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被重判香港青年人反应强烈

刘晓波因为参与起草《零八宪章》而被重判11年,创下这些年来中国因言治罪重判的先例,引发国际的强烈反应,在香港的反应也很强烈。在今天的要闻解说节目中,采访香港《开放》杂志主编蔡咏梅女士,请她介绍通过香港媒体和互联网所反映出来的香港民众、特别是香港年轻一代对刘晓波案的强烈反响。

蔡咏梅女士首先介绍说:“刘晓波被重判十一年,香港媒体反映强烈。传统媒体中,九七回归后,一些香港媒体实行自律,因此比较低调。但那些比较独立的媒体这几天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报道,每天都是头版头条,甚至是用几大版的篇幅。《明报》甚至全文刊登北京法院对刘晓波案的判决书。有的电视台也做的很大,不光是报道刘晓波被判刑,也报道香港的反应、国际的反应、对刘晓波妻子刘霞的专访等等。”

蔡咏梅女士特别指出:“香港这次对刘晓波案的反应,主要来自互联网。互联网上的传播使许多香港年轻人出来参与。原本一些讲电器、游戏机的网上讨论区现在却对刘晓波案展开起讨论。昨天27日晚上的抗议活动就都是这些年轻人通过网络聚集组织的。”

对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香港年轻人关注刘晓波的案子”这一问题,蔡咏梅女士表示:“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来自香港和大陆的这种关系,香港人关注香港的民主化,就很关注《零八宪章》的问题。因为《零八宪章》提出的问题,比如民主化、推进宪政、将来的中华邦联设想等等,都是是香港人也期望的。香港本地民主化的运动是争取普选,双普选是特首普选和立法会普选。这是否能够实现,是与中国大陆的民主改革息息相关的。如果中国大陆依然很集权专制的话,香港虽然很努力,实现民主化的希望也会很渺茫。所以刘晓波推动的《零八宪章》运动在香港是很受关注的,据我所知,香港泛民主派的议员几乎全是《零八宪章》的签署人。我的朋友里,凡是关心大陆的人都签署了《零八宪章》。因为现在香港的民主化运动,使年轻人对《零八宪章》非常关注。可以说我们香港和大陆休戚相关。”

“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次对刘晓波的重判完全不能说服人。甚至大家开玩笑说:对刘晓波的判决书好像不是在定刘晓波的罪,而是对他的歌颂。因为判决书中有关《零八宪章》的那些引述,一点没有所谓”煽动颠覆“的话,倒全是香港人正想说的话。把这些东西拿来给刘晓波定罪,一定定了十一年,香港人是接受不了的,所以香港人的反应非常激烈。”

“其实刘晓波被抓以后,香港人的反应已经很激烈了。差不多每个月都到中联办门前去请愿。《零八宪章》毕竟是一个文件,需要大家去看,原来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很热烈地投入,正因为刘晓波坐牢,《零八宪章》而受到更多关注。我记得今年七一游行那天,游行途中就发起了签名运动,在几个小时里,就有几万人签名要求释放刘晓波。”

“现在,不仅是香港媒体,连香港的非常年轻的、六四以后出生的人,他们对这件事更是激动。我举一个小例子,一个香港中学五年级的学生,先是通过老师的介绍知道刘晓波和《零八宪章》,刘晓波被判刑之后,他在facebook上设立一个”强烈要求大陆当局立即释放刘晓波“的小组,两天之内就有八千人加入这个小组。这两天,香港天天都有自发的请愿示威活动。这些行动都是在互联网上发起组织的。刘晓波最近在海外出版的书也成为香港年轻人认识他的途径。”

蔡咏梅女士最后表示:“民主运动是一波一波的,以前说参加香港的民主运动的都是六四运动的那些年纪大的人,但现在却有大量的年轻人涌现出来。刘晓波坐牢,对他个人来说是失去自由,我们都非常难过,但是他的榜样对大家是一个鼓舞激励和教育。”

刘晓波在看守所渡过54岁生日

因草拟08宪章刚被判刑十一年的北京异见作家刘晓波,周一在看守所渡过他54岁的生日。其妻子刘霞特别为他送上一首诗作为生日礼物。看守所所长带同工作人员到场祝贺刘晓波生日。刘霞说,刘晓波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和祝福,今年可说是他最盛大的生日。

