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6日

318学运前,律师林峰正、学者黄国昌、作家林世煜等,在林义雄先生的鼓励下,宣布筹组政团“公民组合”,以结束国会一党独大为政治诉求,引起外界瞩目。随后学运风潮卷起,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以学运干部为主力的“岛国前进”,“民主斗阵”等新的公民团体纷纷成立。台湾的民主政治,进入了公民力量主导社会议题的阶段。上周五我应邀参加了“公民组合”的一场座谈会,以下是会上我对“公民组合”,以及其他公民团体的三个建议:

第一,要面对中国。不管台湾的未来在哪里,都不可能完全隔绝与中国的关系.至少在目前阶段,与中国的关系,或者中国因素,都对台湾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如何面对中国,论述权不应当留给政党和政府去行使。最近施明德等人尝试提出新的中国政策,说明台湾内部有这样的需求。因此“公民组合”等民间团体,应当针对如何因应中共的统战和渗透,如何与中国的公民社会互动,如何看待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等问题,代表台湾的公民社会,提出自己的主张。

我个人特别建议的是:中国发展模式,是资本主义发展逻辑的恶性演变。从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结合台湾的实际状况,对中国模式进行反思与批判,也许是可以思考的一个方向。

第二,要面对世界。台湾的公民社会的力量要壮大,就不能过分内卷化,不能把视野仅仅停留在台湾内部,毕竟今天台湾的很多问题,并不仅仅是台湾自己独有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的一环.台湾的公民力量应当走出去。在亚洲和欧美诸国,政党政治固然依然存在,但是公民社会的力量已经具有坚强实力,他们的发展经验,值得台湾汲取。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有各种跨国的人权,环保,言论自由等等非政府组织,他们关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议题由来已久,“公民组合”等台湾的民间团体如果能够与他们建立起战略同盟关系,当然会强化自己的力量,扩大发展的视野。

我个人特别建议的是:在面向世界的部分,尤其应当注意与港澳的公民力量的结合。双方具备类似的问题,又面对共同的对手,只有彼此合作,相互声援,才能共同壮大。

第三,要面对思想。台湾社会接下来的发展,不可能离得开思想领域的进一步耕耘。今天台湾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面对的危机与挑战,并非解决掉政治问题,就可以达成的。在政治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思想资源的匮乏和启蒙工作的落后。一九八零年代的台湾,知识的传播与引进风起云涌,文化讨论气氛空前活跃,那是那个时代的台湾能够前进的重要动力。但是现在的台湾,学界带有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的大规模思想论战已经很少见到,知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令人担忧.“公民组合”等公民团体中,有不少成员是知识界人士,希望他们可以结合台湾现实问题,更加积极地,有组织地引进外界思想资源,同时进行自身的思想建设,并通过种种方式把这些思想传播到社会中。

我个人特别建议的是:公民力量应当进入校园,引领关心社会的青年学生,在热情和理想之外,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等方式,加强自己的知识基础.只有建立在坚定的思想的基础上,社会运动的热情才可能延续下去。知识份子应当大规模进入校园,重新启动新的一轮思想启蒙运动。

文章来源:苹果即时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