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火:这是一个向金钱鞠躬的国度

 

一、作别西天的雷锋

近日和一位旅居英国的同胞许北方聊天,他说他一回到国内就时常体会到道德滑坡、人性冷漠的厉害程度。虽远隔万里之遥,我也能想象得到他流露出来的失望神情,仿佛他回到的不是梦魂牵绕的祖国,而是忽然来到了一个久已陌生的外星世界。

许先生说起前两天在街上偶然拾到了一部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相当高级的电脑手机。但他凭在英国生活这么多年的经验就知道失主心里并不会多么着急,失主一般都相信失物一定会回到自己手中。因此他想也没多想就按照手机中留下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接通了失主,然后马上找到并交还了失主。他说,这在国内可能吗?我无话可说。是的,至少在我身上可以证明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许先生告诉我,在英国这样古老的文明国度,是不需要政府刻意号召大家去学雷锋的,因为这里的公民几乎人人都是雷锋,还用得着多此一举大学雷锋吗?他说在那里常常不关门出去也不用担心有人摸进来顺手牵羊。路不拾遗的良好风俗已然成为社会的习俗。他说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我想起自己自有手机以来,已经丢了四部手机。其实这个字并不准确,是主动的意思,被动的遗失或者被盗才是现在大多数经历手机者的准确陈述。

我所丢失的四部手机中,有两部是被盗的,另两部则是遗忘在不同的场所而不见的。总之没有一部是有哪位好心的雷锋给完璧归赵的。有一次,我的手机就放在气若游丝的父亲病床边的桌面上。等我离开只有几步之遥的开水房打水回来一看,咦!就发现手机不冀而飞了。简直就像小孩吹气泡那样袅袅蒸发到空气中去了一样再也无从寻觅。最可惜的还不是我那部价值不菲的电脑手机,而是储存在手机里面的许多电话号码,还有许多平常纪录在里面的即时感想等文档。我当时曾天真地企盼,如果那梁上君子愿意有条件让我赎回自己的手机,我宁愿付给他新手机的价钱,只要他能还给我手机里面的资料。还有一次是在医院的窗口取化验果单时被小偷从腰带上盗走的。等我从拥挤的窗口中挤出来时才悲哀地发现没了!

在现在的中国,如果有人不走运了一部手机,如果失主居然还抱有侥幸心理希望哪位雷锋会送回来的话,那这人一定会被旁人视为神经有毛病的。这就是中国现在真实的人性现状。

二、雷锋消失的症结

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现在如此难寻雷锋的踪影?为什么被新老马克思主义者诅咒成腐朽、没落和垂死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倒反而遍地是雷锋呢?我想,这道德滑坡的症结与十年文革的后遗症是息息相关的。毛泽东一手发动的十年文革已将人们彼此之间起码的温暖和信任关系彻底毁灭殆尽了。众所周知,文革中掀起了群众斗群众的高潮,以至妻子揭发丈夫,丈夫揭发同事,同事揭发领导,领导整肃群众,群众互相武斗“……那时候的人际关系无疑是中华民族甚至人类有史以来最冷漠、最残忍和最荒唐的依存关系。今天上午似乎还在互相笑脸相迎,下午就可能像完全换了一付面孔似地劈头盖脑地你、你、甚至用皮带抽打你。良知和人性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沦落了。心寒的感觉也是在那种环境的熏陶下开始传遍周身了。雷锋精神就从那以后开始遭遇到了人与人之间空前的信任危机。

后来到了江核心时代,好不容易有了中共历史上罕见的好官赵紫阳、胡耀邦有意拨乱反正的开端,结果又被新的独裁者邓大人给悉数整肃下去了。好了,从此谁也不敢再政治体制改革这劳什子了,索性鼓励人们一切向钱看吧。凡是提倡重归传统优良文化的主张都得统统滚蛋,凡能致富皆是英雄,有钱就是好汉,发财便是典型。于是乎,不择手段地捞钱,导致人人可以放弃一切道德准则,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哲学处处盛行。市场上假货泛滥成灾:假大米、假牛奶、假鸡蛋、假种子、假名牌、假新闻、假文凭、假乳房、假睫毛;假教授、假记者、假和尚、假公文、假处方、假维权、假改制、假民主,假招聘,假结婚……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是假的?真是什么都有假的,除了假钞确是真的!现在人们什么都不敢相信,什么也难以相信。