刘霞周一接受本台粤语组专访时表示,她特别委托前往看守所会见丈夫的律师,把自己9月时作的一首诗念给他听。刘霞说,往年丈夫不会特别庆祝生日,但今年她会与几位好友,为丈夫的生日默默祝福。刘霞相信在看守所渡过生日的丈夫会感受到他们的心意。

她说:我是跟丁子霖老师一起为晓波过生日,我今天晚上到他们家,其实晓波是不过生日的,但今年这个是他最盛大的生日,很多人在为他祝福,我相信有一天他知道了,这会感到很安慰。

刘霞说,据律师透露,看守所所长带同工作人员,到场祝贺丈夫生日,而刘晓波亦希望透过律师感谢所有声援他的人。

刘霞说,自丈夫上周五被判刑后,她的心情尽量保持平静,因为丈夫的心愿就是要她好好过日子。在丈夫面对十一年牢狱的日子中,她会以此来推动自己振作。她说:他让我高高兴兴的生活,我就尽可能把这个非常人的日子变成我日常的生活,尽可能安静快乐的渡过,这是对晓波最大的支持。

刘霞在1982年认识刘晓波,两人一见如故,至1996年两人结婚,期间虽然彼此曾经历过另一段婚姻,但一直是非常要好及谈得来的朋友。从两人认识到结婚的过程中,刘晓波曾三度被判刑及劳教,历时共长达六年。刘霞说,刘晓波被关押的日子里,她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熬过来。她说:没有他的日子,我一个人就看书、写诗,抽烟,喝酒。在中秋,过年的日子我都跟家人过,所以还好。

刘霞说,虽然丈夫因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而多次身陷劳狱,但两人都无怨无悔,而她亦会继续一直支持他。她说:他的理想我觉得首先他要争取作个有尊严的人,作一个能自由演说的人,相信这一天早晚会到来,我当然支持他,但我同时又是个悲观主义者,知道会很难。

在刘霞的眼中,刘晓波是一个有爱心,意志力高的人。她说:他是个有超强意志的人,也是个非常爱人,相信人的人。

最后刘霞透露,美国驻华大使馆非常关注刘晓波的案件,周一中午美国公使曾与她见过面,但谈话内容目前不方便说。

各方声援行动为刘晓波庆生

日前,一审被判十一年的北京异议人士刘晓波,在各界的关注中度过了五十四岁生日,他的妻子感谢各界祝福,表示这是丈夫一生中最盛大的生日。与此同时,香港的声援活动遭到深圳边防跨界干扰,引起舆论谴责。





本周一是近期舆论焦点—北京作家刘晓波的五十四岁生日,他的妻子刘霞与天安门母亲丁子霖以及一众北京朋友聚餐为他祝福,警察虽跟踪但没有干预。 刘霞当晚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我还好,现在跟丁老师和朋友们在一起,在一个饭馆。(警察)跟着、但是不阻拦。我们无所谓。 ” 
 
刘霞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说,这是刘晓波收到最多祝福的一个生日。“我觉得大家已经给他很多祝福了,他已经过了他一生中最盛大的生日了,我替他感到特别安慰,也谢谢所有的朋友们。 ” 

1
图片:周一中联办外抗议(独立中文笔会)
 
另外据海外博讯网报导,周一下午辩护律师尚宝军和丁锡奎前往北京市第一看守所会见了刘晓波,他表示会上诉。律师特意将刘霞的诗《无题》朗诵给刘晓波听,这无疑是刘晓波收到的最无价的生日礼物。而看守所长及管教也送上祝福,并为他订了一份红烧肉。
 
上周五北京中级法院一审宣判:刘晓波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成立,处以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后,引起了海内外抗议行动不断。

香港有多个政治团体,周一以前往中联办抗议的方式,来庆祝刘晓波的生日。支联会 、四五行动及社民连,约20名成员包括多位立法会议员,周一中午由港岛西区警署开始游行,沿途征集市民在给刘晓波的生日卡上签名。中联办门外架起铁马并有大量警察戒备,难以接近,抗议者要求转交刘晓波的生日卡,也被中联办职员扔出门。

