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版界「金鼎獎」頒獎

【大公網訊】十日,台灣第三十屆「金鼎獎」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頒獎。台中縣一所私立中學文學雜誌社社長陳憲仁獲頒特別貢獻獎。

據中新社台北二月十日電,「金鼎獎」是台灣為獎勵出版界有卓越表現的機構或個人所設的獎項,取「金言九鼎,文化薪傳」之意。

當天,「金鼎獎」還就雜誌類出版獎、雜誌類個人獎、一般圖書類出版獎等六個類別頒出三十四個獎項。

獲得特別貢獻獎的陳憲仁,二十多年來主導明道中學的純文學雜誌《明道文藝》,以一個學校的力量堅持舉辦全台規模最大的「台灣學生文藝獎」。

他說,歷屆獲獎人中已產生張曼娟、駱以軍、侯文泳等多位中生代名作家。

一九九九年起,陳憲仁還在台中縣的這所私立中學里成立「現代文學館」,推出「三毛文物展」、「兩岸報導文學精選書展」等多個展覽,並努力保存文學史料。

一九九0年,《明道文藝》「台灣學生文學獎」四十篇得獎作品就由大陸河北教育出版社結集出版﹔十多年來,雜誌社與大陸往來不絕如縷,如推出「北師大附中作品輯」、「北京四中學生作品展」,王安憶、舒婷、莫言、余秋雨等大陸作家也先後前往明道中學訪問。

在三十四個獎項中,《經典雜誌》林國彰獲「金鼎獎」雜誌類個人獎的最佳攝影獎,獲獎作品是關於台灣志工在四川涼山彝族地區志願為麻風村提供醫療、教育服務的一組照片。

林國彰當天因工作未能到場,但通過同仁表示將把獎金捐給四川涼山患有麻風病的兒童。

美男作家评选引质疑 网站乐此不疲

     由文学网站“小作家联盟”主办的“中国十大美男小作家排行榜”评选活动日前结束。金瑞锋、韩寒、刘卫东、岑孟棒、李傻傻等小作家榜上有名。然而,这个有关容貌的排行榜连日来却遭到许多文学爱好者的质疑。

    去年年底,“十大美男小作家”的提法就受到不少作家、作者、读者的反感。人们认为,作家以作品说话,与身体、脸蛋美不美没什么关系。然而在反对声中,也有许多作家、作者、读者表示支持,认为这样可以加深人们对文学的关注和热爱。该活动也引起了报刊、网站的兴趣,它们对此作了大量报道和转载。

    本次“十大美男小作家”经票选产生后,许多郭敬明的粉丝认为郭敬明文字功夫不错,长得也不赖,不应当落选。而反对者则反击说,“还好没有郭敬明,说明评委还是有一点眼光的。”一些支持韩寒的读者却提出“抗议”,认为韩寒不应该只是第二名。

    在争议声中,“小作家联盟”一位负责人表态说:“我们明白,搞‘美男小作家’的评选,会有很多非议,但我们认为,美是一种艺术,文学也是一种艺术,自然美属于艺术,人的外在美属于自然美,这是我们举办这次评选的根本原因。”因此,尽管关于“十大美男小作家”的争论还在升温,而“中国十大美女小作家排行榜”的评选活动又在“小作家联盟”展开。少女作家林静宜、麻宁、白雪、张悦然、塞宁、宁小雪、尹珊珊等人的名单已出现在候选榜单上。

