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八、九○年代,异议人士指责中共的四项基本原则是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这一指责是否过分,那把政治利剑都是对准了少数政治精英,而当食品安全变得极为恶劣时,中国普通民众几乎是任何人且随时随地遭受利剑的伤害。食品安全变成了悬民众头上的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说几乎被人淡忘的安徽毒奶粉事件是由于黑心厂商丧尽天良所致,那么遭受环境污染后果的食品(如海鲜食品类)则如入无人之境般地销售在各地商场和摊铺。对于环境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敢于进行追踪报道。比如说,近两年来,武汉东湖发生了两次死鱼事件,每次均有十余万斤。在另一端,这些死鱼是就地处理(如坑埋)了,还做成食品(如鱼丸)甚或加工成了饲料,外界无从知晓。退一步说,即便是将死鱼做成了饲料,还没上餐桌,二次污染也已经发生。
武汉死鱼事件只是一个个案,并且死鱼事件从东北到青海,从华北白洋淀到华中水域,都普遍发生过。
放下鱼类污染不论,再看每年全国共消费掉50亿只的鸡肉食品,则是“死鱼去向”的一个旁证。据中科院的一项专门调查表明:中国养鸡业养殖模式畸型,每年都有大批鸡只死亡,大部分死鸡被端上了餐桌;还有,大量的死鸡从禽病医院流向了市场,死鸡的加工生产形成了链式作业。仅在广州一个禽类批发市场,每天有50万鸡流入,死亡率为5%(最低计算),而每天就有25,000只死鸡被市民消费掉。
中国的食品安全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最近在国际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大白兔品牌糖果含甲醇(福尔马林)事件,虽经官方极力澄清辩解,仍存在较大的疑点。即宣称被菲律宾检测者是假冒产品。如此,问题则是:
1、为什么会出现假冒品牌的该类糖果,也就是说在中国做假食品是很正常的事情?
2、为什么“著名的假冒品”会“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正如死鸡的处理流程是死鱼如何处理的一个旁证一样,含甲醇的“假糖”也将与毒牙膏互为佐证。
民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