周日有二十一名香港的年轻人,举着写有 “罪”字的标语牌游行至港深交界的罗湖桥抗议,其中多人连同两名《明报》记者及三名驻足围观者,被中国大陆警方强行抓走,扣留数小时后获释,其中记者被在没有提供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被没收了回乡证。

3
图片:周日罗湖抗议,大陆便衣干预(苹果日报)

过程涉及中国公安越境执法、以及香港警察袖手旁观,引起香港媒体和法律界高度关注。《明报》、记者协会先后发表声明谴责。
 
香港记协主席麦燕庭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说:“那些声援刘晓波的朋友是一个和平的表达,中国边防人员阻挠已经是不对的,更何况据我们了解,部分边防人员跨前一步,到香港境内把一些示威人士拉过去深圳那边,说他们违反了法律。而香港警方看见这个情况却没有采取适当行为保障香港市民的权利。这个把香港一国两制的界限模糊了,这个我们绝对不接受,也是予以谴责的,大家知道尤其是在言论表达自由方面,香港和大陆标准是很不一样的。刘晓波这次被判刑也对一些人起了警醒的作用,对中国压制言论和人权看到比较真实的一面。”
 
另外,就读于西南政法学院一年级的香港学生樊俊朗与另一名朋友,周五刘晓波宣判当天在学校内打出大型标语后被警察带走。这位《零八宪章》第十七批签署者的行动受到香港媒体和大陆网络舆论的赞赏。当天获释,人在重庆的樊俊朗在网络博客上发表题为《原来,我们并不孤单!》的文章,剖白自己在香港时曾参与亲共政党助选活动,但今年六四二十周年以及到重庆读书后的数个月经历,令他对祖国的政治有了新的认识。刘晓波被判十一年,更激发他在校园内拉起横幅的决心,不料相关照片在大陆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他写道:“本来我以为自己是孤军作战。谁知,国家还有很多知识分子,还有很多一同追求民主自由的年青人。我真的很感动,原来在中国大陆,也有很多人关注LXB(刘晓波)先生与(○八)宪章。”
 
不少评论认为,当局此次重判刘晓波事与愿违,不单起不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反而引起反效果。中国的民间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噤若寒蝉。
 
周五判决刘晓波以后,《零八宪章》签署人数反而上升,而声明愿意与刘晓波共担罪责的联署名单也不断增加。同时张祖桦、周舵、滕彪、温克坚(何永勤)、包括刘霞分别发表声明,否定官方在判决书中引用他们的所谓证言。
 
其中温克坚周一对本台说:“ 重要的是根据法律规定作为证人我们有出庭作证的权利,我们通过律师根主审法官表达过这个意愿,但没有证人出庭。而且限制我前往北京,我近期好多次要前往北京都被(警察)阻止。据我所知,很多其它签署人也都受到这种警告,第一、不准去北京声援刘晓波,第二、不能有后续行动。对于判决本身不管怎样我们觉得非常荒唐、愚蠢,肯定会激发公众的愤怒。对刘晓波的判决某种意义上是适得其反,不会阻吓越来越多觉醒公民寻求自由、要求言论权利的趋势,只会加速这个进程。” 
 
 

 
附件:

寄语二十一个香港孩子

高瑜(《零八宪章》首批303个签署人之一)

你们是自由的花朵
盛开在罗湖海关
只有自由的种子入心
才能有无畏的精神光扬
只有沐浴着自由的阳光
才能为大爱去走一趟
称你们为孩子
因为我已经六十五岁
今年黑色的圣诞
宣告这是一个可怕的年龄
严冬射入牢房的霞光①
会带进你们青春的芬芳
四千零二十四个日日夜夜
正好和《零八宪章》共短长②
六十五岁时
他绝对不会苍老
他一定能够掀动自由的风暴
因为你们今天的行动
已经和他做好青春的约定

(注)①刘晓波下监后,妻子刘霞每月会有一次探视机会。
②《零八宪章》发表文本,字符为4024,除以11,恰好是365(小数点之后舍去)。

写于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晓波,生日快乐!