《水乳大地》被控抄袭 作家范稳遭索赔50万

 《水乳大地》是现居昆明的青年作家范稳的代表作,该作品荣获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等奖项。但是,云南作家毕然指控《水乳大地》剽窃、抄袭其所著的《今夜火把到我家》一书七个方面一百余处,并向范稳索赔50万元人民币。2月9日上午,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2004年4月,云南作家毕然从《文学故事报》上看到《水乳大地》的《建在牛皮上的教堂》一节,当即认为该节内容剽窃于其所著的《今夜火把到我家》一书第八章的内容。毕然说,《今夜火把到我家》是他花了5年时间,于1997年9月独立完成的长篇小说,该作品由中国三峡出版社于2000年9月公开出版发行,描写的是路南(今石林县)彝族撒尼人部落百年的生存发展史,该书以土司、传教士、少数民族干部等人物的命运为主线,展示了专制的世袭土司对农民的野蛮统治,刻画了彝族撒尼人部落的民俗生活。但是,范稳所著的《水乳大地》一书,在故事框架、人物及背景、重要情节、政治事件、人物设计、用语用词和文学取向等七个方面,剽窃、抄袭了其所创作的《今夜火把到我家》。可以说,范稳的剽窃行为贯穿了《水乳大地》整部作品。毕然经粗略比对,认为范稳剽窃其作品已将近170多处。自觉著作权受到侵犯的毕然,一怒之下将范稳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告上昆明中院,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停止出版、销售《水乳大地》一书,并在《文艺报》、《人民文学》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同时赔偿他因此所受的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和维权费用50万元,并由两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针对毕然的起诉,范稳答辩认为,毕然的行为是“恶意诉讼”,其起诉目的值得推敲。范稳说:“毕先生指控我在《水乳大地》中剽窃、抄袭他的作品达一百多处,但是我想说的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便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作家都可以之进行创作,更何况,《水乳大地》描写的是藏区的故事。《今夜火把到我家》描写的是彝区的故事,两部作品描写的区域、依据的素材都是不同的。比较典型的是,毕先生说我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他作品中的主任公的身份、命运相同,并且最后都是在山洞中被擒获,但事实是,我的主人公最后是被乱枪打死了。由此看来,毕先生恐怕连我的作品都没有仔细看过,他据此就提起诉讼,既没有合理的理由,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我觉得他简直是别有用心。”

    范稳的代理律师也说,他们经过仔细比对,发觉《水乳大地》与《今夜火把到我家》连续有六个字相同的地方都很少见,不知道毕然是根据什么认为《水乳大地》剽窃了《今夜火把到我家》。

    为了“以理服人”,毕然的代理律师向法院提出申请:由专家对《水乳大地》和《今夜火把到我家》两部作品进行专业比对、鉴定,以确认两部作品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对此,范稳及其代理人都表示:“只要原告方愿意承担因此产生的风险和费用,我们没有意见,不会反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代理人在庭审中也一直保持与范稳的意见一致,坚持认为《水乳大地》不侵权,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作品没有责任。

    昆明中院将对该案择日宣判。

中国校园文学“韩流”汹涌

     可爱淘是韩国青春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这位年仅20岁的韩国少女已经成为中学校园里家喻户晓的人物。最近,她的新作《局外人》发行,再次引起中国青少年的关注。

    据上海《文汇报》报道,自去年起,可爱淘的小说《那小子真帅》、《那小子真帅2》、《狼的诱惑》和《狼的诱惑(终结版)》陆续上市,一直排在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前列,销售量已超200万册。

    教育专家指出,在中国,学生大多都是父母关注的焦点,承载着家庭的期望,所以他们觉得很有压力。韩式青春派小说以“灰姑娘+酷哥”的套路,第一满足了女孩子“灰姑娘”变“公主”的梦想,第二符合男孩子武力征服天下的心理,第三回避了学生要面对的学业考验,非常适合叛逆期中学生的口味。

    据调查,目前中国学生热衷阅读的小说主要有《惹我你就死定了》、《那小子真帅》、《天使之吻》、《那家伙好拽》、《狼的诱惑》、《偶的酷学长》、《那个男孩有点野》、《Kiss中毒症》……几乎都是韩式小说。对于扑面而来的“韩流”,教育学者不无担忧:一部畅销的文学作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价值观的认同,“韩流”对青少年成才方式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的“韩化”。

 

    也有人表示出不同的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流”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说明其有可取之处,“为学生而写”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

    专家指出,面对韩流的来袭,我们应该积极设法应对,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思想上的震撼、精神上的引领、心灵上的启迪,相信青春小说的“韩流”最终会过去,替代它的将是校园文学的“暖流”。

    所谓“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指浸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先是hip-hop流行音乐风,紧接着是韩剧,时下是韩国的文学作品,“韩流”已给中国青少年的思想带来一种强烈冲击。

焦国标:中国外交部的专用词

要论语言素养,诸行比赛,外交行理应拿第一。其他行当只懂母语即可,而外交行当起码还要精通一门外语,通常另修二外,不少外交人才甚至通晓多门外语。按此推理,外交业者语汇之丰富程度,理应是其他行当从业者的二倍、三倍或多倍。可是遗憾得很,你看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辞汇那个贫乏,简直就像刚学会三个单词儿的原始人。

这仨单词是什么?一是“无中生有”,一是“蓄意歪曲”,一是“说三道四”。上月十六,我在网上搜索“说三道四外交部”,找到相关网页约二万六千八百篇;搜索“蓄意歪曲外交部”,找到相关网页约六千零七十篇;搜索“无中生有外交部”,找到相关网页约一万六千七百篇。