三、软件稀缺、徒增硬件的前现代化中国

所谓道德,简言之,就是人的良心,上升一层,即社会的公义。一个有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并以礼仪之邦自居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危机?关于这点,有人认为是旧的传统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了人们思想盲从低水平的文化层次,普遍狭隘和利益短视的襟怀……

许先生还感慨地说,每次回国看到上海、深圳遍地高楼、美伦美奂的发达景象,就感到祖国在硬件方面真是与国际上的大城市没有多大差别了。然而转眼再看看人们身上的软件即道德水平、精神追求的缺失,就不免深感痛心!我则调侃他说,看不出你对这个祖国还是情深眷重的呵!他一听,便激动地说,我们在国外,每时每刻无一不牵念着祖国的强大,希望中国尽快好起来的心情始终在心中缠绕,而这种好起来的指向当然是道德重建,文化复兴。希望中国早日实行政治清明,实现民主宪政。我为他发自内心的朴实情感而感动。

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人的确是爱国的。但他们的爱国往往被中共故意曲解成爱党了。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在脑中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我党就是国家,我国就是我党。久而久之,许多人就怎么也辩不清这里面的猫匿了。其实许多海外华人心中所爱只是故土,是乡亲,而不是爱这个政党和政党统治下的非人道、非人权的体制。

当今社会的道德失范原因很多,而官员的腐败无疑是道德崩溃的助推器。无度的腐败现象已经造成了今天中国无法遏止的道德滑坡。当民众发现官员们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时,当社会公共资源的独占者徇私枉法、公权失控时,人们就对虚伪道德的教化作用产生深深的怀疑,从心里发生裂变。当陈希同、王宝森、成克杰、陈良宇等贪官先后落马时,人们对这个社会的第一感觉就是政府公信力的次第丧失!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上行下效的。官德影响民德,纲常伦理坠地的同时必然带来世风日下,道德沦落。于是也就造成了社会道德的快速滑坡。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仁义礼智信。信者,君子之德,诚者,圣人之本。诚信作为儒家伦理规范,要求服从于忠孝仁义这些纲常伦理规范。这种系于情缘的诚信,就是我们社会细胞日渐缺损的软件。因此如何我们重拾中华传统美德,重建中国人的精神自觉意识,复兴自由文化精神,乃是今天我们国人普遍未尽的道德功课。

由此可见,今天中国在硬件上的亮丽形象并不足以使国人从此傲立于文明世界之林,而只有软件——政治制度的转型和意识形态的更新,才能彻底摈弃与现代文明世界格格不入的专制、封建、独裁乃至国人的种种畸形私欲,才能最终融入世界民主政治的滚滚洪流之中……

力虹(张建红)上诉状

 

刑事上诉状 


 

上诉人:张建红,笔名力虹,男,1958年3月6日出生,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学文化,职业作家,住宁波市江东区宁舟一村5幢7号604室。2006年9月7日因本案被刑事拘留,同年10月12日被逮捕。现被关押于宁波市看守所。 

辩护人:李建强,山东华冠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因本案不服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甬刑初字第20号刑事判决,提起上诉。 

一、上诉人撰写文章批评政府是行使言论自由权和批评建议权,对上诉人做有罪判决严重违宪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上诉人依据宪法的上述规定,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批评控告权,对存在于我们社会的专制、腐败现象提出批评和谴责,这是宪法赋予的基本人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权利!国家既然在宪法中规定了这些权利,上诉人行使这些权利如何就成了犯罪?将上诉人行使言论自由权、批评控告权的宪法权利等同于犯罪行为,这样的判决将置宪法于何地?置国家的司法形象于何地? 

二、判决严重违背法律规定,实属亵渎法治,枉法裁判 

起诉书认定上诉人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虽然指控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但是它毕竟没有说上诉人“罪行重大”,根据起诉书的指控,上诉人应该在五年以下量刑。一审法院却严重违背法律的规定,竟然毫无根据的认定上诉人“罪行重大”,重判上诉人六年徒刑,实在是荒唐透顶,连法律的遮羞布都不要了! 

