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预言】我们这一代一些人,应该有机会见到三大革命性、奇迹性的变化。其一是社会大转型,从野蛮转向文明,从极权转向自由。无论是转向王道自由还是民主自由,都是大转型。大转型前期,或会有一次邪恶大淘汰。一些罪孽深重、恶贯满盈的邪恶分子将会毁灭于刑杀、仇杀、兵杀和各种人祸天灾意外事件。其二是智能大爆发。AL发展越来越快,人类获得AL加持,智能提升将超速和加速度。其三寿命大增长。很多人再活五百年不是梦。有些人再活千万年乃至永生,也是可能的。上述三大变化,快则十年内,慢则二十年。 

 【警世钟】为了保持和深化社会原子化状态,马帮方法手段无穷无尽,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管齐下。剥夺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信息自由、教育自由,打击见义勇为,压制民间慈善,放纵相互投毒,鼓励各种告密,对网络和微信群严加限制等等等等,关键目的之一,就是不让正人君子有志之士声气相通、意气相投而影响社会,不让人民互帮互助、和谐友好而团结起来。只有社会道德崩溃,人民普遍堕落,互为地狱,才有望持久保持和不断深化社会原子化状态,以维持极权主义的持久稳定。通俗地讲,相互坑蒙拐骗的愚民刁民贱民暴民最方便特权统治。在这个意义上说,反对仁义道德的蒙启派,教人不要做好人的王朔们,最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无论主观意愿如何,它们都是极权主义的三帮,即使常常批判异议,也是小骂大帮忙。2025/8/30 

 【民族主义要不得】云天厅友言:“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让民族主义绑架中国,再让儒家驯服民族主义”东海曰:这是外行于政治的想当然。民族主义是一种邪说邪路,一旦泛滥必然成灾,一旦走上就会产生政治惯性和路径依赖,回头大不易。就像吸毒,吸之容易戒之难。君不见,纳粹、日寇、俄罗斯都是民族主义作祟,以害人始、以害己终。元朝、清朝的民族主义倾向都很严重,始终没有被儒家驯服。最后元朝亡于蒙古主义倾向,清朝亡于满族主义倾向。清朝如果没有满族主义倾向,不难及时成功转型为君主立宪制,后来一切都将大不一样。另外,民族主义作为集体主义之一种,特别容易以邪引邪,招引爱国主义、虵秽主义及各种民粹主义邪说。 

 【儒家不是民族主义】常有人说儒家是民族主义,看朱成碧,严重错误。主义即主体、本位、第一位义。儒家政治是民本位,不是民族本位。一字之差,性质大异。说儒家是文化民族主义,也要慎重,要与民族主义严格区别开来。如果将将文化民族主义定义为:强调民族文化认同和传承,通过文化手段来维护和促进民族认同。可以方便说儒家为文化民族主义。但必须明白一点,儒家虽然最早出产于中国,主要实践于中国,但具有至高无上的普适性,普适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也普适于一切民族。盖儒家文化是仁本位。只要是人,就有仁性,就适合仁义之道,仁义之道就是人类最高普适价值。 

 【所知障】所有三非性思想和非中道学说,都会产生所知障。三非性指非正常、非正确、非正义,非中道指所有外于仁义之道的学说。三非性程度越高,所知障就越严重。君不见,百年来无数人受尽反儒主义、极权主义的害,很多反儒派崇马派一辈子苦难深重,老来依然对儒家恨之入骨,对马家痴心不改。这就是所知障作祟。反孔反儒和马列主义思想已经深入骨髓,不死不休。他们不仅不见棺材不落泪,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反而认为反儒反得还不够,甚至认为崇马崇得不到位。故吾尝言,百年来很多人是被歪理邪说害死的,也是自己蠢死的。这种思想道德之蠢,就是所知障造成的。 

 【正名】百年来很多人的自由追求具有口头性,口头上把民主自由的口号叫得山响,实际上既不明自由之真义,更没有自由之真心,根本不尊重他人的自由权。一些所谓的自由派,搞个思想性微信群都不能维护群员的自由。还有很多人是借民主自由之名而行民粹集权之实,追求的是自己权力范围内无法无天的自由。它们手中略有权,就热衷于、致力于侵犯和剥夺他人的自由。这些口头民主派自由派,应该正名民粹派或极权派。 

