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慕嫻:沒有子彈的戰爭已經開始

這是第一場戰役。
作為第一場戰役的武器,中共的諜戰劇集《沈默的榮耀》不是無緣無故的娛樂版,它有別於過往的戰爭電影,記述的是國民黨已退守臺灣後以臺灣為戰場的歷史,是專門為統戰滲透臺灣而製作的精銳武器。其內容經過修飾,美化,包裝,易於引人入勝,有幾個特點:
• 劇集非常真實細緻地呈現地下秘密工作的技術和規範,增加神祕感,以吸引好奇的觀眾。比如:接組織關係的暗語、暗號,黃鋼懷錶為認證身份信物,拍攝微縮膠卷情報資料,電報密碼書本《曾文正公集》,蠟板刻印油印刊物,用隱跡墨水撰寫情報,閱者塗上藥水才能顯出字跡,神秘的東海情報小組,通訊設施死信箱,聯繫同志前要甩尾巴等等。其中,還介紹了橫向聯繫的組織關係(因吳石隸屬中央華東局領導,陳寶倉隸屬中央華南局領導,兩人接上組織關係就是橫向聯繫)。
可以說,這個劇集是一本秘密工作訓練課本,專門隔岸為潛伏在臺的中共地下黨員上一堂特工課。
• 劇集一反常態,沒有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的情景, 烈士受刑槍決沒有高喊共產黨萬歲,相反,很溫情,很有人情味。全集用了很長的篇幅描繪吳石的家庭生活, 他呵護愛妻,關懷子女,愛家如己,觀看時觀眾會慢慢地忘記他是正在做着危害中華民國的共諜,會視他為正人君子,同情他,支持他。
• 記述同志間的情義,重感情、講義氣的事件,在劇集中也有相當多的部份。聶曦和陳寶倉兩位同志相繼為保存吳石而犠牲自己,吳石知道後,為報答這份情義而招供認罪,承認自己就是東海情報小組首腦。觀眾看着看着會相當感動,會同情他們, 為他們的被捕而着急,以致失去應有的立場。
• 劇集對國民黨人的描寫非常人性化,無論是蔣介石、蔣經國、毛人鳯或是谷文正等國民黨人的形像都很正面,彬彬有禮,依公辦事,沒有猥瑣醜陋的行徑,凶神惡煞的面目,也沒有太多殘酷刑求畫面,讓臺灣觀眾看得舒暢,不至反感,我不得不承認這是出自中共黨內高手的作品。他們強忍了,壓制了對國民黨人的深仇大恨,去講述一個失敗的故事,是為了完成對臺灣統戰滲透的任務。 其實,無論中共如何歌頌他們的烈士,也無法抺掉在臺地下工委全軍覆沒這一可恥的史實。這本來是中共絶對不願意重提的恥辱,但為了統一臺灣就不得不辱負重了。
劇中,吳石有兩段說話值得我們深思,第一段是吳石受審時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中國人民飽受戰爭之苦久矣,我只是希望戰爭早點結束。」第二段是:蔣經國勸降時向他說:「你出身正統,又得總裁的青睞,以你的軍事水準,完全可以前途似錦,為何要自甘墮走上這麼一條不歸路?」吳石回說:「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和談,發表談話,說目前最為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希望中國一切抗日政黨及愛國人士團結起來,實現全國統一,建立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蔣先生其實並不同意和談,所以才有今天。」(吳石受騙,毛澤東說謊,並未真的實行自由民主政制)
這是全劇點題之處,就是告訴觀眾,吳石並非信仰共產主義為中共服務,而是因為愛國。 他追求的是民族統一,反對戰爭。中共利用這套劇集向臺灣人呼喊:愛國,反戰,統一, 號召一切政黨和愛國人士團結起來,實現全國統一。
據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下令:「三十一省市涉臺機構人員,臺辦及統戰系統領導須學習吳石精神」,這當然包括臺灣省工作委員會。
王滬寧吹響進軍號了!