翻来覆去三个词儿

“香港事务是中国内部事务,英国外交部官员就此说三道四,干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事务,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人权观察发表所谓‘人权报告’——造和歪曲事实,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蓄意污蔑和恶毒攻击。”“韩国《朝鲜日报》关于澳门洗钱的报导,纯属无中生有。”

只要说她人权有污点,她就骂人家说三道四;只要说她不爱听的看法,她就骂人家是蓄意歪曲;只要报导不同于她所认可的事实,它就骂人家无中生有。

人家都是无中生有

且不说母语,单说你们读英语多年,背无数的同义词、近义词,难道就不能换换词儿?当下中国道德沦丧,看来外交部要一木支天了,这是道义感多么强烈、义多么正词多么严的三个词啊。外交部发言人哪像专业人士呀,简直是意识形态战场上濒临神经质状态的冲锋陷阵的勇士。滑稽呀不滑稽!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丰富多彩,全让你们中饱私囊了,一个也不骚出来。

单说新闻报导,谁能保证永远准确无误?《人民日报》、新华社如何?就没出过差错,一出差错就是“无中生有”?即使人家是蓄意歪曲,又有什么可谴责?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还不天天蓄意歪曲?世界不只你共产党一个利益集团,你《人民日报》、新华社连无意的时候都在歪曲,别人偶尔蓄意歪曲一下要大惊小怪?说点不中听的只不过是不忍心看着你下地狱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不是人类外交部,不是万国外交部。怎么别人说几句你不中听的话就成了“说三道四”?指出你不愿承认的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发表一点不同于你的意见就成了“蓄意歪曲”?惟你说的是真理,别人都是蓄意歪曲;惟有你是金口玉言,别人都是说三道四;别人都是无中生有,就你能有中生无。

的确,远如六四杀人,近如汕尾杀人,外交部都唱过有中生无的调调,“无可奉告”,“情况不清楚”。你能有中生无,人家怎么就不能在你生的“无”中发现出“有”来?

外国人权一塌糊涂

莫恨别人不随你的魔笛跳舞,等中国“和平崛起”了,等美国、欧洲也被你们的“人民子弟兵”占领了,数说你的那些国际长舌妇们自会闭起他们的鸟嘴。届时,谁不听你的,无论是华盛顿国家广场,还是伦敦的海德公园,立马给它来个六四天安门广场化,看他谁还敢对你“说三道四”!

对一个疯子来说,世上只有一个神志健全的,那就是他自己(Toalunaticthereisonlyonesamemanintheworld-himself)。对中国官府来说,欧洲美国的人权也是一塌糊涂,全球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鲁迅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如今外交部则把大炮调换了角度,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西方人。

杜导斌:吉炳轩有双释伽牟尼的手?

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个题目的人,首先就会奇怪,吉炳轩何许人?莫不是大罗金仙?我告诉你,此人不在极乐世界,他就在与你我一样吃饭后必须拉屎的凡尘。唯一不大相同的只是,此人有个官衔,不大不小,中宣部副部长。读者也许会问,既是差不多的凡人小丑,如何便”有双释伽牟尼的手”?我告诉你呵,这个不是我的栽赃,这是他自己个说的。6月13日,在接待越南《青年报》访华团时,这位副部长大言不惭地说:世界的未来是青年的,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掌握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捏在手心里的意思,与人们常说的”命运捏在领导手心里”差不多。关于”掌握”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有关解释如下:”掌”,手掌;”握”,用手拿或抓;两字合成一词”掌握”的词义有二,(1),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2)主持,控制。据我所知,把物掌握住的常见,能把人掌握在手里的古往今来只有一个,如来佛祖。动画片《西游记》是我儿子常看的节目,那里面的孙猴子一个筋斗云能翻出十万八千里,他腾云驾雾来到天之尽头的五根擎天大柱下,以为这下脱离了佛祖的控制,便记下”孙悟空到此一游”,然后撒下一泡骚尿。屁颠屁颠的回来,不提防释伽牟尼只一个翻手,立马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全国的青年有多少?少说有两三个亿吧,虽然每个青年没有孙大圣的本事,但若是有人要”尽在掌握之中”,光是给这么多人站上一站,那个手掌得多大?没个如来佛的本领是断断做不到的。