 【科学主义批判】以科学反儒学,反对儒家道德学和政治学,文不对题,却是肇端于五四而泛滥成灾的一大恶习,是科学主义作祟。科学当然非常重要,但本身不能主义化。科学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哲学基础,确信其能解决一切问题,并将自然科学方法论应用于道德、政治等等领域,视之为唯一有效的认知手段。科学主义之父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就主张将自然科学方法推广至社会学等领域,强调可验证性和经验证据。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指出,科学主义试图以客观科学方法取代人文学科的主观研究,是一种认知局限。注意,人世间知识万类纷繁,概乎言之可分为三种:道德知识、政治知识和科学知识。儒家内圣外王二学,所承载的就是最中正的道德和政治知识,也可以方便称为道德科学和政治科学,但与自然科学性质不同。立足于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认知和衡量儒学,必然看朱成碧,指儒为马。 

 【最正确的道路,最伟大的事业】儒宪,论文化形态为中道宪政,论政治形态为王道宪政,论制度形态为礼乐宪政,论文明形态为中华宪政。儒宪的基本原则是十六个字:敬天保民,以民为本,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怎样让这个原则得到最好的制度落实,怎样的制度才能让这个原则得到最好的落实?在宪政制度全民通过付诸实践之前,具体制度设置是开放性、开发性的,只要是中国人,都有建议和构思的自由。原则上要广泛深入吸收古今中西一切制度精华为我所用,特别是上古禅让制、传统君主制和西方民主制的精华,应该在儒宪中融为一体。儒宪作为儒家破天荒的政治愿景和制度构想,既非一家之言,更非一家之事,而是事关儒家事业的复兴、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所有中国人民命运的事业,是当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此梦继往开来,开启的是史无前例的中华文明新一轮的辉煌。此梦的圆成,有赖于广大有识有志之士群策群力,共同研究探讨,献计献策,从而不断完善其理论建设,扩大其思想影响。全中国有志者有德者携起手来,早日将中国推上中华特色的宪政大道。 

 【民意即天意~君权民授论】儒家说君权天授没错,但不能泛说,必须强调一点,在在主权问题上民意可以完全代表天意,民意就是天意。《尚书泰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就是此意。所谓君权天授,实乃君权民授。关此,吾有《主权在民论》详论之,兹不赘。不过,在家天下时代,君权民授之王道原则未能落实为具体的民选制度,这是一大历史的局限性,有赖于现代儒家和政治家突破之。东海无数次强调,未来新礼制要借鉴吸收西方民主制精华,其选举制度就是要借鉴吸收的关键点。公天下王道理所当然要将三权原则落实到礼制中去。三权原则,一主权在民,主权领域民为主,民意最大;二治权在君,治权领域君为主,君主最大;三教权在儒,教育领域儒为主,儒家最大。 

 【警世钟】马哲关于内外因的说法,单独拿出来非常正确。马哲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本根据外因是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百年浩劫就有内外二因,其中内因是决定性的。内因包括文化、道德、政治、制度等等,又以意识形态为最。民国时期,反儒主义、民粹主义导致内乱蔓延,外寇深入;马邦时期,反儒主义、马列主义导致内斗不断,人祸连绵。反儒崇马的意识形态,就是万恶之源万罪之根,是百年浩劫的根本因。百年浩劫,是政治之祸,更是学术之祸。注意,马哲将内外因的说法粘贴在唯物主义概念上,其实不属于唯物主义。物本位哲学根本开不出来这种正知见。关此,东海有旧作详析之,兹不赘。 

【谁在开倒车?】常有五四遗孽骂儒家开历史倒车。殊不知,反孔反儒才是最严重而根本性的开倒车。五四派通过反儒主义、唯物主义、集体主义、民粹主义等四大邪说,始而让中国去儒家化、去中国化,继而让中国反中国化、反文明化,逆文明潮流而动。一百多年的倒车,让中国倒回焚书坑儒的暴秦时代,甚至退到远古蛮荒时代。儒家传承的道就是由孔子集大成的历代圣王相传的中道,反孔反儒反掉四书五经反掉中道王道,岂非退到三皇五帝之前去了?如果说三皇五帝之前是丛林,极权主义则是监狱,比丛林更野蛮和黑暗。 

 【文明的方向】在文明和野蛮的历史性拉锯战中,文明的方向才是人类正确的方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文明的高地必是大多数人不言而喻的向往之地,是人才和财富不约而同的流向之处。哈耶克有句名言:“如果允许人类自由迁徙,那么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哈耶克认为,人群自发选择的目的地往往具备更优越的政治制度、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这种流动本身即体现了人类对文明的自然向往和选择。类似的表述还有:“人人都逃离的地方,不是地狱也是监狱;人人都向往的地方,不是天堂也是食堂。”儒家也有类似的思想。《穀梁传·庄公三年》说:“其曰王者,民之所歸往也。”《韩诗外传》说:“王者何也?曰:往也。天下往之谓之王。”王者指圣王,意味着王道政治和中华文明。王道之国,天下归往。此言亦隐含自由选择之意。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就是王道,众星共之与天下归往异曲同工。孟子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圣王立身最为中正,自能赢得天下归附。曹操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就是圣王。 