根据一般的司法常识,没有指控就没有判决,检察院没有认定上诉人存在“罪行重大”的所谓犯罪事实,法院怎么能无中生有的自己认定上诉人“罪行重大”呢?证据在哪里?标准在哪里?难道法院能够一身兼两职,自己指控、自己审判么?如此明目张胆地枉法裁判,难道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的所谓“罪行重大”的认定,既侵犯了公诉机关的指控权,又剥夺了上诉人及其辩护律师的辩护权,实属荒唐之极! 

三、判决书认定上诉人“无中生有,大肆捏造并广泛散布虚假事实,诋毁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以激起他人不满和仇视”的所谓“犯罪事实”,纯属断章取义,歪曲陷害 

第一,判决书没有举出一个证据、陈述一个事实证明上诉人“无中生有,“大肆散布”了哪怕一点“虚假事实”。判决书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 

第二、所谓“诋毁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更是荒唐透顶。上诉人的所有文章都是就事论事地发表评论。没有涉及到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诋毁”? 

第三、认定上诉人的文章能够“激起他人不满和仇视”更是懦弱心虚的表现,上诉人谴责专制、腐败的社会现状,目的是推进社会进步,如果在客观上能够让群众提高民主法制意识,共同促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岂不功莫大焉?又何罪之有?难道人民法院要为专制张目?为腐败保驾? 

四、本人的认识和上诉要求 
本人自始至终、现在也坚持认为,上诉人撰写文章主观上是要促进国家人权状况的改善和民主法治的进步,不是为了煽动什么人颠覆国家政权。客观上可以让更多的人包括国家领导人认识和了解到我们社会存在的严重的专制、腐败现象,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所以,上诉人对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只有功,没有罪!如果说这就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我想问问各位法官,你们要把国家政权当做什么? 
高级法院的法官们,上诉人认为,在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自由民主的前夜,本人的所作所为,都是秉承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所应坚守的那种历史责任和牺牲精神,为国家和民族进言。本人知道,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以牺牲他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的,如果你们坚持要与历史为敌,人民为敌,与世界文明准则为敌,那么,你们就这样下判吧。假若你们还有起码的司法良知和荣誉感,你们应该判我无罪! 

因为我相信,历史不久就将证明我是无罪的! 

此致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张建红 
二00七年三月十九日

力虹(口述记录)的吁请书 
美国总统、国会: 

在被野蛮关押193天之后,今天我被中共以煽动国家颠覆政权罪判了六年重刑,这并不是人类文明社会有光彩的一天。他们置我于死地的全部证据就是我以前写的《中国民主化不靠美国靠谁》等一系列追求自由和呼吁民主的文章在海外网站上发表,并被广为转载。 

1990年上大学期间,我创办民间社团和刊物,被中共打成双非后(非法组织和非法刊物),就开始受到迫害;1989年,我因支持参与6.4,被中共劳教了三年;1999年因支持民主党入狱一个月;2006年我作为总编辑人文思想网站《爱琴海》被中共强行封杀。直到2006年9月6日我被宁波市公安局国安从家中带走,我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独立作家,为了中国的自由和民主已经三次入狱,奋不顾身的整整奋斗了27年。付出了民主国家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代价,如今我的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包括我可怜的妻子、父母亲的身体状态,已经经不起长达六年的刑期,因此,我吁请你们向我伸出强大的援手营救我于水火之中。我殷切的盼望通过你们的救助,让我能在自由的阳光下写作、生活。 

言论自由是全人类的价值观,我愿意以政治避难的方式前往你们伟大的国家,也愿意通过你们的帮助进入第三国。 

国际独立中文笔会诗人、剧作家、时政评论家 
大纪元专栏作家 
博讯通讯网特约记者 
自由圣火网 副总编辑 
未来中国专栏主持人 
原《爱琴海》总编辑 

力虹(张健红) 

2007年3月19日

 

独立中文笔会关于会员张建红被判重刑的抗议声明

 

 

2007年3月20日/独立中文笔会惊悉,本会会员、诗人作家张建红(笔名力虹)于2007年3月19日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六年徒刑。独立中文笔会认为,这个判刑仅仅根据张建红在海外中文网络上发表的批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文字定罪,严重违背了中国早已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保的公民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基本人权,是滥用恶法对张建红履行公民义务和作家职责的严重政治和司法迫害。独立中文笔会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呼吁有关当局纠正错判,立即无条件释放张建红,并保证他在继续羁押中不遭虐待的法定权利。 