 

高  瑜:寄语二十一个香港孩子

 

你们是自由的花朵
盛开在罗湖海关
只有自由的种子入心
才能有无畏的精神光扬
只有沐浴着自由的阳光
才能为大爱去走一趟
称你们为孩子
因为我已经六十五岁
今年黑色的圣诞
宣告这是一个可怕的年龄
严冬射入牢房的霞光①
会带进你们青春的芬芳
四千零二十四个日日夜夜
正好和《零八宪章》共短长②
六十五岁时
他绝对不会苍老
他一定能够掀动自由的风暴
因为你们今天的行动
已经和他做好青春的约定

(注)①刘晓波下监后,妻子刘霞每月会有一次探视机会。
②《零八宪章》发表文本,字符为4024,除以11,恰好是365(小数点之后舍去)。

写于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晓波,生日快乐!

春  涧:致刘晓波(外一首)

 

你笔下飞扬的文字,

不过是微小的砂粒,

却塑成了一座壮美的砂雕。 

你脑海里翻卷的浪花,

不过是思想的元素,

却呼啸着自由的狂涛。 

你那并不流利的口齿,

敢于毫不吝啬地说出真话,

让庞大的御用机器顿时失效 

当法官惶恐的拍下惊堂木,

招来世界舆论的一片哗然,

历史却摄下你谦卑的微笑。 

你是金子般的良知铸成的形象,

苦难即使把你磨成粉沫,

每一微粒依然能熠熠闪耀

                         七律

笔草宪章聚众贤

惊麾动警气嚣喧。

条条常理溶冰雪,

款款和风荡柳烟。 

西氏推石磨韧劲

吴刚斫桂养恬闲,

排空雁阵知民意,

“人”字终究写上天。

崔卫平:就刘晓波案拷问中国文人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女士,六四运动参与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六四真相,此次刘晓波被判刑前后,她向国内众多有名的文人致电拷问他们在此案上的看法和态度。

崔卫平的电话,让一些文人感受到了良心的压力,她28日说:从明天起,谁接到我的电话,心里也许就会说“鬼来了”。

以下是崔卫平电话询问的部份纪录,受访者也授权崔卫平可以将他们的回答公开:

钱理群先生刚才在电话里说,比起八十年代,刘晓波写的文章越来越理性了。他对晓波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六?四的表现,二是坚守国内。钱先生“不觉得刘晓波有什么罪。”

刘晓波同学念博士的导师之一、北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听说刘晓波近况之后,想对晓波说:希望晓波“珍重”。“毕竟有过一段师生情谊,希望他珍重。”

原北师大教授、鲁迅专家王富仁教授今天仍视刘晓波为“朋友”,尽管许多观点不相同。王教授听说晓波近况之后,说:“人在思想上应该是有自由的,在行动上应该是有限制的。思想自由是不能干涉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一直没有解决。”

刘晓波八十年代的朋友、诗歌评论家唐晓渡回忆,当年黑马刘晓波明明认识刘再复,当面却假装说不认识。但他同时说,对于刘晓波近年来的思想发展,越来越认同,觉得他越来越结实。在中国目前语境中,刘晓波表现出了知识分子的担当和理性。

诗人芒克称自己与刘晓波“是非常好的朋友,在一起都挺愉快的。从来也不认为他做错什么事情。”在听说了晓波的近况后,芒克说“但愿他明天没有什么事。”

徐友渔的看法:宣判刘晓波,罪名中有零八宪章。宪章重申联合国人权宣言,因此宣判是对人类大家庭公认的文明准则的挑战,也是对中国现存宪法的挑战,因为该宪法载明了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说到底,是对中国人民和人类良知的挑战。

秦晖的看法:现在还搞因言治罪那一套,真是太可悲了。我不是宪章的签名者,但我懂得“不赞成你的观点,但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的道理,我坚决反对对刘晓波搞文字狱。

徐贲的看法:一个中国公民以宪法给他的权利,善意地对国家政治表达自己的看法,却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感到难以置信。中国是一个签署了国际人权公约的国家,中国要在国际上崛起,必须建立良好的言行一致的信誉。从许多国家对此事的报道来看,这是一件使中国信誉受到损害的事情。

袁伟时的看法:二十一世纪了,还以言获罪,侵犯公民权利,亵渎文明,又一次往中国脸上擦黑!当局认定的罪犯刘晓波成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鸿沟如此巨大,执政者如何面对?

