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吴岳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采访整理:张英

莫迪亚诺是犹太商人的儿子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父亲阿尔贝·莫迪亚诺是意大利的犹太商人,母亲路易莎·科尔帕安是比利时籍喜剧演员,他们于1942年在巴黎结识,为了避免“莫迪亚诺”这个犹太姓氏给孩子带来麻烦,就让莫迪亚诺兄弟俩皈依了天主教。

莫迪亚诺的父亲经常在外面走私,母亲也不时外出演戏,他惟一的哥哥又过早夭亡,因此他的童年十分孤独。长大以后,他被天主教徒视为犹太人,又被犹太人看成天主教徒,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但是他性格坚强,很早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决心成为继蒙田、普鲁斯特和塞利纳之后法国最伟大的犹太作家。

莫迪亚诺的小说大多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占领时期为题材,但他并不直接描写战争,而是借用战争时期的阴郁气氛来反映当代的社会现实。

《星形广场》(1968)的主人公是个犹太青年,他从法国逃到以色列,却依然无法摆脱法西斯的阴影,最后在巴黎凯旋门前的星形广场被处决。在德军占领时期,犹太人必须在胸前佩带黄色的星形标志,因此“星形广场这个标题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小说出版后获得了两个大奖,使莫迪亚诺一举成名。

《夜巡》(1969)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双重间谍,同时为盖世太保与抵抗运动效劳,在进退两难的处境中犹如惊弓之鸟,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环城大道》(1972)的主人公17岁时看到父亲的一张照片,于是出去寻找,但是父亲身份不明,整天惊慌不安地东躲西藏。他弄不清父亲到底是个走私犯,还是被盖世太保追捕的犹太人。最后他在父亲被捕的时候挺身而出,结果两人一起被关进了监狱。

《忧郁的别墅》(1975)写一个青年由于害怕打仗而跑到瑞士,与一对男女形成了三角关系;

《户口簿》(1977)的主人公只有20岁,却在回忆他出生以前的占领时期的生活。

《暗店街》(1978)是莫迪亚诺的代表作,主人公是一位患遗忘症的侦探,他把自己的前半生忘得一干二净,后来到一个私人侦探事务所里当了八年侦探,依靠种种蛛丝马迹,逐渐回忆起了自己在占领时期的遭遇。小说蕴含着寻找自我的哲理,出版后获得了龚古尔奖。

莫迪亚诺从80年代以来继续发表小说,主要有《青春》(1981)、《八月的周日》(1986)和《童年衣帽间》(1989)等,其中的主人公不再追寻自身存在的意义,而是以怀旧的情调来回忆过去。例如《青春》写一对35岁的夫妇,他们在平静幸福的生活中,也会偶尔回忆起黯淡无光的青春和生活无着的困境。《八月的周日》写主人公和他的情人在度假胜地尼斯双宿双飞,但她佩戴的一颗南十字钻石,却令人联想到稀世珍宝常常给主人带来的不幸,故事的扑朔迷离给读者留下了随意联想的余地。

他在90年代后发表了《结婚旅行》(1990)、《马戏团路过》(1992)、《来自遗忘的深处》(1996)、《陌生的女人》(1999)和《小首饰》(2001)等小说,依然保持了回忆的风格。例如《来自遗忘的深处》写50岁的主人公遇见30年前的情人时回首往事:他从另一个男人手里把她夺过来,然而她却跟一个富翁结了婚。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苦涩的回忆,最好把它们全都忘却。

莫迪亚诺没有介入“五月风暴”等政治活动,以及当时关于哲学和文艺方面的争论。他埋头创作以二战为题材的小说,而他作为犹太人的特殊境遇则为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他在吸取了现代派小说一些手法的同时,保持了语言简洁、文笔流畅的特色,形成了虚实相间的风格,读来扣人心弦,因而在新小说衰落的70年代得以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很多法国作家不是法国人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通常都是世界著名的大作家,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著名的作家先后去世,大家对获奖者就逐渐不太熟悉了。勒克莱奇奥最早的作品是1963年发表的,早在70年代就已成名,至今仍笔耕不辍,已经40多年盛名不衰,因此他的获奖应该并不出人意料,不会引起太多的争论。

他在2006年还出版了小说《乌拉尼亚》,这是一部幻想小说,描写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组成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委员会”,把《乌拉尼亚》评选为法国2006年度最佳小说,并在2007年翻译成中文出版。勒克莱齐奥获奖之后非常高兴,今年1月份来北京出席颁奖典礼,并和在京的法国文学专家进行了座谈。