今年49岁的张建红是宁波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编辑,曾为宁波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和浙江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捕前为自由撰稿人,自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出版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包括两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电视连续剧。1989年后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劳教一年半,并被撤消各级作协会籍和一切职务。2005年8月创办并担任总编辑的人文网站《爱琴海》在全国知识界中颇有影响,但在七个月后的2006年3月9日被浙江有关部门以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行关闭,曾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此后,张建红以力虹的笔名在海外的几个中文网站上发表了一些批评有关当局的文章,却遭至进一步的打击,于2006年9月6日下午被宁波市公安局拘留。 2007年1月12日,宁波市中级法院秘密开庭审 理张案2个多小时,宁波市人民检查院指控他于去年3月以来在海外中文网站上发表的有关谴责当局压制言论自由并残害法轮功学员、声援高智晟律师发起的维权绝食等62篇文章,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却未提供丝毫涉及“煽动颠覆”的事实证据。现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但也罔顾事实“以言定罪”,并超过检方起诉书指控的量刑范围,在判决书中添加“罪行重大”的武断从而加以重判,实属肆意枉法越权。即使“恶法亦法”,比照高智晟律师发表类似文章数百篇并发起维权绝食被北京法院去年底以同样罪名判处“三年徒刑缓期五年”,宁波法院重判张建红的司法不公也显而易见,实属倒行逆施。 

独立中文笔会在强烈抗议之外,坚决支持张建红不服判决提出上诉,呼吁国际社会和国内外各界人士: 

──谴责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严重践踏中国宪法、枉法越权重判张建红的倒行逆施; 

──要求中国有关当局尽快纠正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建红的判决,立即无条件地释放他,并保证他在继续羁押中不遭虐待的法定权利; 

──敦促中国公检法机关停止滥用“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罪名对异议作家和公民进行政治和司法迫害,立即无条件地释放包括独立中文笔会会员师涛、张林、杨天水、严正学在内的所有因言获罪而遭关押的人士; 

──呼吁中国司法机关废除《刑法》中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违宪恶法条款,以绝有关当局肆意“以言定罪”的法律根源。 

呼吁书请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阁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阁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阁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阁下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长吴爱英阁下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0号) 

注:呼吁书也可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各国大使馆转交 

[书籍下载]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作者:杨健 朝华出版社出版。本书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文革十年“地下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本书以搜集、汇编、归纳有关的“地下文学”十年的资料为主要任务。
本书尽量形像地介绍环绕“地下文学”运动的社会、政治背景,追溯、探寻这一运动的起源和背后的动因。

目录

正文

                      引言
                      第一章、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
                      第二章、最初的地下文艺沙龙
                      第三章、从郭路生、齐群的形式革命到童话诗的泡灭
                      第四章、文革波谷期与白洋淀诗派的产床
                      第五章、“知青歌曲”的泛滥
                      第六章、军中地下文学活动
                      第七章、知青文学
                      第八章、旧体诗词在文革中的复兴
                      第九章、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
                      第十章、文革中命运坎坷的诗人们
                      第十一章、1974年江青集团对“地下文学”的围剿
                      第十二章、爱情文学与性文学
                      第十三章、民间口头文学
                      第十四章、文革中的秦城监狱秘密写作
                      第十五章、丙辰清明前前后后
                      尾声
                      大结局
                      后记

相关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文革小说中的罪与罚
                      文革期间的地下青年诗歌写作
                      奔涌的暗流:文革期间地下诗歌
                      被湮没的辉煌──论“‘文革’地下诗歌”
                      严酷年代的精神证词:“文革”时期牛汉的诗歌写作
                      70年代的诗歌火种
                      朦胧诗潮
                      论“朦胧诗”
                      文革诗歌讲述女性的话语方式
                      黑天的故事──文革时代的地下手抄本
                      历史浮影漫谈“文革”中的“手抄本”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文革”手抄本
                      文革前后四川成都地下文学沙龙-“野草”访谈
                      红卫兵诗歌概说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的基本形态
                      红卫兵诗歌:虚拟战争的写照
                      疯狂的音符:文革中的战斗歌曲
                      “样板戏”的蛊惑
                      样板戏的“禁欲”与样板戏的伪激进
                      从《红灯记》看样板戏与文革意识形态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
                      文革主流诗歌美学的建构和畸变
                      “文革”歌谣(1967—1976)
                      文革时期中小学教科书摘选
                      文革时期毒草及有严重错误影片四百部