有人会说,他要掌握的不是身体,而是指精神、思想。这就更加不得了了。精神和思想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东,怎么个掌握法?掌握了与没掌握如何分别?这些还不是关键的困难所在。每个人的思想装在各自独立的大脑内,要掌握它,只有先把青年们的美发全给剃光了,打开颅骨,用导线把一个一个大脑的信息输入神经元串联或并联起来(到底并联好还是串联好也是有待突破的世界级科技难题),这导线必须最终联到一根光缆上,通向预先安装在中宣部或别的什么大指挥机关里的特大号CPU。我们的部长大人们就可以抱个鼠标或遥控器什么的掌握自如了。按第一个键,全国青年无一不想做好第一个代表。按第二个键,大家一齐立马改变观念,”与时俱进”。能实现这一步当然好,全国统一思想和行动步调系于谈笑间,真正达到了掌握青年、进而掌握未来的宏伟目标。但一旦真要把这个计划付诸实施,也会出现种种困难。比如三亿青年的剃光头起码得一亿左右的理发师,到哪去弄?开颅手术更不得了,一个手术得八到十人,得事先培养十几亿医护人员,如今工人农民都被搜刮得差不多了,哪来的钱交给中宣部去培养那么多医生和护士呢?假设有朝一日这一步真的实现了,也会出大乱子。想一想,每个青年的后脑勺上拖根长线,在街上行走,稍不注意那导线便会互相缠绕,人愈多便会愈搅得厉害,成了死结,解不开也分不开就大乱其套了。于是,为了保证互不打扰,维持良好的秩序,大家只好不出外活动。不能在车水马龙中紧赶急赶着去上班,也不能离家太远去种地,全都得呆在家里。国家物质财富的创造多赖青年们(精神财富则仰仗大人们)。这一来,部长大人们吃什么喝什么可就成问题了。可见,即使掌握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或精神,目前也还缺乏可行性。

可是,再转念一想也不大对,这个吉炳轩官居三到二品,放出豪言壮语要掌握青年和未来,如此民族精英,怎么以前就没听说过?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思想创造,都不曾提到过这位大人物的名姓。说他是跑官贿官拍马溜须投靠豪门以致显贵吧,似乎现在中央对用人方面的腐败抓得特别严,应该不会有漏网之鱼。如今这个世道,谁我都可以不相信,总得相信一贯以”伟光正”著称的党中央吧。后来我想通了,此人肯定是当上高官后忽然英明神圣起来的。现在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刚才还看见在头人面前点头哈腰的,隔一天坐上了领导的位子,就有讲话印发下来要头一天的同事们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实施。不过,顶真说起来,”掌握青年”、”掌握未来”的壮志雄心还不是这位副部长大人的原创。他没这份能耐!他不过是把这类话说成了切口,鹦鹉学舌而已。”掌握青年”、”掌握未来”的计划和打算出自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老板是鱼与熊掌得兼的了不起人物,是中国五千年才好不容易生出一条的天才,自然希望既”掌握青年”,又兼而”掌握未来”。可惜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如愿。红军时期,四万余西路军他就掌握不了,只好送给马家军消灭。王实味等投靠延安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他也掌握不了,为省事起见,”咔嚓”一声把这个首次呕心沥血将《马克思全集》全文翻译给延安的头给砍掉。四九年后,《湘西剿匪记》中的”钻山豹”及其手下持不同政见的青年是通过大面积的血醒镇压,用开除人籍的手段才”掌握”了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可说是毛泽东”掌握了青年”的时间,但那是人间灾难性的十年,西双版纳数百万下放知识青年集体的一跪,给”掌握了青年”划上了耻辱的句号。地球人都知道,1976年,毛泽东为了掌握未来,把权交到华国锋手里。然而,好景难长,邓小平等昔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学生”不愿在死人划的圈子里跳舞,”两个凡是”连带毛亲自选定的继承人一夜之间成了臭狗屎。1976年以后的”未来”向毛泽东生前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去,并且再也不可能回头。伟大的英明的导师、舵手和领袖毛泽东企图”支配”、”运用”、”主持”、”控制”青年加未来的阴谋全成了泡影。连毛泽东都做不到,可知”掌握”他人的图谋是多么的不可能。

