 

自从“民主是个好东西”穿着黄马褂出来行走江湖,坊间议论纷纷,有识者以为此系中共十七大前释出的政改信号,毕竟,“民主”二字在中国大陆的网络上都是禁忌词,如今此词公然出来“裸奔”,俨然第一只春燕,预示着十七大的风向,看来确实是要实行“政治文明”了。

其后谢韬又发表了《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此文在坊间的反响不及前一篇,但在党内的反响却甚为强烈。中共马列主义和毛思想原教旨斗士数量虽然不算太多,但能量却很大。十七大之后“中国向何处去”,最令他们牵肠挂肚。自邓力群被彻底搁置起来“晾干”,这一派系看似没有了代言人。其实不然,中共政治局里近期逮住一切机会去再三重申邓小平“不搞西方三权分立那一套”的,首先是贾庆林,其次是李长春。这两人原来并非铁杆马列毛原教旨主义的捍卫者,当然更不是甚么思想解放的改革者,他们只是机会主义者,皆因早前奉迎江泽民,便得以从庸官的行列中被破格擢升,进入中共权力核心。而今他们两个笃定在十七大后出局,于是就陡然“左倾”,言必称“四项基本原则”。故而这次党内原教旨左派就簇拥着这两位,奉为本门代言人。

左营猛烈攻击谢韬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且要求分管意识形态的李长春向中央反映。李在政治局上把这批人的意见逐一陈明,但除了贾庆林外,其它都不肯表态。会后李长春再和胡锦涛谈了一席话,但胡的态度还是不得要领。

按官场潜规则,李长春就应该偃旗息鼓了,再纠缠下去实属不知进退了。但想不到,李长春本人在思想上最接近于马列毛原教旨主义,加上他又受到这个阵营的催逼,非要向中央“讨个说法”。偏在最近胡锦涛又访问德国与瑞典,好像有点向“社会民主主义”取经的嫌疑,于是左营鼓噪得更厉害。李长春遂于胡锦涛访欧归来再次晋见,并郑重地“转达党内同志的意见”,希望中央能有一个态度云云。怎奈在太上老君炉里修成正果的胡锦涛,仍然不动声色,到最后,李长春只讨得一句话,胡锦涛说:“中央不介入这类学术争论。”李长春于是语塞,大失所望地怏怏而去。

然而,“政改派”是否就因之士气大振,进而灭此朝食,以为可在十七大上毕其功于一役?其实,中国共产党与“民主”的恩爱情仇真是一波三折。以前中共未曾坐江山时,民主的确是个好东西,而且从早到晚都挂在嘴边。及至中共建政,民主就迅速完成了从好东西到坏东西的过渡,凡是“民主”与“自由”的前面必冠有“资产阶级”的定语,凡被提到,必是拎出来示众批斗一番。又到而今,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普世价值如春风化雨,“资产阶级自由化”或“民主是个坏东西”已经说不出口了,所以民主自由在后极权的中国,就成了“不是东西”。它不是东西。自然谈不上好坏;即便俞可平说了“民主是个好东西”,却因为它永远只停留在字眼和纸面上,所以它就永远不是东西。

至于在十七大之前的各种“吹风”文章中,《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否预示着中共真要走“民主社会主义”之路?欲知答案,首先要闹清楚甚么是“民主社会主义”?

这个世界上只有“社会民主主义”,从来就没有过甚么“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一脉香火,来自“第二国际”,追溯前尘,在俄国有过孟什维克,在中国有过陈独秀,他们都被“革命”的战车所辗倒,化为齑粉。但社会民主主义却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成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宪政国家,社会民主主义都是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社会民主主义能够生存、发展与执政的国家,都有民主选举、政党轮替、新闻自由、司法独立、公民社会……这一切,在中共治下的“和谐社会”里统统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故此,中国只能有新鲜出炉的“民主社会主义”,而从来没有社会民主主义生长的土壤。只不过,“民主社会主义”如果真在十七大后降世,它到底是个甚么东西?天晓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