请点这里直接下载

陈永苗:以一个人的理由爱上王朔

 

我看到骂王朔的,两眼不用打量,就可以从鼻子里面哼出一种轻视:俗人。只有俗人才有那么大的道德虚火,王朔的兄弟王小波说过,越弱智的人道德感越强。有一个千古颠簸不破的真理就是,道德感是弱者的武器,藏在道德感里面就是拳头和菜刀,说不过就撸起拳头和拎起菜刀。

北京嘴巴上挂着油瓶的侃爷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王朔这样看破了,从大风大浪中走出的。曾经拥有过很多东西,少欲则刚,就不容易急躁上火,可以幽默狷狂,爱咋说边咋说,谁都不鸟。一种是吹牛说大话,其实可能口袋空空,云山雾罩地却把自己吹成款爷,别人不相信或怀疑一下,就和人急。后者与道德感很强的弱者一样。

还有一种弱者,那就是老是把黑暗抗在肩上的“侠之大者”。这种人表明上为国为民,实际上心底的小九九一直在打着,把道德感当作自己谋取名声利益的工具。如果说俗人和吹牛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还值得同情,而这些“侠之大者”是超级害虫。

一共三种弱者,俗人让你轻视或者怜悯,吹牛者让你觉得烦,“侠之大者”让你不寒而栗。

当把一个手指直向他人,另外四个手指却指向自己。只有强者才问自己这个问题:会不会搞错了,会不会伤害别人。弄得自己最后变得说什么都不好,不说也不行,那就调侃吧。强者的心理装着弱者。王朔的心里装着爱、宽容、真诚和一切美好的东西。王朔的心与嘴巴看起来颜色截然不同,一个红一个黑。这样的红与黑,是因为心红而不得不嘴黑。嘴越黑显得心越红。弱者是最自私的,从来不顾及弱者,更别说强者。与心黑嘴红的“侠之大者”比较,把我打破头,我也选择王朔。

只有王朔那样的强者才能让探照灯先扫描自己,因为内心充满着坚强和阳光,没有一点阴霾,并不恐惧扫描自己把自己击倒摧毁了。只有强者才能把自己的一切美好东西与大家分享,因为他自己已经完满得要溢出来,内心深处喜乐平安,自己好也希望别人好,就象你找到了真心爱人,幸福得要翻跟斗,那么必然爱世界中的其他人。

心中有爱和自信的人,是强大的人,才会欣赏王朔。即使王朔用最不堪的言辞给他狗血喷头,他也会哈哈大笑,说奶奶的王朔骂到我心里去了,当给自己造成不利影响别人问到这事,会嘻嘻哈哈了之。然后给王朔打个电话,说狗日的,过来喝一盅。王朔如果看得上,就屁颠屁颠去了。

鼻子里面哼出一种轻视,并且说了王朔一大堆好话之后,我也怕挨砖头。就象王朔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了他对毛泽东的情感一样,我一样申明:以上说的都是我一个人的理由。一个人隐秘体己的理由,或许是抬不到桌子上面来的理由。一个人隐秘体己的理由说出来,仅仅为之辩护,而不是推广之。不敢劝说大家如何。

听说海伦回来过

 

他们谈起过海伦那绝世的美——诗人终生辛劳用韵文打造的美,只为她的顾盼一下子给推翻;早已被岁月冷却的热血,仍要激情而结巴地将她咏赞。当露水洒下睡意,她的美让人宁静——如尼西亚的三桅船,航行在飘香的海上,将倦于漂泊的船员送回故乡。而一场休憩若是太久,诗人的心却要卷起风暴。如同生活安逸的老年海员,夜晚梦着桅缆晃动,梦着大海一片蔚蓝将自己召唤——爱伦。坡笃信着她的美,怒海上漂荡,“你典雅的脸庞,你的鬈发,你水神般的风姿带我返航。”回到希腊与罗马昔日的辉煌。找不到那业已消失的岛,就永远不要抛锚。

