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写诗,需要激情;晚岁出诗集,更需要勇气。暖秋女士这本《世界总有两种面孔》(美国华忆出版社2020年),触动我久已湮没的诗情。哦,我最早也想当诗人,青年时代也做过文学梦。

1990年,原为上海法制文学记者的暖秋随夫(宋永毅)移美,二十多年后再写方块字,记录心绪、压缩情愫、折藏记忆、整理思考,很积极的人生脚印。不过,触动她再起诗心的还是1999年秋那次「间谍案」,宋先生被中共「国安」关押半年,暖秋陪绑百日,遭受裸体检查、戴铐抱蹲、强光审讯,与一位台湾女嫌谍、一名女偷(监视她俩)同室 。转移扣押地点后,每天四位女警轮值,日夜三陪(陪吃陪住陪放风)。

所谓「间谍案」,中共「国安」阶级斗争之弦绷得太紧。宋先生不过为供职的美国迪金森学院采购一批中文书,北京地摊上买了一些准备研究的文革小报,居然被疑「间谍」。经迪金森学院与美国政界合力营救,终获释放。因疑成案,毫无人权毫无法治,赤旗共暴政一色,野蛮与荒诞齐飞。这还是太平时期,仅1930~1935年,中共苏区所杀「自己人」至少十万。中共党史刊物《百年潮》:

短短几年间,处决了七万多「AB团」、二万多「改组派」、6200多「社会民主党」,这还只是有名有姓的受害者。[①]

铁窗·狗友

这次「吃官司」成为她一生的强记忆点,荒谬系狱,羞辱难泯。〈那夜,你为何而来〉——

黑子,黑豹/每每放风时听见我唤,你们会

急蹦过来,人一样站起/身后的铁链,绷成了/东方地平线

我手心的甜饼干/快速覆灭在你们的舌尖

俺们狗狗,被你喂成上海崽喽/——守门的警卫乡音浓重

……

1999年的冬寒,深深/沁入了我的骨髓

……

我写的不是诗/我只是把眼前晃来晃去的悲凉/摁在方块字

家中苦夜短,铁窗嫌日长。她与扣押地的两条黑狗交了朋友,喂他们甜饼干,并为黑子坠亡被主人剥皮食之,心尖痉挛。另一条黑豹对主人扔来的黑子骨头,置之不闻。狗还惜友呵!「那夜,你为何而来」,为了你把它摁在方块字上!羞辱入心也会发芽呵!

哲理·空净

激情需要哲理为内核,何况生在我们这个不幸的年代。

〈默〉(2015-11)——

不再谈/指鹿为马的典故/皇帝新衣的寓言

不再谈/哈哈镜里的人性/被捏进面团的正义

不再谈/江面沉浮杜十娘的百宝箱/铁轨上香消玉殒的安娜

把沉默撒向黑夜/把月光揉入酒杯/把我剪成蝶衣/把你还给上苍

很有点垂老彻悟,返朴归真,化入自然。

〈戈多死了〉(2016-3)——

我在这里挖一个坑/把给你的,所有的/温情废话/丢下去

脚下的那方土壤,是不是/不再寂寞?

我知道/你不会来取/戈多死了

爱尔兰作家贝克特(1906~1989)着名荒诞剧《等待戈多》(1952),二战后欧洲弥漫废颓失望,知识界对重塑理想不抱希望,《等待戈多》即这股情绪代表作。那个「只要来了就一切会好的」的戈多,永远只在路上。戈多成了人类只能无奈等待的代名词。暖秋女士再进一步,「戈多死了」,一点希望都没了,彻底绝望。也是,人生多失望,防堵失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揣希望。「戈多死了」,诗人终达佛家空净境界。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人生的尽头好像只能是空净——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真是莫奈何,「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生感受居然还停留在《红楼梦》时代。

灵感·想象

寄情愫于形象、闪灵感于一瞬。艺术乃有意味之形式,情感裹于形象,诗句最闪光之处。

怀念诗友许立志跳楼自尽的〈怎样的一种绝望〉(2015-11)

那一天/凌空的惨烈/潮湿了多少人的目光/诗人走了/选在举国欢庆的十月一号……那天的浓云/没能托住/年轻的血躯/划向天空的问号/沉没在黑色的流水线……痛苦到了极限/安息便是慈悲/诗人走了/地上多了一堆黄土/天上一定多了一双翅膀

一堆黄土、一双翅膀,很形象的对比。浓云托不住血躯,很有张力的想象。这里,也提一点小建议,可否将「举国欢庆」改为「意味深长」(政治正确)。

警句·思考

〈断语〉(2016-1)——

有些话,咬碎了/还会从眼睛出来

习惯黑夜的人/害怕睁开眼睛

活着只剩存在形式时/只看得见肉身的欲望

〈选择〉(2017-10)——

你无法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选择几点起床

你无法挡住夜色涂窗/但可以选择点灯而不成为黑的一部分

你无法自拔于生存的地面/但可以选择站而不是跪

何须托词,选择权/永远与你同在

很欣赏这些警句。读诗,最有力最入心的还是精短警句。警句来自感受来自提炼,这一过程很折磨人。不过,一旦灵光闪出,收获极大喜悦。套用一句俗语: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流亡·意义

中国多难,国人多艰。流亡思乡,屈子《离骚》。我从诗集中读到诗人灵魂自语的一行行脚印。

学人留著(宋永毅名言「文革成为中国的基因」),夫人留诗,一张一弛,文武彬彬。求实求美,人生很有意义的两极。尽量使岁月过得有意义,这对从上海走来的夫妇,因追求而遭难,因遭难而走出人生价值——「不成为黑的一部分」。

作于 08/04~05/2020 Princeton

注释

[①]景玉川:〈富田事变及其平反〉,《百年潮》(北京)2000年第1期。杨天石主编:《史事探幽》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页169。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