吉炳轩说这番话时是有针对性的,他主要针对越南的《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报》。越南《青年报》在青年中形象多高我不大清楚,想来应该与《中国青年报》强不到哪里。《中国青年报》在青年思想中的地位我是十分清楚的。这份官报从创办以来,一贯唯共青团中央书记之命是从,到了现在,虽然还挂着”青年喉舌”的铭牌,但全中国到底有几个青年通过或希望通过它来表达自己是个天大的疑问。如今的青年又有几个相信《中国青年报》上连篇累牍的假话、空话、大话?在大一点的事上,它以新华社稿为主,脑袋长在长官的屁股上,前面放屁它喊”香”。中宣部指令炒作的,它打前锋,充当炮灰和枪手乐而不疲。中宣部禁止的,它一字不登,不管这些内容青年们乐意不乐意看。这样一个御用工具,必定会成为历史垃圾和笑柄的丑角,却奢望成为”支配”、”运用”、”主持”、”控制”青年加未来的阵地,真是可笑自不量力。

── 原载 议报

何清涟:延安道路:一条政治上的死胡同

胡锦涛春节期间在延安大“扭秧歌”,并非只是一种亲民秀。联系到他以前的西柏坡讲话等一系列施政宣言,完全可以将之解读成这是他在表示回归毛泽东“延安道路”的政治决心。

――与其说胡锦涛的这类举动表现出他个人政治智慧的局限,还不如说表现出他所领导的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政党现在已面临一种无出路的困窘。这种政治上的无出路,早在十多年前就被人用如下语言概括,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没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思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对象”。

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回到毛泽东时代难道就算找到了出路?中国的毛泽东时代,说穿了就是三样东西的混合:小农经济时代的封建专制内核、苏联式政治体制外壳,加上一个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的魅力型领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极权政治。这一极权统治制造的许多国家之罪,至今中国共产党尚无足够勇气面对。而这一极权统治之所以结束,就是因为它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中国人不健忘的话,应该记得1976年之后,中国除了毛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之外,邓小平倡导的经济改革确实一度引得万民欢呼,认为这是“走向新时代”。

但邓小平的改革有个致命缺陷,即以权力市场化为改革起点。这种改革虽然仍旧打着所谓“社会主义”旗号,声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社会主义张扬的“追求社会公正”却被抛弃得相当彻底,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经典理论“剩余价值” 论早已被“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代替,于是中国只剩下政治教科书仍旧在唠叨“社会主义必然要战胜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尽管所谓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但用来抗拒西方民主政治时,中国共产党还可以将其当作一面旗帜挥舞一番――挥舞者至少可以在破旗的猎猎声响中自我陶醉一番。

而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人――无产阶级,包括“半无产阶级”小农阶级在内,却发现自己“领导阶级”与“同盟军”的崇高地位丧失殆尽,并且在不经意之间已经乾坤倒转,无产阶级与半无产阶级均成了人民民主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别称)的对象,前年那74,000多起与去年那8万多起社会骚乱当中,他们毫无疑问是骚乱的主体,但却得到“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政府的无情镇压。

对于这些政治上的名实分裂、意识形态上的不能自圆其说,胡锦涛似乎毫不在意。邓小平当年曾陷入这种名实分裂,但对理论了无兴趣的邓采用了“不争论”来暂时搁置这种困境。但到了胡锦涛这里,理论上无出路,回归毛时代、走延安道路似乎成了他唯一可以抓住的政治理论大旗。

但中国不能依靠“扭秧歌”扭上现代民主政治之路。“毛泽东思想”里面有“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党内控制法宝,有在中国打内战的战争宝典,也有控制人民思想言论自由的专制经验,还有处理计划经济时代政经关系的“论十大关系”――至于那些是毛个人智慧还是集体智慧这里姑且不论,但就是缺少在信息化与高科技时代将中华民族引领上现代民主政治之路的政治智慧。胡锦涛即使将毛的“雄文四卷”天天读、年年读,也不见得就能悟出多少现代治国经验。

更糟糕的是,胡锦涛领导下的政府,其促使社会良性发展的政治举措只见空头许诺,但在镇压底层反抗与控制言论等方面却表现了这个政府的强硬与力量,比如沿袭江泽民创下的“国家诬陷”手法,将危害国家安全罪、泄露国家机密罪、阴谋颠覆政府罪等罪名颠来倒去地使用,不断加强网络控制,密织文网,构陷冤狱,开动坦克军警镇压手无寸铁的失地农民,整个国家进入末世状态。

胡锦涛的执政乏善可陈,也不能完全怨他本人,毕竟是中共通过党内选举这种政治形式将他推举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他那捉襟见肘、力竭计穷的政治智慧代表了这个政党的末路状态。但有一条胡锦涛应该很清楚:他应该知道他不是毛泽东,他所处的时代也不是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而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心向往之的“毛泽东时代”,也与他心中想要的“毛泽东时代”很不一样。

