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网事】简单问题何必复杂化

 

●关键词:宋庄、《读书》

本周风云人物是宋庄农民,他们那疙瘩叫“中国宋庄”,1000多名艺术家在那里栖息繁衍。艺术家多了,炒热了农村房地产,多年前就卖了房的农民反悔了,灵机一动打起了官司。相当于去衙门投案自首,长官,我错了,我那房子是小产权,不该违法卖了,您处罚我吧。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就判令交易违法,艺术家退房,农民退款。于是,农民笑了,艺术家哭了,宋庄镇急了,十年砍柴怒了。十年砍柴长叹一声,唉,又耍小聪明,你们就等着政府来征收吧!

“论语”热能被“读书”热抢了风头,是很难预料的事情。点评一周网事,如果不提“读书”,您就等于什么也没点评。三联刚开会换帅,网上立刻就出现了大曝会议内幕的帖子。有了这样一个调子为基础,在此后几天,经过网友虚虚实实的丰富描述,这起人事变动俨然被演绎成了今年知识界一起可歌可泣的英烈事件,并延展出深刻而复杂的派别之争。于是,网络对《读书》换帅的争论也就变成派别大掐架,以及无穷无尽的阴谋论假想,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读书》这十年成就与问题,乃至《读书》命运背后思想界变化的人却少之又少。

《读书》这事其实相当简单,只不过人为复杂化了。别被什么左右之争眯了眼睛,不妨想几个基本的小问题。一,汪晖和三联是什么关系?答:这实质是谁雇佣谁的问题;二,三联有没有权力更换主编?答:谁是老板谁有权;三,换帅对汪晖是坏事还是好事?答:无论如何,汪晖十年,终于有了一个悲壮的结尾。

俺曾在《青年时讯》呆过两年,早晨上网,发现该报仍健在,心中一喜,继而发现他们上周采访了沈昌文,心中又是一喜。沈昌文没谈“读书事件”,但能看出来其对“看得懂”还是比较在乎的。比较吸引我的是文中提及沈昌文对董秀玉的表扬,原文如下:“而沈昌文一直夸赞董秀玉,因为她竟然能说服蔡志忠放弃自己所有的版税。用这笔版税,沈昌文为三联的员工盖了大楼。”我现在知道了,三联的大楼是蔡志忠给盖的,我特别想知道的是,董秀玉怎么说服的蔡志忠?这种超强的说服力,俺是欣欣向往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