章诒和的看法:1968年,我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2009年,刘晓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我们都是因言获罪,前后相距四十一载。这种状况不得不使人怀疑:我们的制度,到底改善了多少?我们的社会,究竟进步了没有?

乐黛云的看法:一,看过零八宪章,觉得其中没有颠覆国家的想法,是希望改善;二、零八宪章是一个讨论,如果一个讨论也要定罪,是违背宪法的,不能让人心服口服;三、如果(弄得)大家都不敢说话,国家还怎么改善?

钱理群的看法:不一定同意刘晓波的所有观点和做法,这是另一回事;但刘晓波属于平和、理性的批评者,对他都要判刑,是一种虚弱的表现,觉得很难接受。

丁东的看法:文章自古多奇狱,又添十一载;思想从来要自由,何止零八年。——圣诞中国。

汪晖先生来信:谢谢来信和电话。我不赞成刘晓波的许多观点,但反对任何以言治罪的方式。我会关注此事的发展,在了解更多的情况之后,表达我的看法。

作家莫言同意将他的这句话放在这里:不太了解情况,不想谈。家里有客人,正在和他们说话。

胡杰的看法:社会已经如此开放,言论自由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对待)谭作人到刘晓波,怎么还会出现如此荒唐、倒退的现象?

刘晓波判决书解读: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2009年12月25日,刘晓波被判刑了,被定罪了。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刘晓波何罪有之?

中共法庭将刘晓波的行为定性为“诽谤”、“煽动”,“主观恶性大”,并声称“影响恶劣”!

刘晓波的文章,不外乎揭露了中共专制极权制度笼罩之下,中国社会的黑暗现状。“诽谤”之说,即源于此。

真该算作“诽谤”吗?先请看看我们眼前的现实――

生在中国,见多了坏人和恶人;屡见于文字记载的历史,更屡见于现实之中。多次遇见从民国走过来的智慧老人,他们总喜欢说:当今世道的坏人和恶人,仿佛从地下冒出来或从天上掉下来似的,其数量之多,其行为之坏之邪之恶,让蒋介石国民党治下的那个民国时期,远远不敢望其项背。

的确如此。据我们从中共御用文人编写的历史中得知:至少,国民党官家公开合伙毁民宅、霸民房、抢民财、奸民女,反过来诬罪于民之事,在民国还十分鲜见。从其他渠道我们还了解到:国民政府公开压制民间组党自由、言论自由,是在中共成立之后。因为中共一直奉行不择手段的武装斗争,特别是以暴力对士绅、工商业者乃至平民,进行血腥绞杀和侵害(侵害平民是为了彻底打破老百姓的坛坛罐罐以制造“无产者”,迫使老百姓在无家无业的赤贫状态下,无所顾忌地加入中共组织及其军队,并无所顾忌地为中共卖命厮杀),赤裸裸地表现为一种类似于“人民圣殿教”、“奥姆真理教”等邪教组织的邪恶组织,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极大祸患,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在容忍其他党派的情况下,对中共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剿杀,并对支持、同情中共的一些言论,进行了某些象征性的限制和打压。

在民国“旧社会”十分鲜见的邪恶,在今天中共专制极权笼罩下的“新社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与时俱进”之中,成了百姓难以下咽,却又不得不下咽的“家常便饭”。官府残忍、暴虐无度,官员欺压、奸淫、抢掠百姓成灾,大江南北冤民四起,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黑暗中国的历史纪录。

这些还只是当今中国黑暗现实的冰山一角。我在2009年春节期间发表的短文《中国人新春旧感》(又名《新春旧感看中国》,大纪元首发),对此作了更加淋漓尽致的概括描述:

“中共极权,专制独裁,残酷暴虐,黑暗腐败。坏水长流,毒招盛行:强霸媒体,严控信息;铲灭群论,独塑一尊;假造舆情,力盖丑闻。杀正扶邪,枉法取利;悖逆公义,践踏公理。千方百计兜售邪恶文化,殚精竭虑遗毒华夏大地。其行匪盗莫及,其果祸患无穷:社会文化堕落,民族道德沦丧;亘古文明衰败,旷世人欲横流。巍巍中华,独见淫秽奢靡泛滥,难伸理想正直之气;茫茫黄土,唯有黑恶匪毒当道,难觅光明正义之踪。看芸芸众生,似草民蚁群:权利被强占,财产被侵吞,自由被扼杀,言论被压制,人性被践踏,生命被剥夺。枷锁人人戴,冤狱处处生;诤言招罪愆,直谏入牢门。天灾瞒百姓,人祸灭生灵;青山变灵堂,高楼成新坟。婊子立牌坊,贼寇充人神;‘爱国’比宋岳,卖国超满清。暗偷饱私囊,明抢壮匪政;神州堕深渊,平民陷火坑。浩浩炎黄子孙,苦难悲惨度日,难享西国万众之福;堂堂尧舜古邦,内乱危机四伏,难立世界民族之林!……”

为了准确地描绘这样的黑暗现实,我们完全可以借用中共过去千万次形容“旧社会”的那句话: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样的黑暗现实,就连有些学前班的小朋友,也知道不可能是由60多年前国民政府的制度,而是由现行的中共专制极权造成的。刘晓波的文章揭露了这样的黑暗,抨击了这样的专制极权,丝毫不是什么“造谣毁谤”,而是基于种种活生生的现实。借用中共自己的话:是一种“实事求是”。

记得在以前的好多年,中共对因为饥饿宰杀了耕牛;或因偶然的技术疏忽、失误而饿死、病死了耕牛的人,都要定罪判刑,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入了死罪。可是中共至今对官方残杀、侵害平民的无数罪行,却毫不过问追究。相反还被当作一种“辉煌成就”,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肉麻的夸赞炫耀。这60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之中,诚惶诚恐地面对着这样的邪恶制度,过着牛马不如的苦难生活!

因此,这是一个最邪恶的制度。对于这样的制度,任何人要去“煽动颠覆”,都没有错,更没有罪。况且,这样的制度所荫庇的政权,只是中共的以党代国、一党专制之权,而并非什么“国家政权”。如果真被颠覆了,也将大大有利于国家、民族和人民,何来有罪之理?

从逻辑上讲,要判定刘晓波“造谣毁谤”,就要举出其“造谣毁谤的”文字、语句和内容,再去对照一下眼前的现实,进行论证反驳。可是,判决书只是列举了刘晓波的少数几个论断,却不见控方任何有理有据的反驳,就将一顶帽子活生生地扣在了刘晓波的头上。

显然,刘晓波所揭露的,全是无可否认、无可辩驳的事实,并非什么“造谣毁谤”,甚至一点也找不到“造谣毁谤”的痕迹。否则,控方检察院作为中共强权的代表,是无论如何也要借题发挥,上纲上线地批驳一番的。而现在刘晓波的文章,就连一点“造谣毁谤”的影子也无法找到,所以干脆不顾判决书撰写成文的形式逻辑要求,免去了针锋相对予以批驳的逻辑环节,以免越描越黑,最终自爆家丑。况且我大权在握,我拥有强大得无可比拟的暴力机器。面对刘晓波这样的一介草民,要杀要剐都能随我所愿,所以哪里还用得着讲理推逻辑?我随心所欲为非作歹60年,从1949年无恶不作到了今天,谁奈我何?

刘晓波撰文揭露和抨击中共,并组织起草、联署、传播《零八宪章》,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没有“恶性”,更没有任何“恶劣”的社会后果。相反这正是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伸张社会公理,弘扬社会正义,功在千秋万代的道义之举。可是却活生生地被中共说成了“主观恶性大”,“影响恶劣”。似乎,中共总是要千方百计抓住一切机会,不遗余力地表演自己的丑陋,表现自己的邪恶!似乎总是要不失时机,向世界人民一次又一次地作出自己的“庄严宣告”:我是恶魔我怕谁?