可以断言,胡锦涛意欲回归的“延安道路”,于中国而言只是一条毫无前途的政治死胡同。

五岳散人:让孔子过来分赃——评蒋庆重建儒教的构想

读蒋庆的《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结果发现这纯粹是一场业余的脱衣舞表演。文字很难说明其脱的过程,但还是试着还原一下这个场景,也加深一下对这些新儒的印象。
  开篇起首,蒋庆是穿着很厚的衣服出场的。按照他的说法,儒教是个文明体,是从伏曦画卦就开始传承的。这件衣服真够厚的,一下子就是5000年的光阴都披在身上了。可惜的是,任何对中华文明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把自己的老祖宗追到伏曦甚至更靠前的学派有的是,就是说这件衣服远不是儒家的专利产品。诸子百家的时候,大伙都时兴把自己的学问往远了说,单独霸占祖宗牌位的行为不是很招人喜欢。
  这衣服蒋庆在开头就给扔了,估计自己也知道这有点拉大旗做虎皮的意思,所以一句话就到了1911年,并且说儒教到这个年头又退回到了儒学,失去了统治地位。这个论断倒是有那么点道理。不过,联系后文一读,发现这老兄如此哀叹儒教失去正统地位,要是用逻辑推导一下,他这意思好象是打算把大家带到古代去。
  下面的衣服也够堂皇的,是论证“儒教的历史形态与治世功能”。历史形态什么的就不讨论了,反正儒家一直就是统治者的一条看门狗而已,所有的统治者都把这东西当成打人的棒子,没人真正拿儒学的道德教条来要求自己。治世什么的就更是鬼扯,要是这玩意能治当代之世,就不是西方来征服东方了。我们老祖宗从伏曦开始就懂这个东西,经过这么多年,早就能征服世界了。现在还抱着那些木乃伊当武器,不是脑子进水就是别有所图。
  下面蒋子说了一个重建儒教的两条路线。一个是走上行路线,按照其原话是“通过儒者的学术活动与政治实践,将“尧舜孔孟之道”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即国家的宪法原则写进宪法,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恢复儒教古代 “王官学”的地位,把儒教的义理价值尊奉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建立中国式的“儒教宪政制度”,以解决中国政治权力百年来的“合法性缺位”问题,为中国的国家政权奠定合法性的基础”。众所周知,现代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只有一个:大众同意。摆个牌位就解决“合法性缺位”的问题了?这种牌位不用摆了,现在宪法上都有这样的牌位。
  还有就是要建立类似于科举考试的制度,并且从政者必须通过《四书》《五经》的考试、学校设立读经科什么的。这里还是一个常识问题没有解决:当年有科举的时候,那些做官的人读过的经书肯定比现在这些人多,那个时代的政治如何?
  这些玩意都是蒋子的外衣,其内衣到中,上面那乳罩是一条叫“下行路线”的玩意。据蒋子说,即使不能直接取得政治权利,也要能够成立一个儒教的协会。但这个协会跟其他协会不一样,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拥有其它宗教组织没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方面的特权”、“不仅有参与政治的特权,有获得国家土地、实物馈赠与财政拨款的特权,还有设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特权,有设计国家重大礼仪的特权,有代表国家举行重大祭典的特权,以及其它种种特权”。然后还辩解道:“儒教在中国作为国教享有特权,并不意味着儒教的精神思想专制,只意味着中国精神思想的共识与一统”。
  看到这里,我几乎觉得这个蒋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喜剧演员了。这种条件成立某种协会,不是把大众当傻子,就是把任何可能的执政者当傻子。如果这些人都不是傻子,那说这话的人就是疯子。这TM思想专制与共识一统能有多大区别?
  下行路线的乳罩脱去,接着就应该是内裤了。内裤遮掩的是最具体的东西,来龙结穴也在此处。蒋子提出10个方面的内容,要是全列出来,未免重点不够突出。其实就是两点:意识形态与经济政策。意识形态就不提了,反正这年头疯到去行周礼祭祀的人也不多。单说说这个经济政策。
  蒋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有关历史文化的古迹、地产都归儒教协会(把孔庙什么产权分配给孔子后人了),国家还要拨款、增加一个税种叫做“儒教遗产使用税”:“凡以各种方式出版的赢利性的儒教古籍、使用具有儒教内容与人物形象的商标、广告、公司企业名称、经贸旅游活动、以招商为目的的节庆活动、以儒教内容为题材的赢利性的文艺作品与影视作品,均须向儒教交税”。
  这里说句题外话,大陆境内跳脱衣舞也有,但是基本都到内裤为止,直接脱的这么精光比较少见。圣人难道就是这么教导后世这些弟子的?特权什么的也就罢了,后世这些圣崽子们居然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家当都直接而毫无廉耻的归到自己名下,还借着儒教的名义敛财收税!虽然他们分赃的时候把孔庙的产权分给了孔子的后人,估计起夫子于地下的话,也不会承认这帮圣崽子是自己学问下的种。
  但这条内裤上就这么堂皇的写着孔丘以及儒教的名字,还借着这种牌子把孔老夫子的后人也拉到了分赃的行列里。这叫TM什么事?本来儒学本身面对强权就有自我阉割的成分,这次居然在最重要的气节上又被这些圣崽子阉割了一次,还把这种已经成人妖的学问拿出来当个宝四处现眼,真是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莫非人无耻真能到这个程度?