可是,你,海伦,一个为荷马吟唱过的女人,生活也似乎是一场英雄的梦,璀璨着转眼退场。属于你的一切,火焰上的火焰,海洋下的海洋,王座接着王座,你那高傲与孤独的神秘,已经浅浅的睡了。山巅水涯,谁还念着你的名字。男人为了芝麻琐事,会喧嚣、蛮横的戏谑,不再挂念我们经过荒蛮竞赛、历尽惨痛时光而赢得的美人;不再过问完美的爱和你怀中被击败的第一个男人。即使他们穿上有翼的鞋子,飞去你高入云端的城楼,见着你与男友散步,也只不过和其他特洛伊的男男女女一样,开个玩笑,讪讪而过。

当希腊的舰队碇泊在奥利斯港,头领与国王坐在帐篷里会商,准备着攻下特洛伊,以武功为自己创建辉煌的业绩。他们各有所图。而千百艘艨艟之首,英雄普罗台希劳斯的战舰却第一个冲向海岸——他的血首先染红特洛伊的海滩。那是特尔菲的神谕预言:带头在特洛伊海滩登陆的人,活不成。如同生命中最初的苍老——第一场等待,第一次悸动,必是换来惨淡的伤痛。这是属于你的时代,海伦,仿佛单凭爱情就决定了人生的一切。我们眼看着普罗台希劳斯倒下去,眼看着他的妻子雷奥德迈娅为追随丈夫,自愿赴死。她吁求上苍把丈夫还给自己,如华滋华斯诗中所言,“祈求者热烈的爱中充满信仰/她一边说一边把手举向苍天……”世上再寻不到雷奥德迈娅与普罗台希劳斯,他们就像两张秘密谈论爱情的扑克——红心皇后与黑桃杰克,永远属于你那早已遗失的时代的某一套牌。除了你,谁还会注意到,多少年来,海尔斯邦德山坡上,从雷奥德迈娅为之而死的那人墓上,长出的那丛树。它们盘桓着向上生长,长到足够高的地方,只要望见你特洛伊的残垣,一望之下,高高的树顶又会枯去。如此枯荣不止。

华滋华斯在诗歌里赞颂他的美人,“世上最美的一切中,有我的爱人”,“你的美是你人间的嫁妆!”他不知道,海伦,人间的一切才是你的美的嫁妆。时间把万物举到唇边啜饮,唯独面对你的美,它一再举起却又放下。你可曾梦回特洛伊,想望那样的图景:你站在特洛伊海滩上——生命一度壮怀激烈,鲜血曾在这里流成河——此刻,是美好的黄昏,宁静而晴朗,巨大的落日平静地缓缓下降,海面上的天穹温和慈祥。你凝神细听,这一片汪洋仿佛苏醒已久,发出无休止雷似的轰鸣,中间还夹杂熟悉的特洛伊的声响。难道那古老的辉煌又回来了?你转头望,颓垣断壁依旧,残碎的阿波罗神像在落日下幽幽地叹息。万物都在衰落,皆如特洛伊的消亡——曾经有过英勇的军队、将领和预言家,繁华的港口和遍布海上的船只。但城市被围,终年战乱,它的城市空了,人口已离散,它的丰收的土地无人管,使命被遗忘,语言已消失,一种乡村土语高居在无人攀援的山上。

我想起在酒神剧场遗址起舞的伊莎多拉。邓肯,“穿上鹿皮衣衫,镶上雪白的饰边,/就像我们一样,让它在风中飞翔。”她熔岩般的热情,翩翩舞姿,可曾惊醒狄奥尼索斯和他沉睡的女祭司们?而他们醒来,这世界早就变了模样——沉重的巨石已坍塌,却是一个纤柔的舞蹈精灵在如火苗般攒动。我记得邓肯谈论爱情的话:“现在,我淹没着我的情人,就像大海淹没了一个冒险的游泳者,用汹涌澎湃的波涛,围住他,旋转他,缠裹他。”那也像你,海伦。她以波澜壮阔的大海,你以熊熊燃烧的特洛伊……

叶芝拾掇着那些遗失的美,是皇帝在溃军中扔进了暗池的皇冠,是做着梦的女人在地毯上用银丝编织的肥了蠹鱼的爱情故事,是昔日乌发中的玫瑰,是捧在手心里的冷百合。云似的烟悠悠升起,诗人的眼睛没闭,还看得到你——“看哪!壁龛似的明亮窗户里,我看见你站着,多像尊雕像,一盏玛瑙的灯你拿在手上!”——你所有颤动的头发,仿佛就在眼前,如此真实。

