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82岁和28岁的“爷孙配”之后,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乃是因为他关于“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这一番话。他列举的主要理由是,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基础更扎实,学习更努力,连“三角方程式”都能脱口而出。所以他不仅断言中国大学教育很成功,对社会贡献很大,而且认为“中国对学生的中学时代基础教育是成功的”。杨振宁昧着良心的话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位享有国际声望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有关大学教育的看法,他说:“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两位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华裔科学家,对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看法有着如此不同的见解,对此公众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校园频道专门组织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4802名参与投票的公众中,赞同杨振宁观点的不到百人,只占2·1%,而赞成丘成桐观点的却占了92·3%。8月22日,《中国青年报》以《公众冷落杨振宁支持丘成桐》为题进行了报道,公众何以厚“丘”薄“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的大学是不是办得非常成功,这是一个常识判断,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专业知识,只要不是睁眼说瞎话,而是凭良心说话,我们就会同意丘成桐的意见。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热”、“并校热”、“改名热”的不断升温,大学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有些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也动辄数万人,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不少大学名不副实,片面地追求高楼大厦、操场面积、硬件设施,忽视大学的基本理念,只强调专业、技术、工具化的教育,而不顾大学作为人类精神堡垒,负有特殊的使命,在塑造人、提升人的价值等方面无所作为。杨振宁为清华学生能背三角方程式、知道“正弦”、“余弦”而兴奋,认为他们中学时练习题做得好,他之赞美中国的大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非常成功,就是肯定应试教育,肯定这一整套教育模式。我们无法知道这是他在公开说客气话,还是真心认为如此,我们只根据自己拥有的常识,观察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优劣成败。必须清楚,一个民族要发展、求进步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功一面,而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在这个意义上,杨振宁的夸奖、赞美如同是裹着一层蜂蜜、糖衣,无助于我们进一步自我反省。而丘成桐的苦口良药则引起了公众的共鸣。这也证明今天的国人并不是那么愚蠢,是随便拿几句好话就能糊弄的。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的是,短短十年,大学学费至少涨了20倍以上,在“产业化”的旗帜下,高校几乎把学生当作了摇钱树,扩招、涨价的背后无疑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教育部曾多次发通知、下指令要求遏止高校的乱涨价、乱收费之风。然而,许多高校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应对之策,我行我素,在捞钱上面做足文章。农村学生、城市普通家庭面对日益高涨的学费,怨声四起,媒体时有披露。在这样的风气主导下,大学离它本来的目标只能是越来越远。这次调查当中,甚至有45%的公众认为目前的大学读了“得不偿失”。

应该说,调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比某些学术大师更知道“大学何为”?评价大学办得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到底是什么?在调查中,有8521%的投票者认为是“能否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有82·4%的投票者认为是“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至于杨振宁提出的“能否从事尖端研究”等则是次要的。按照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今日之中国大学是不是像杨所言“非常成功”乃是最便捷的方法,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一个有正气、有朝气的氛围,这一切要比会做练习题、背方程式重要得多。

国人之所以会厚“丘”薄“杨”,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丘成桐说的是真话,是千万国人的心里话,这些话他们郁积在内心深处已经很久了,这次借助数学大师的光环才得以在公共媒体上表达出来。丘成桐热切地爱着自己的祖国,虽身居海外,却心系他出生的这片古老大地,他一次次地为国内的大学募集科研经费、奖学金,经常回国讲学,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对民族共同体的爱而回避现实的弊病和缺失,而是坚持说出真话,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本民族的大爱、真爱。在并不完美的世界上,我们需要多一些丘成桐,少一些只知道向当权者献媚的杨振宁。

(民主中国2005年10月)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