昝爱宗:公安派出所到昝爱宗安徽原籍调查

 记者昝爱宗家乡消息,2月9日下午,家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李兴镇昝前店村的昝
爱宗父亲来电话证实,2月9日,当地公安派出所--太和县公安局李兴镇派出所和昝爱宗
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人员到该村调查,据称是了解昝爱宗在家乡的情况,以及读书后外
出就业的情况。该村干部还到昝爱宗家了解具体情况。具体还不了解两地公安派出所此
行的具体目的。
   2002年2月24日,时任北京某刊的记者昝爱宗原籍家中深夜离奇着火,北京千龙新
闻网第一时间给予报道。后昝爱宗报案,公安前来村中调查,但至今没有结论,案子也
未结。
   附报道全文:“记者家中深夜离奇着火 怀疑是人为报复纵火”
http://society.qianlong.com/25/2002-2-26/[email protected]
   千龙新闻网2月25日讯     本网核实报道:2月24日21点30分左右,检察日报《方
圆》杂志特约记者昝爱宗(时任)在安徽太和县李兴镇前店村的老家突遭纵火,最先着
火的是院子大门,当时家中只剩下昝爱宗年过六十的父亲昝锡龄一人,已经睡觉,被院
里突然响起的声音劈啪声惊醒,一见着火,吓得一时站不起来,但还是高声喊了起来,
“失火了”“失火了”,及时赶来的人又紧急通知附近昝爱宗的叔伯亲戚,半个小时后
大火被扑灭,大门及相邻的两间半房屋被烧毁。
   昝爱宗的父亲在现场推测,纵火人在纵火时使用了柴油。火扑灭后,昝父向太和县
公安局李兴镇派出所电话报案,请求民警前来调查。此前,昝爱宗的家经常遭受一些不
明分子的骚扰和威胁,原因就是昝爱宗在记者采访和写稿时得罪了一些人,此外,村里
的一些人因为私自持枪被公安机关处罚,怀疑是昝爱宗举报,可能采取报复手段。而整
个灭火过程,没有村里的干部前来组织救火,目前还不清楚村干部当时是否在家,是否
获悉此事。
   火灾发生时,昝爱宗刚刚结束在浙江台州市的采访回到杭州,路上获悉家里被人纵
火。

张三一言:扼杀言论自由的“媒体分类法”

有一贯反对言论自由,公开为中共专制统治者压制、封杀言论自由辩护的者曾提出“错误言论没有表达的权利”、言论可以规范等理论来为中共的言禁网禁提供理据,给言论自由权利多加上几把锁。现在又为中共扼杀、压制言论自由提出新理论:用对媒体进行分类法来限制言论自由。

这一次为中中共言禁帮腔助势者说得比较漂亮。从正面肯定言论自由的姿态出现,说:用媒体分类法是保证言论自由的一种好方法。言下之意当然是不受分类规范的媒体就不给言论自由的保证了。若不受分类规范的言论也一样可以受到保证的话,立论就变成废话了。既然提到“保证言论自由”,可以明确无误地理解,这个分类就是一项法制行为,而不是道德判定。

那么立法规定媒体分类到底是保证还是扼杀言论自由?