任何人都不难看出,中共对刘晓波的审判,就连起码的逻辑也说不过去,因此是最没有道理的审判,本质上是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这样的审判,让生活于宪政民主环境的西方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无法容忍。可是在中共血腥统治的60年里,早已为中国人司空见惯,是不如此就反而会让人们吃惊的审判。

这当然是我们不能容忍、不能答应的审判,是必须彻底颠倒过来的审判。

一个总是让正义站在被告席接受审判的社会,必定是最没有希望,最没有前途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将走向自相残杀,必将走向灾难,走向深渊,走向毁灭。

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们必须努力,把今天一次次地强化着丑陋邪恶的原告和审判者,投入明天的囚笼。正义,必须回归到原告、回归到审判者的地位。一切丑陋和邪恶,都必须接受正义的审判!

正义至上,将一切丑陋和邪恶打入十八层地狱,这正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中国宪政民主运动的孜孜追求。

《零八宪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沿着这条道路,永不停息地走下去,奋斗下去。人们追求光明的希望之火,是任何人也无法扑灭的。

中国的黎明曙光,就在这份《宪章》的字里行间,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胸臆间萌动,就在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的行动之中走来……

达赖喇嘛尊者对中共当局判处刘晓波11年徒刑的公开声明

获知中国政府判处著名作家刘晓波11年徒刑,本人深表遗憾。

中国政府对刘晓波这样表达言论自由人士的肆意判刑,显然违背了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准则,以及中国宪法明文规定的言论自由精神。

在此,呼吁并期望中国政府,尽快释放刘晓波先生及其它因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遭受中共当局监禁关押的所有良心犯。

祈祷并慰问刘晓波和他的太太,以及他的家人。

达赖喇嘛

2009年12月28日

杨子立:重刑吓不倒中国人的良知

对于晓波的重判,大部分良心人士深感意外,然后是出离愤怒。其实从本世纪初的镇压来看,并没什么意外。

中国的刑法105条有两项罪:一是颠覆国家政权罪,二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政权罪。前一项来自97年前的反革命组织罪,后一项来自97年前的方面宣传罪。颠覆罪是为了打击民间结社,最高可判无期。煽动罪是为打击言论和表达自由,正文规定判5年以下,但附加条款可最高判15年。

在上个世纪,基本是搞政治组织的领导者以颠覆罪被判10年到15年,追随的人判10年以下。比如徐文立、王有才等组党人士分获13年11年徒刑。言论上要打击的,以煽动罪判5年以下,比如江棋生因纪念六四10周年被判4年。

但本世纪以来,搞政治组织的不见少,大胆放言的越来越多,于是镇压升级了。2001年,新青年学会四君子被捕,不过是几个热血青年讨论些常民生问题争论点民主理论,既没有政治纲领,也没有资金机构,而且也没有海外联系,但仍按颠覆罪判处两个10年两个8年;2002年何德普以煽动罪被捕后被判8年,这大大超过了煽动罪判5年以下的惯例。随后王小宁因网上言论同样以煽动罪被判10年,在因言治罪的道路上当局又提了一格。今天刘晓波被判11年,不过是又稍微创造出一个因言治罪的新纪录而已。

尽管镇压在升级,但是从新世纪的9年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民的迅速增多,新思想的传播不但没有遏制住,反而遍地开花。9年前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自由是怎么回事,以为是随心所欲,至多理解成毛的“反对自由主义”里的自由;现在随便一个浏览网页的人都能知道一党专政是腐败根源。越来越多原来的体制内的良心人士勇敢的站了出来。9年前,一个人被定性为持不同政见者,跟他交往的人都要心惊胆战;而今,自诩为异议人士几乎成了一件时髦的事。

所以,对于晓波的被捕,既没必要惊讶,更没必要被吓倒。用我们的笔继续为一切正义的价值去战斗才是我们的本分。

刘  柠:公明党:从在野回到在野

日本政治家历来重视自身的形象,尤其是对代表“党的看板”的领导人标准像的选择问题,一向严格把关。今年,历史性的众院总选举之后,山口那津男接替前党代表太田昭宏出任公明党代表,在确定面向媒体和公共社会的标准像时,特意选用了一帧身着藏蓝色西装的正面半身照:因为,对公明党的支持母体而言,蓝是象征和平的颜色。就是说,随着政权更迭,公明党从执政联盟的退出,党已将政治着眼点从“胜利”移到了“和平”。

在3个月前的总选举中,公明党仅获得21个席位,不仅创历史新低,连党代表太田昭宏都名落孙山,不得不引咎辞职。没人否认,公明党是自民党的牺牲。但作为一个有相当影响的政党,一个从政党的定位、政治诉求,到党员的构成、支持层分布都不同的独立政党,缘何沦为了自民党的砝码呢?