 【五四】无论追求的是王道还是民主,都必须清算五四。五四新文化运动原定义是,1919年前后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口号,旨在反对封建传统、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的启蒙运动。东海曰,这个定义完全错误。正确的定义如下:所谓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孔反儒反华反常、导致思想混乱、文化蒙昧和道德败坏的民粹主义反文化运动。所谓民主其实是民主主义,所谓平等其实是平等主义,所谓科学其实是科学主义,都属于民粹主义范畴。反华包括反对中道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之精神。五四精神不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是误国、反华、反动、民粹。五四反文化运动为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扫清了思想文化和道德障碍,最后让马列主义成为主导思想。 

 【东海律】反孔反儒的社会,必然是逆淘汰的社会。越是反常、反华、极端而邪恶的人物和势力,越容易得到知识分子和普罗大众的支持拥戴,越容易成长和成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民众支持的就一定是好东西。注意,这种知识分子和普罗大众的支持具有相当的真诚性。王夫之说西汉末拥戴王莽的儒生和民众是诚于伪。那么,支持极权主义的知识分子和普罗大众就是诚于邪。西谚云,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东海补充曰,上帝欲其疯狂,必先令其丧心。诚于伪和诚于邪,都是丧心的表现,丧失了最基本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丧心必然病狂,国人普遍病狂的国家,必有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必有浩劫。 

 【父母无恩论批判】胡适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父母无恩论。其实此论首发于孔融。《后汉书·孔融列传》记载,孔融在与祢衡的对话中提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大意是,父亲对子女本无亲情,生育行为本质是情欲的产物;母亲对子女同样如此,如同将物品暂存于瓦罐中,取出后便无关联。曹操谋士路粹受命曹操奏劾孔融时,引用此论,作为其大逆不道的罪证之一。曹操杀害孔融全家,固然奸恶,但孔融作为孔子二十世孙,却抛出出如此反伦理、反孝道、欺师悖祖的说法,实在很不应该,很不正常。这个歪理邪调,经过胡适重弹,泛滥成灾。胡适强调子女要有独立人格,对儿子说:“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殊不知,反人伦、反孝道,是对人道和人格根本性的破坏,不孝则是人格根本性的缺陷。胡适此论不仅误导社会,误人子弟,也害惨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其子既昧于政治之善恶,更不明孝道之大义,不听父亲苦劝,坚持留在大陆,结果年纪轻轻死于非命。 

 【不明善和非人化】《中庸》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不明善,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缺乏道德和政治常识,缺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功夫,就难以辨别是非、正邪、善恶、华夷、圣贼等等。不明善,就不能自诚其身,不能正确地为人为政。坏人和邪派不明善很正常。可悲的是,正人正派不明乎善,有志之士缺乏正知正见,正善之士不明正道正义,不辨是非善恶。五四之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很多人,自己本质上坏掉了而不自知。注意,以下四种人就是本质上已经坏掉的人。一反对道德的人,以反对人伦人道孝道五常道为最;二诬蔑圣贤的人,以诬蔑孔孟程朱为最;三崇拜盗贼的人,以崇拜暴君恶主为最;四信奉邪说的人,以信奉两极主义和丛林规则为最。根据孟子的四端标准,这四种人本质上已经非人化。 

 【礼制有哪些特征?】礼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因时制宜的适宜性,故《礼运》曰:“礼时为大。”古贤云:“礼以义起。”同时,礼制一旦制定颁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自有其严肃性,包括不容违反的刚正性、持久不变的延续性和天下一致的统一性,故《中庸》曰:“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礼乐、法度、文字规范是王道的三个支柱性内容,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王道的三个统一性特征。不是天子就不能讨论或制定礼乐,不能制定法度,不能考订文字规范。而天子又必须具备圣人的德行,德位相称。这就可以保证礼乐制度的刚正严肃和统一。如果昏庸的天子或者其他没有天子之位的人都可以制礼作乐,那就乱套了。《中庸》说人亡政息。这里的政指政令政策。君王去世,其某些政令政策就停息了。但是,人亡礼制依旧。王道政治之下,礼乐制度有相当稳定的延续性,不会因为换了君王就改变或停息。这也是王道优于霸道很关键的一点。齐桓晋文的霸道,因为缺乏礼制保障,人亡政息,政治很快就不行。吾在《儒家法眼》一书论及管仲的时候指出,管仲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但其礼未能落实为礼乐制度。

2025/8/30余东海集于南宁 

作者 editor3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