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所有人的思想统一于一种正确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岂不是很好吗?扼杀思想自由的罪过正是来自统一思想的努力。
行动是可以统一的,思想是不可统一的。
为什么要实行民主?因为有人群的地方,必然意见纷纭。老是意见纷纭,作为群体无法采取行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一个群体要按多数的意见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一个群体要尊重少数的保留意见。民主的前提是承认思想的不统一;实行民主的结果是保证行动的统一而允许思想的不统一。强求思想的统一,侵犯了发表不同意见、保留不同意见的利权,是对民主原则的破坏。凡是进行权力强制、思想垄断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实行民主。
权力强制,思想垄断,是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的明显特征。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建立以後,推行“焚书坑儒”、“以吏为师”,这是对思想进行权力强制的开端。汉武帝又将儒家学说定于一尊,进一步形成两千多年的思想垄断。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加进儒家学说,後来的儒家学说与孔夫子的学说已大有出入,孔夫子不过是被用来作为进行思想统治的符号而已。共产党治理的中国,依然是传统的一脉相承,不过改变了符号,马克思代替了孔夫子。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说:“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权力能够强制那处于健康而清醒状态中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5页)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能运用权力强制别人接受的;运用权力强制别人接受的思想,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中叶诞生以後,依靠理论的逻辑力量,半个世纪之内传遍了全世界。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运用权力的强制,却使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危机。
从苏联到中国,统一思想的符号越来越多,马克思主义之後又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说不定还有江泽民观点。重要的是後面的符号。“文化大革命”中,违反马克思主义不算什么,违反毛泽东思想必定大祸临头。现在的中国,统一思想的规格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邓小平理论。符号太多了不好掌握,于是就简化为一个公式:“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谁代表党中央就同谁保持一致。可以要求共产党员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可以要求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因为强求思想上的一致,就是在行动一致之外不许发表不同意见、不许保留不同意见。要求全国人民“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更是荒唐。这都是反民主的原则。
人们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不一致,行动如何能一致?的确,行动一致必须以某种共识为基础,但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一定问题上达成的共识,并不是思想的完全统一,更不是统一于某种主义。敌对的双方,经过谈判,可以签订协议;不同利益的集团,经过协商,可以订立合同。这都是以一定的共识为基础的,但各自并没有放弃利益,也不会统一于别人的思想。达成共识之所以必要,因为思想本来就不统一。达成共识的途径只能是讨论、争论、辩论,而不是以一种思想来统一其他的思想。承认思想不统一而又不强求统一,在思想自由的条件下,便于开展讨论、争论、辩论,恰恰有利于达成共识。
中国古代的帝王以儒家学说来统一思想,当今的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不管使用什么符号,都是确立一套官方意识形态。无论是古代的儒家学说还是当今的马克思主义,都是被统治者改造过、变了味的。作为统一思想的工具,体现了权力意志,完全是为巩固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服务的。思想不统一怎么办?官方意识形态後面的权力立即露出狰狞面目。所以,统一思想并不是思想和思想的较量,而是权力和思想的较量;权力和思想的较量,又不是针对思想本身,而是惩罚思想者的人身。思想和行动不一样,行动的後果是客观存在的,有目共睹;而思想是可以作不同解释的。中国古代,因思想而冤遭杀身之祸的各种各样的“文字狱”不绝于史书。时至现代,自由的钟声、民主的号角响彻全球,而中国的传统却依然如故。因统一思想而滥施淫威,是统治者最任性的方面。
按思想的本性是不可统一的,统治者非要统一,正面的结果是思想僵化,反面的结果更坏。因为不统一会受到惩罚,所以不统一也要假装统一。现在有一门学问特别发达,叫做“表态学”。“表态学”研究的是如何以假话满足上面统一思想的需要,掩饰真实思想,求得自我保护。久而久之,许多人说同样的假话,不说不行。人们彼此知道是假话,不信不行。大家都说假话,因此不必担心假话被拆穿。在说谎运动中,说谎者不会受到谴责,相反,说谎的反对者倒成了打击对象。说谎,本是个人品质的缺陷,许多人普遍说谎,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说谎机制。社会的说谎机制造就了一大批言不由衷、表里不一、双重人格的人。既然假话公然流行,还有什么不能造假?又由于市场上利益的驱动,于是假药、假酒、假烟、假钞、假帐、假化肥、假农药、假发票、假文凭……泛滥成灾了。社会风气败坏源自说谎机制;说谎机制源自统一思想。人人痛恨假货,屡屡“打假”无效,就是因为没有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