果然,埋伏在臺的中共「內應集團」執行了這個命令。
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在馬場町紀念公園主辦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現場受難者遺像包括吳石等四人的照片,給媒體的採訪通知上提到吳石、朱楓等烈士的犠牲是臺灣50 年代白色恐怖倖存的政治受難者。活動手冊刊登長文緬懷吳石等人為謀大中華振興的志士仁人。
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竟然出席了這個活動,向吳石等人獻花祭酒,悼念拜祭。我可以肯定地說,她愚不可及犯了錯,她違反了中共目前對臺灣的政策,也把國民黨推上險境, 這是因為她學運出身,曾參與野百合學生運動,有民進黨背景曾追求臺獨,後脫離民進黨加入國民黨。這種人投藍後急於更進一步投共,但有綠色案底,惟恐自己不受信任,不被重視,言行舉止必然會非理智,經常高調出位努力表忠。這種人沒有政策觀念,只有她自己。
事件引起許多爭議,思想混亂,概念混淆,邏輯顛倒,有許多問題需要澄清。比如:如何定義白色恐怖?如何書寫白色恐怖歷史?如何分辨敵我?誰是受難者?危害國家的間諜是敵人還是烈士?轉型正義的意義何在?國民黨往何處去?「中華民國臺灣」這個國家如何承傳中華民國的歷史?等等。
以下節錄一些人士的評論,希望可以解答上述問題:
汪浩:蔣介石判斷吳石投共叛國,下令毛人鳯調查逮捕,並作下宣判。鄭麗文公開參與吳石追思活動,等於否定蔣當年反共與國軍犧牲的歷史,這不只是對黨史的遺忘,而是對中華民國體制的背離。吳石雖在中共史觀被包裝為中共烈士,但在中華民國史中,他是洩漏軍事機密,危及國家存亡的共諜。鄭麗文此舉形同以中共觀點重新詮釋國共鬥爭史,等於在政治象徵上,數典忘祖。若國民黨自稱中華民國守護者,就必須釐清立場,否則不僅失去歷史根基,也失去認同它的人民。鄭麗文視共諜為先烈,難道是要步吳石的後塵?
薛化元: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絶大多數是冤假錯案的犠牲者,但確實有少數是中共政權刻意派遣或跟隨國民黨政府來臺的高級軍事間諜。吳石是其一,吳石案非冤案。紀念一位由敵對政權派來滲透,危害國家安全的間諜其背後的邏輯令人費解且矛盾。轉型正義的核心精神之一在於釐清真相,若嚴重危害國家的共諜能被公開追思,要如何看待過去為保衛臺灣而犠牲的國軍官兵?又要如何面對至今仍然持續不斷的共諜?
王美琇: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多與共在臺地下工委會有關,部分成員是中共派遣試圖顛覆國民黨政權,另一部分是目暏228事件及白色恐怖血腥鎮的學生、知識份子出於對國民黨專制與腐敗的憤怒而被吸收,這些人的反抗出發點是反抗威權。
韋安:絶大多數並非主張臺獨而是因左派思想或被懷疑通匪而遭迫害,有人是被枉的普通人,有人為理想犠牲的思想者,也有人確定是為敵方服務的情報員。
王定宇:鄭麗文所為等於背叛國民黨及當年總裁蔣介石,對不起當時犠牲的國軍將士, 把吳石洗白成白色恐怖受難者,根本對不起真正的受難者。
匿名者:當初懷抱理想參加左翼讀書會而接觸共產主義思想,被中共吸收成為黨員而被捕, 因國共仇恨嚴峻而遭重刑者,如證據確鑿,這些人不是被冤枉的受難者,不應被悼念。
最後,也許讀者不會同意,我還是要為蔣介石說幾句話。我知道,他是獨裁統治者,殺人無數。由於他治國無方,疏於防範,掉失整個中國國土而敗退臺灣。他並不追求民主, 也沒有法治觀念,他的鎮壓做成不少冤假錯案。他腦袋裏有的就是家仇國恨,就憑着這點切膚之痛的動力,來臺後的他就能狠狠地剿共,把個中共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完完全全地消滅掉。這一點,我是相當欣賞的。由於他的成功,為臺灣以後在爭取建立民主憲政的過程中,完全排除了中共的干擾,這是否可以說他剿共有功?我們是否可以讓他帶罪立功? 給他一個重新的評價?

原刊:〈中共強忍恥辱,專為臺灣製作「沈默的榮耀」〉,《上報》,臺北,2025年11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