我们做过太多的梦,把梦都做累了。为何偏偏对你的美还那么执著。海伦,你回来过么。你来之前我们称过时间:它有时重有时轻;当你离去,一种空虚感成为压倒一切的重负。海伦,你回来过么,带着从苍白的时间之火中传来的号角声,将更古老的狂想之箭落在爱你的人骨髓之间?海伦,你回来过么,挟裹着那爱情决定一切的时光?——我们纳罕,难道还有第二座特洛伊城供你焚烧?——还是说,那每一个泪下潸然的爱情世界,那每一座摇曳相思路上的情人心,便是你再度焚起的特洛伊?

村上春树翻译名著全新演绎《漫长的告别》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翻译美国小说名著成了他近期展现文学才华的又一大亮点。继去年岁末推出《伟大的盖茨比》之后,村上最近又翻译出版了雷蒙德·钱得勒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TheLong Goodbye)。日本评论界称赞村上版《漫长的告别》较之半个世纪前的译本,以全新方式赋予了原著都市文学新的内涵。

雷蒙德·钱得勒是美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以创作冷酷而又有文学味的硬派侦探小说著称,其代表作《漫长的告别》曾获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爱伦坡奖。小说写的是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蓝诺斯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马洛相遇,两人之间发展了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早在50年前,翻译家清水俊二就将这部作品译成了日语,清水版《漫长的告别》一直以来被众多的读者誉为“名译”。

日本文艺评论家池上冬树在对照原著仔细阅读了两个译本后认为,清水的翻译风格属“简约派”,往往三个形容词只译其中之一,或是跳过数行,直接进入下一段,但他的译本语感特别好,让人忍不住想读出声来;村上则用类似于文学创作的翻译方式,将每一个词语的含义都认真地演绎出来,作为硬派侦探的主人公在他笔下成了一位冷静的观察者,从而赋予了原著都市文学的全新内涵。池上冬树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村上春树的翻译“格外精密”。比如“queen”一词,清水俊二将其直译为“女王”,而村上则译出了其指代女同性恋者的深层次含义。池上冬树说:“村上对原著背景的理解显然更进了一步。”

村上版《漫长的告别》首印数为10万册,随着此书的发行,日本全国1500家书店也跟风办起了“钱得勒读书节”,这位已故美国作家的作品一时间成了书架上的新宠。

村上在后记中将《漫长的告别》定义为“准古典小说”,称钱得勒的作品影响了纯文学的世界,“至少对我的影响极大”。有评论认为,村上的作品如《寻羊冒险记》,感觉上很像美国的硬派侦探小说,主人公的对白就好像是从钱得勒的小说中抽出来的一般。

 

独立中文笔会关于会员张建红被判重刑的抗议声明

2007年3月20日

独立中文笔会惊悉,本会会员、诗人作家张建红(笔名力虹)于2007年3月19日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六年徒刑。独立中文笔会认为,这个判刑仅仅根据张建红在海外中文网络上发表的批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文字定罪,严重违背了中国早已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保的公民言论和出版自由等基本人权,是滥用恶法对张建红履行公民义务和作家职责的严重政治和司法迫害。独立中文笔会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呼吁有关当局纠正错判,立即无条件释放张建红,并保证他在继续羁押中不遭虐待的法定权利。

今年49岁的张建红是宁波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编辑,曾为宁波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和浙江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捕前为自由撰稿人,自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出版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包括两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电视连续剧。1989年后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劳教一年半,并被撤消各级作协会籍和一切职务。2005年8月创办并担任总编辑的人文网站《爱琴海》在全国知识界中颇有影响,但在七个月后的2006年3月9日被浙江有关部门以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强行关闭,曾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此后,张建红以力虹的笔名在海外的几个中文网站上发表了一些批评有关当局的文章,却遭至进一步的打击,于2006年9月6日下午被宁波市公安局拘留。 2007年1月12日,宁波市中级法院秘密开庭审理张案2个多小时,宁波市人民检查院指控他于去年3月以来在海外中文网站上发表的有关谴责当局压制言论自由并残害法轮功学员、声援高智晟律师发起的维权绝食等62篇文章,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却未提供丝毫涉及“煽动颠覆”的事实证据。现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但也罔顾事实“以言定罪”,并超过检方起诉书指控的量刑范围,在判决书中添加“罪行重大”的武断从而加以重判,实属肆意枉法越权。即使“恶法亦法”,比照高智晟律师发表类似文章数百篇并发起维权绝食被北京法院去年底以同样罪名判处“三年徒刑缓期五年”,宁波法院重判张建红的司法不公也显而易见,实属倒行逆施。

