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大选”之一:大陆从台湾民主中可以得到什么?
秦 耕
2008年3月,分隔在台湾海峡两侧的中国人,有幸同时目睹了两出最高级别的政治大戏。这两出大戏虽然同样引人瞩目,但一真一假,形成鲜明对比。其区别不是一边选出来的叫主席,一边选出来的叫总统,而在于一边是假民主的表演,一边是真民主的展示。假民主装模做样、场面宏大、气氛隆重,假得极其认真;真民主热闹非凡、亦庄亦谐、蓝绿争斗,真得十分滑稽。这当然不是巧合,因为在3个月前,当海峡东岸的2300万人按照世界公认的民主方式,选举出自己的125名“国会议员”时,海峡西岸也突然有13个来路不明的代表台湾人的“国会议员”,抢先一天登场亮相,令世人惊叹不已。当时的这出对台戏,就有人讽刺为“企图在世界上制造两个台湾”。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三个月后几乎同时隔海上演的这出对台戏,一定有内在的关联。
假民主表演虽然利用其全盘垄断的媒体资源,大肆鼓噪,但真正关心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吸引观众眼球了。不管参与假民主演出的演员有多少,其实都是官方一家的独角戏,戏词是官家的自说自话,枯燥乏味,结果也无悬念,而且与13亿人无关。但真民主就不同了,虽然实行了信息封锁,仍无法堵住大陆民众神往真民主、关心真民主的热情。其关心程度,甚至远胜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假民主。因为棋逢对手、二人竞选的真民主是真正的大戏,过程精彩,悬念迭出,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结局,更主要的是,这出戏是2300万人同时参与的演出,没有人是单纯的观众,也没有人是单纯的演员。
作为一个大陆人,我能体会出大陆民众对台湾民主的神往之情,但在评论时不免有些苦涩。就像任何一个人,在谈论饥饿的孩子神往邻居家美食的情景时,不免为这个孩子心酸一样。那么隔海观潮,我希望大陆从台湾成功的民主选举中看到什么?
台湾是中国人的希望。不管官方如何抹黑、如何丑化台湾民主,甚至妖魔化台湾民主,台湾民主正在走向成熟。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告成立的共和国,1949年后被迫移栽到台湾,缩小为“盆景民主”,虽然规模变小了,但毕竟从军政、训政走向了真正的宪政,在1980年代中期实现和平转型,在2000年成功完成政党轮替,在2008年3月22日再次实现政党轮替,民主已经在台湾生根。民主在台湾的成功,最大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打破了民主不适合于中国人的“国情论”谎言,有力的证明了民主价值的普世性,证明民主没有西方或东方的标签,也没有资产阶级或社会主义的分别。民主有真假之分,但没有西方和东方之分,民主有好坏之别,但决无阶级之别。民主在台湾的成功,向世人证实,在政治现实里,要么有民主,要么有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
国民党在1980年代中期从专制党向现代议会党的转变,作为曾经的兄弟政党,其为大陆的中共树立了榜样。如果说其2000年在政党轮替中丢失政权,曾让大陆中共不寒而栗,那么在今天的选举中,他们通过人民手中的选票再赢得政权,又给中共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国民党在军政、训政时期长期依靠强力把持政权,剥夺人民选择的权利,除给自己增加污点,并未带来任何荣誉,执政时间越长,其污点越多。而这次用选票重新拿回政权,则彻底洗刷了过去的罪恶,为其争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
我相信每个热切观察台湾民主选举的大陆人,都不是隔岸观火,都不觉得是在看别人的热闹。每一双神往的眼睛,都是打开的窗口,民主的基因,就透过这一双双眼睛,进入大陆的土地。《圣经》里说,“一点酵母就能发起整个面团”,台湾民主,就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酵母。台湾的今日,就是大陆的明天,台湾的民主实践,预示枪杆子里出来的政权,一定会被选票箱里出来的政权替代。
2008年3月22日
“3.22大选”之二:国民党的胜利是“台独”的失败吗?
秦 耕
3月22日台湾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以出乎意料的压倒性多数赢得选举,这是2300万台湾人民根据自己的权利,用选票授权国民党来统治自己4年,是台湾人民自己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做出的现实选择。当晚,大陆中共发言人第一时间表态,说这是“台独”的失败。这个表态显然未经过观察,也未经过大脑,与“3.22大选”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其用意仍像过去一样,企图掩盖两岸分歧的本质,误导关注台湾大选的大陆民众,“寄希望以台湾人民”,以为台湾人民是“反独拥统”、赞成中共“一国两制”政策的。中共以为如此以来,就可以把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之间的根本分歧造成的两岸分裂事实,转换成是少数台独分子在刻意制造分裂的假象,减轻大陆民众向中共要民主的压力,只把所谓少数台独分子当作大陆民意的箭靶。
中共对台湾“3.22大选”结果的表态,不加掩饰的流露了他们对马英九的机会主义心理。其希望马英九能够认可中共的“一国两制”,配合中共实现一统江山的宏大抱负,希望马英九即便不赞成由中共来统一台湾,至少不以选择台湾独立来逼中共放弃一党专制。在中共眼里,统一事小,专制事大,宁可两岸暂不统一,也不能因为协商统一而动摇专制。中共在两岸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心理,可以表述如下:一党专政统一台湾是上策,宁可暂时与你分两锅吃饭也要保住现在的一党专制是中策,急于搞统一而动摇一党专制是下策。海峡两岸长达60年的分裂现状,就是中共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台独势力在岛内的出现和成长,正是先绝望于中共之下策、再丧失耐心于中共之中策、后恐惧于中共之上策的结果。
对台湾人民来说,用手中的选票选择谁来统治自己,要看谁能给自己的带来更多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的确能够当饭吃。民进党执政8年,台湾经济不景气,民生凋敝,饭吃不好,那么就换一个政党上来看看。何况以前痛恨国民党的腐败,用选票把其赶下台,寄希望于民进党的清廉,谁知民进党上台后,一朝权在手,腐败不含糊,那么就用选票把民进党拉下来,把下台反省8年的国民党再换上去。这换来换去,体现的是台湾人民的权利,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现代政治游戏规则,不管那个政党赢得大选,真正的胜利者永远是台湾人民。隔岸观火,让大陆民众眼馋手痒的,正是这一点。
台湾人民3月22日选举的是自己的总统,并未对统一或独立做出任何表态,就是对入联和返联两项议题进行全民公决,也仅仅是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为自己在国际上争取正当权利,依然与统一或独立无关。如果非要牵强附会、自做多情的说,他们选择国民党上台,就是在支持台湾统一、反对台湾独立,但大陆与台湾在政治制度上的差距不尽快缩小,两岸的分歧并不能解决,统一永远是镜花水月;如果非要认为,他们选择马英九做台湾总统,就是在选择两岸和平,马英九的确不主张台湾独立,但马英九19年来不变的一句话是:六四不平反,统一不能谈,马英九对中共温氏3月4日发表的台湾谈话迅速做出激烈批评,马英九也对3月14日发生在拉萨的事件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表态,马英九对《反分裂法》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凡此种种,台湾人民并未恐惧马英九的上述立场会为两岸带来纠纷,而改变自己的选择,难道他们选择马英九是想选择两岸对抗吗?
台湾人民选择谁来统治自己,与大陆中共的主观愿望无关。不管台湾人民选择谁,都不是被选择者的胜利,更不是大陆中共某项政策的胜利。
2008年3月23日

“÷(;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