山口代表在总结过去十年自(民)公(明)联立政权的经验教训的论文中承认:“我们未能充分发挥所谓福祉党、做弱者的支持者的作用。”同时,援引党的创始人、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与大众同在”的名言,表达了对“福祉与和平”的立党原则回归的志向。具体地说,是回到1993年以前的状态,用在创价学会中担任与公明党的联络窗口的中央社会协议会议长原田光治的理论表述,是复归“中道政治论”:公明党应通过发挥对自民、民主两党的政策做客观判断的“审判员”的作用,来提升自身的存在感。

公明党作为一个有深厚宗教背景(日莲正宗)的政党,1964年由创价学会第三代会长池田大作在公明政治联盟的基础上改组创设,当时便已然具备了参院第三大党的政治实力。20世纪60年代末,因作为佛教团体的创价学会与作为政党的公明党之间过于紧密的关系,被认为有违宪法中政教分离原则之嫌疑,公明党受到国会和舆论的批判,池田大作把创价学会与党做了制度性切割,并从党纲上削弱了党的宗教色彩,公明党得以转型为普通的世俗政党,实力反增。在战后被称为“1955年体制”的政党格局中,公明党与执政的自民党和最大的在野党社会党均保持距离,在所谓“保(守)革(新)”的政治话语中维护中立,倡导“福祉与和平”的“第三条道路”,始终葆有相当的民众支持。

最早对公明党刮目相看的主流政治家是自民党大佬、前首相田中角荣,他很早就注意到在反自民、主革新的都市贫困层中,公明党的人气见长,支持不薄。到底不愧是目光如炬的实力派“党人政治家”,田中预见到公明党“在(自民党)生死存亡的时刻,是可以共患难的政党”。客观上,这确乎成了日后两党结盟的由头。熟悉中日关系历史的人知道,1972年田中访华,与中国建交前夕,为田中打头站的是时任公明党委员长的竹入义胜,竹入与周总理关于两国建交原则的谈话(“竹入笔记”)构成了田中访华的前提和基础,包括诸如两国若建交,中方将放弃战争索赔在内的条件,其实都是竹入与中方秘密交涉的“成果”。

但至此,公明党都未表现出与自民党结盟的意向。甚至1974年,在名作家松本清张的撮合下,池田大作与日共总书记宫本显治秘密签署了两党互不侵犯的“创共协定”,旨在消除无谓政争,“一致对外”。不成想仅7个月后,消息走漏,秘密协定宣告失效。但作为主张“福祉与和平”的温和政党公明党与彼时尚未放弃武装夺权路线的革命党的日共之间,居然达成如此攻守同盟性质的“魔鬼协议”,微妙地诠释了在两大政党(自民与社会)的夹缝中“折腾”的小党要么走“合纵连横”的道路,要么就成为大党的砝码的悲剧宿命。

果不其然,公明党到底未脱成为大党砝码的“魔咒”。1993年,自民党分裂,公明党加盟非自民联立政权,初尝执政坐庄之“禁果”,从此上了瘾,一发而不可收拾。1999年,由前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联手同为自民党出身的民主党大佬小泽一郎策动的“自(民)自(由)公(明)”联立政权成立,公明党从此傍牢自民党,稳坐江山十载。

然而,江山毕竟姓“自”而不是“公”,虽然靠政治结盟得以坐庄,但代价却是沉重的:这个历来主张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党,被绑在自民的战车上,对外强化日美同盟,宣布支持伊拉克战争,对内启动新自由主义指向的“构造改革”,制造和扩大了社会贫困,完全背离了当初的“福祉与和平”的立党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番对1993年前的复归,也未尝不是一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