他今年68岁,我说他身体很好,问他何时退休。他说作家是不退休的,要写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比作耕耘的农夫,给人非常朴实谦虚的印象。他不喜欢大都市的喧嚣,经常离开法国到墨西哥、巴拿马等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生活和写作。他喜欢到那些地方去,当然跟他的祖先有关,因为他的祖先是从法国移居到非洲毛里求斯去的,他的祖父还是岛上的法官。他的父亲是英国人,后来遇到了他的来自巴黎的母亲,他们回到法国的尼斯结婚,勒克莱齐奥就是在尼斯出生的。

从文化方面来说,巴黎实际上是一个最善于吸收和包容外来文化的城市。从卢梭开始,巴黎就成为很多外国作家向往的地方。许多人以为卢梭是法国人,其实他出生在日内瓦民主共和国,他的身份是日内瓦公民。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瑞士,日内瓦是先并入法国,后来才从法国并入瑞士联邦的。

卢梭29岁的时候来到法国,是法国第一个来自国外的名人。20世纪50年代的荒诞派剧作家都是外国人:尤内斯库是来自罗马尼亚,阿达莫夫来自亚美尼亚,贝科特是自爱尔兰,他在1969年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到了当代,大家熟悉的移民作家有来自捷克的昆德拉,来自中国的程抱一等。

文学跟政治不一样,政治上大小国家应该一律平等,文学上则不可能,国家太小不利于文学的发展。比如爱尔兰有很多作家,要发展就必须到伦敦去,像叶芝等著名的英国文学作家都是爱尔兰人。

同样,法国有非洲等很多殖民地作家,他们只有在法国才能得到发展。移民作家中有许多是流亡作家,他们的命运远比法国本土的作家要艰苦和曲折,因此能够奋斗成功的都是比较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能深刻地揭露和反映现实,其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法国人借鉴的地方。

总体来说,移民作家需要到法国去大显身手,而法国也需要外来文化的补充,这些移民作家正是起到了增强法国文学活力的作用。所以勒克莱齐奥获奖之后,有些法国人说他有异族的血统,其实即使他是异族也不应该受到排斥,何况他的根还是在法国的。

法国是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

我们不能说哪个国家的文学比最优越,但法国文学无疑是是第一流的,这是它从17世纪以来就保持的优势。法国面积不大,不如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也没有我们这么悠久,但是它的文学为什么这么出名?这跟世界的近代历史有关。

我们中国有过辉煌的盛唐时期,法国是在唐朝末年才建立的,但是从近代来说,东方落后了,那时还没有美国,只有欧洲最为发达,而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法国,文化最灿烂的也是法国。法国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化,在欧洲统治了两个世纪,在其他国家的上流社会里都以会讲法语为荣。

直到19世纪,雨果的浪漫主义,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左拉的自然主义,都对整个世界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拉虽然过早去世,但是他提倡的自然主义文学一直传播到拉美、日本和中国。象征主义等诗歌流派也是如此。

法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大作家。在20世纪上半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就有罗曼·罗兰、法朗士、纪德和莫里亚克等,他们都是现实主义作家,影响很大。20世纪下半叶获奖的都是现代主义作家,例如1957年获奖的加缪,1964年获奖的萨特,1969年获奖的贝克特,1985年获奖的新小说派作家西蒙等。

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数来看,法国是最多的,说明法国文学在20世纪仍然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起来看,法国往往是新的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法国人喜欢新奇和时髦,但是一种新的思潮产生以后,也许没有多久就被更新的思潮取代了,但是法国产生的思潮和流派却会在其他国家里存在下去。比如左拉倡导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在法国没有几年就解散了,后来在其他国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巴黎是时髦之都,是其他城市仿效的榜样。新小说派的领袖罗伯·格里耶长了一脸大胡子,人家都认识他,但基本上都没有看过他的书。中国翻译了他的书,但是除了翻译者和研究者之外,老百姓一般是不会阅读的。罗伯·格里耶自己也明白,他在中国比在法国还有名,是因为中国人把他当成了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水,当成了一种潮流的品牌。法国就是产生这类潮流的地方。

从法国本身来说,50年代流行的新小说派和荒诞派戏剧达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后来的法国文学就好像进入了低潮,进入了一个没有中心和旗帜、没有流派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后现代时期吧。从杜拉斯1984年的《情人》开始,法国文学、特别是法国小说进入了一个通俗化的时期,每年都有畅销的通俗小说书出版,现在旧的潮流过去了,新的思潮和流派尚未形成。老一辈的大作家先后去世了,新的大作家还有待产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法国人需要得奖增加自信

法国人很高傲,虽然得了很多奖也不一定满意。他们总是觉得法国文学最优越,隔几年就应该得奖。1964年萨特获奖,一直等了20年没有获奖,法国人就很着急了,觉得人家对法国文化不够重视。不过话说回来,法国文学现在即使不再是唯一的中心,但相比之下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中心。