独立中文笔会在强烈抗议之外,坚决支持张建红不服判决提出上诉,呼吁国际社会和国内外各界人士:

──谴责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严重践踏中国宪法、枉法越权重判张建红的倒行逆施;

──要求中国有关当局尽快纠正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张建红的判决,立即无条件地释放他,并保证他在继续羁押中不遭虐待的法定权利;

──敦促中国公检法机关停止滥用“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罪名对异议作家和公民进行政治和司法迫害,立即无条件地释放包括独立中文笔会会员师涛、张林、杨天水、严正学在内的所有因言获罪而遭关押的人士;

──呼吁中国司法机关废除《刑法》中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违宪恶法条款,以绝有关当局肆意“以言定罪”的法律根源。

呼吁书请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阁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阁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阁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阁下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长吴爱英阁下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0号)

注:呼吁书也可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各国大使馆转交

郭永丰:力虹被重判六年,鲁讯就应抢决

 

据天网报道:3月19日下午15点,宁波中级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一审宣判浙江作家力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这是发生在中国的又一次言论自由权利被无情剥夺,严重践踏中共自己《宪法》,对所谓”和谐社会理念”的嘲讽。

于是,这也使笔者想起曾经被毛泽东赞扬为骨头最硬的文人斗士,当年帮共产党打江山的鲁讯先生来。如果鲁讯先生有幸活到现在,还依然像他当年骂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专制政权一样毫不客气,丝毫没有奴颜婢膝的话,按照给力虹先生的判决,就一定是死刑了,要被立即枪决的。

因为鲁讯先生当年所写文章,与今日的力虹先生所写文章,在文笔方面比较,其犀利、尖刻程度一定是有过之无不及。虽然他们同样都是反独裁专制政权的,都是为所有人谋永福的。也许在为所有人谋永福方面,鲁讯先生还远没有今日力虹先生所看到的那么深刻、全面和清醒。因此,他的反专制是非常模糊的。尤其当中共行反专制是虚,搞真正新独裁专制最实际时,鲁讯先生竟然就没有在当时及时识破,而彻底揭穿之,还继续帮其宣扬着要大力推翻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一切的,结果又怎么样哩?

很明显,如果在那时,鲁讯被国民党政府所抓捕的话,也许也被这样判刑的,但绝不会这么严重,也决不会如同今日中共当局一样丝毫不讲法理、公德、人性或任何天良的。这真匪夷所思啊!

直到今日,当我们再次翻开历史,看鲁讯所写很多文章时,觉得鲁讯这人极不理性,或比较客观地看问题,而是很多文章都是胡说八道,乱骂一通,这如果遭遇现在的社会时,就看着这样一种写作的方式,也会被今日中共政权治以死刑的。而力虹先生所写文章,虽然语言有些激进,但基本依据的都是客观事实,真正属于过头的话绝对不是很多,作为坚持理性战斗的力虹先生,绝没有犯有这种低级错误的,但是,他却遭遇到了如此毫无人性与惨无人道的惩罚。

并且,今日之力虹先生,论起地位、名气和影响力,那是与当年就号称文化斗士的盖世名人鲁讯无与伦比的,但他们的遭遇,却是如此天壤之别,反差太悬殊了。

可是鲁讯先生在当时却很幸运,尤其在英租界的庇护下,竟然就没有坐过一天牢,当共产党坐天下后,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还依然被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圣人受到亿万人民的顶礼膜拜。由于毕竟是由中共独裁专制政权的创始人和鼻祖毛泽东亲自树立起来的文化楷模和典范,所以便一直受到无论更替了多少代的共党政权的鼎立支持和大加吹捧,同时也受到亿万被麻痹和愚昧着的人群的凑热闹。

如此比较下来,鲁讯真是太幸运太万幸了。而作为同样骨头也是最硬的当今中国新文化的战士——力虹先生,由于所生时代毕竟不同,尤其没有受到像当年如同英租界一样的坚强庇护时,却要遭遇如此的大倒霉了。

200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