这要看你用什么方法分类和怎么样分类。

这位助共言禁的文人说:“袁伟时的理论,是属于学术自由的范围。应该被规范在学术刊物上刊登。而“冰点”则是属于大众媒体。应该刊登一些大众化的东东。…应该对各种媒体,给予区别。文学类就是文学类,新闻类就是新闻类,学术类就是学术类,大众类就是大众类。”

这位文人一贯标榜自己的东西是科学的结论。可是这段说词就极不科学。媒体分类是基于“需要”。“需要”可由利益、效率(或称市场)决定,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言论自由是基于“权利”。权利除了可以由个人选择外,还必须有法规的保护才能得到实现,所以权利需要由法律界定。现在把应由法律界定的权利和由市场决定的需要混成一团浆糊。

媒体当然应该分类,事实上媒体是分类的。

首先,因为媒体分类是利益和效率而由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可以按照专业分类,例如某类科学刊物、新闻、马经、性…;也可以按照读者对象选择“不分类”的分类。一般的电台、电视、综合性报刊等是属于不分类的分类,它会刊登任何内容,只要读者喜欢就是了;当然,这也可以说是按照读者对象作分类。很多读者对袁伟时的理论有兴趣,刊登能得到经济利益或推广之效,所以刊登是正确合理做法。什么叫“大众媒体”?刊登大众喜闻乐见内容的媒体就是众媒体。若因为《冰-点》是大众媒体而不准刊登袁文的理由成立,则现今的报刊电台电视台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利学内容的文章就不能刊登了。这一来在这个世界就只有专业媒体而没有“大众媒体”了。

倘若是由利益效率决定,刊登不是专业所属文章,因而走失读者,这是主事者自我“倒米”;是个人的自由决定,与人开关。倘若由法律规范不准刊登非本专业所属文章,不但是狗抓老鼠多管闲事,更重要的是侵犯言论自由权利。

倘若可以由权力者立法规定媒体分类,由于权力扩张和柏金逊定理,规管会越来越细和越来越严苛。这样立法规管的最后结果,是所有综合性媒体必将被分类成众多单一化的媒体。例如,社会性质的报纸要分成社会新闻报导报、社会评论报、社会学术报、社会娱乐报、其它诸如经济等也必须如此细分;不可超越刊登细分后的专业界线。这样的效果有二,一是民众知情权和表达自由权被窒息;二是为统-治-者禁绝言论自由权利提供方便;例如,在万千种分类中,只禁绝诸如社会新闻报导报、社会评论报就可以完全达到杜绝言论自由的目的。

可见,立法分类媒体不但不能保证言论自由,相反还必然侵犯言论自由权利。

为了让人相信立法分类能保证言论自由的谎言,这些为专-制统*治言禁卖力者提出了荒诞的理据。他们的理据是这样的:文学类的杂志,可以刊登各种虚构的小说,绝对没有问题,都是合法的。例如,收租院,白毛女等等。倘若把虚构的小说,当成是新闻在大众媒体发表,就是一种错误;就不能保证你的这种言论自由。

这又是一种偷换概念的把戏。事实是,你把小说当作新闻之所以犯错和违法,那是因为它造谣而不是因为它刊登在什么不同分类的媒体上。不论什么媒体,只要主人同意你把小说刊登到他的刊物上都不犯错都不犯法;同样,你把小说当新闻,不论发表在什么媒体上都是错误和犯法。这是把“造谣犯法”偷换成为“在不同媒发表犯法”。作伥者就是这样愚弄人们的。

这些愚弄民众者说:倘若媒体把学术中尚未成熟的理论拿来在大众媒体上宣传,就有可能误导读者。我要指出的是,若如此,只是错在“未成熟的理论误导读者”,而与它发表在什么媒体上无关。难道像韩国黄禹锡“干细胞事件”那样把未成熟或假理论发表在专业媒体上,误导学者就不是错误?就不犯法?可见,问题不是分不分类刊登,登在什么媒体上,而是你刊登的东西是否错误和犯法。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人们可以用正确的理论反驳和纠正,若误导引发损害,则以法追究。而不是规定它发表在什么地方。

这里还要顺带指出,《收租院》绝对不是作为小说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作为有时间、有地点、有人证实刘文彩犯罪的真人真事和历史,是作为鼓动阶级仇恨消灭地主的理据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所以不管它设在什么地方,形诸文影音发表在什么地媒体都是错误和犯法的。它之所以是错误是因为它捏造事实,造谣惑众。把小说当新闻固然是错误和犯法,现在把以往造谣捏造成为的“事实和历史”说成是小说,则是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