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6

各位听众你们好,我是王丹。最近几天,一年一度的“两会”大戏又开始在北京上演。人大、政协虽然被认为是“橡皮图章”,没有任何实质权力,但毕竟是一个表达政策的机会,从一些讲话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共当局一些政策的轨迹。而今年的政协开幕式上,汪洋对于台湾问题的一席话就值得注意。

在讲到台湾问题的时候,汪洋再次重申了“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这听起来是重复习近平1月2日在“《吿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1月2日习近平讲话出台之后,在台湾引发轩然大波,其实质效果是有利于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本土力量,不利于以国民党为代表的亲共政治力量的。正因为如此,国台办还曾经试图打圆场,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以后的制度安排,不是九二共识的内容等等,可见对台政策上“一国两制”的提出所引发的负面效果,中共方面是看到的。然后,这次具有重要政策宣示效果的汪洋讲话中,“一国两制”仍然作为重点表述出来,这说明,尽管中共当局认识到“一国两制”的提法会刺激台湾的本土力量,但还是决定一意孤行,继续推动这样的新的主张。

这种一意孤行的底气到底在哪里?我觉得对于台湾局势的误判,恐怕是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场合,中共对台部门不断释放的讯息,就是在未来的两岸互动中,“两岸一家亲”将成为中国方面宣传的主轴。众所周知,“两岸一家亲”是以柯文哲为代表的非蓝非绿的政治力量提出的主张,习近平讲话如此强调这一点,可以隐约看出中共对台湾2018年11月的地方选举的结果的某种判断,那就是:在他们看来,这次地方选举的结果,是绿营的失败,但是也不是蓝营的胜利,而非蓝非绿的力量将是未来台湾的主导性政治力量,中共对柯文哲的看好,几乎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我认为这是第一个误判。且不说在韩国瑜异军突起之后,柯文哲的高人气已经开始下降;就算柯文哲真的出来参选总统,但是否能够胜选,其实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总统级别的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战,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在台湾各个县市都有自己的地方组织,而柯文哲没有。这是他的政治影响力方面最大的软肋。前不久台北大同,士林区立委补选,柯文哲阵营的候选人大败,就已经暴露了他的这个软肋。而要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建立全台湾的地方组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柯文哲当然还是台湾政坛的风向标,但是其影响力是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

另外一个误判,恐怕就是对于2020年台湾总统大选的判断。看来,中共是笃定国民党会胜选的。现在,国民党提出来胜选之后就要签订两岸和平协议,中共方面之所以继续坚持“一国两制”的提法,显然是要为这个所谓的和平协议事先就定好一个框架。这样的操作,也反映出中共对台系统对于国民党胜选的乐观情绪。然而,台湾选民的民意变动是非常快速的,去年民进党的大败就反映了这个趋势;按照这个现象,现在就判断2020年的台湾社会气氛,恐怕为时过早。况且,选举还有一年多,国民党内部就围绕党内初选制度的问题出现裂痕,这对未来国民党的选情是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共方面如果以为国民党胜券在握,恐怕是过于乐观了。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