以前法国绝对是欧洲的中心,它的文化是毫无疑问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后来美国强大了,英美文化开始侵入法国。在欧美文学传入拉丁美洲之后,拉丁美洲又产生了本土的魔幻现实主义。日本文学各种流派混杂,也有一定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老庄学说和《易经》在国外影响很大,但是当代的作家作品影响并不大,主要是中国与世隔绝了很多年,中国的作品不能够及时和完善地翻译出去,因此人家都不了解。

高行健得奖的原因之一,就因为他是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委员马悦然是朋友。他写《灵山》的时候,一边写,马悦然就把它译成瑞典文,所以评委都看到了。评委都不懂中文,看不懂中国其他的小说,也许就以为这是中国最好的小说了。

法国作家得诺贝尔奖最多

普吕多姆1901年得到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诗歌领域中的自然主义作家,在自然主义流行的时代获奖并不奇怪。1904年获奖的是法国诗人米斯特拉尔,他是用法国方言写作的著名诗人。诺贝尔奖刚开始颁发的时候,评委们对全世界的文学不是很了解,或者抱有一些偏见,因此偏重于法国等西欧国家,像俄国的托尔斯泰等大作家都未能获奖。

1915年罗曼·罗兰获奖,当然是由于他的《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巨大影响,但与他的反战立场也是分不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很多国家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去,包括社会党都是支持战争的。罗曼·罗兰挺身而出,号召各国青年团结起来反对战争。他不顾法国民众对他的误解,在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盛行的时代里孤军奋战,正因为如此才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21年法朗士获奖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1920年12月,法国社会党分裂,法朗士加入了刚刚成立的法国共产党。他为法共捐款,法共认为这是他入党的具体行动,而他也并未否认。当然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继承了拉伯雷和伏尔泰的传统,用幽默动人的文笔写出了许多动人的小说,就年龄和成就而言已经成为法国文坛的泰斗。1927年哲学家柏格森的获奖,主要是他的文笔非常优美,再说他的关于生命冲动论的哲学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

1937年获奖的马丁·杜加尔,是因为他从1920年开始,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反战巨著《蒂博一家》。这部小说的艺术性不是很强,但是通过两个两个资产阶级家庭的没落过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讴歌了青年一代的反抗精神,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具有特别重要的反战意义。

纪德是著名的同性恋作家,以惊世骇俗的作品著称于世。苏联在1936年邀请他去访问,他回来又反对苏联。他在《伪币犯》中采用了小说套小说的笔法,实际上为在文学上现代主义小说开辟了道路,总之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非常出名。1947年,本应获奖的瓦莱里去世了,当时纪德年纪也很大,评委们鉴于前车之鉴,就把奖颁给了纪德。莫里亚克是1952年获奖的,他的作品主要反映资产阶级家庭,他早在20年代就出名了。

1957年,在瑞典国王的弟弟古斯塔夫亲王的推荐下,年仅44岁的加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1951年发表了抨击苏联的《反抗者》,与以萨特为代表的左翼集团进行了一场大论战,所以他获奖之后非常孤立,就到乡村去隐居,后来死于车祸。萨特和加缪一样是当时法国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50年代末以后已很少写作,但是在1964年发表了一个回忆自己童年的《词语》,由于文笔优美而得到一致好评,当年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谢绝了。

新小说派的领袖是罗伯·格里耶,他在新小说派衰落之后就不写小说,去拍摄影片了,《去年在马里安温泉》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奖项。据说本来应该是他获奖的,结果他到瑞典去,有关方面结果为了表示欢迎而举办了关于他的电影回顾展,他的影片里有很多色情镜头,引起了瑞典人的反感,结果诺贝尔奖就颁给另一位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了。

就法国的华裔作家来说,高行健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据我所知,在法国影响较大的是程抱一。他用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的理论,向法国人介绍了中国的诗词和绘画,很受法国人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中法文化的交流,因此才当选为法兰西文学学院的院士,也是法兰西学士院从1635年成立以来第一位华裔院士。

诺贝尔文学奖每年只有一个,因此必然有许多大作家未能获奖。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应该是传奇般的作家马尔罗了。他往往是在刚要获奖时就错过了。例如1947年,为了照顾年老的纪德,就让他等一等。到了1958年,他当了戴高乐政府里的文化部长,而评委会又因为曾颁奖给丘吉尔而引起不满,所以决定不再给官员颁奖,于是马尔罗再次错过了机会。后来也许是为了弥补吧,他的遗骸被安放在先贤祠里,是20世纪唯一享此殊荣的作家。

从一个世纪以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来看,大致能反映一百年来法国文学思潮的变迁,至少能从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出这一变化的轨迹。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最重要的作品当然是反映世界大战的现实主义作品。到了20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文学占了优势,得奖的就是加缪、萨特等。后来有移民作家获奖,勒克莱齐奥是法国人,但他也认为自己有异族的血统,说明法国文学中外来文学的比重越来越大了。

来源:滕讯文化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