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语法比较宽松,名词没有格,动词也不带时态。汉语的流通似乎带有某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比如,为了简洁,你在新开张的供销社买东西时会问:“土豆多钱一斤?”卖东西的也不认为你在骂他,但是也不吃亏,回答说:“土豆两块五。”

再比如说:“上月你借我1000块钱。”第三者听起来弄不清甲借给乙1000块,还是乙从甲处借了1000块。有人甲在还款之后写了个借条:“还欠款5000元。”甲的本意是还(HUAN)了乙欠款5000元。乙拿着借条把甲告上法庭,说:“甲还(HAI)欠他5000元。”官司居然赢了。

日常生活中的纠纷事小,但从政府治国的大局出发,就必须得严谨了。外贸上动辄涉及几千亿的款项。此外对内来说,士气不可辱,民意不可欺,政策、指示、法律条文一定得严谨正式,来不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吵吵嚷嚷了两年多的清0政策便是其一。这政策牵涉到14亿人的切身利害的政策,居然在措辞上犯了个语法的错误。

翻开我随身的1979年版新华字典,清字可以做形容词,清凉、清纯、清水等、清官;还有明白的意思,清楚;当动词使有净尽和清除的意思。

作为党中央的清零政策,清应该是动词清除的意思。

再看这零字,有零落、零头、细碎等意思,还有就是数学意义上的“0”,即ZERO,“没有”的意思。

无疑,党中央的清0里的0应该是数学上的0,没有的意思。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党中央信誓旦旦地要我们清除没有,既然没有,你干嘛非要清除呀?反过来说,本来没有的事和物,却让你大刀阔斧煞有介事地清了一回,那么留下来到可就都不是0了。吃饱了撑的!

是啊,本来没有,你非要清,这一清大家就都有了。病毒似乎也明白了首长的意思,你越清,我就越不0,让你窝心,叫你赌气!

清0还让我想到民国时期的清共。只不过后者在语法上没错。

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一投足、一举手、一言、一行都会摆到全国甚至世界人民的面前。因此必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您懂不懂外语,但起码中文得掌握的玲珑剔透,为人师表。您要不行,至少身边辅佐您的谋士应该够水平。不断地教育您,提醒您。至少不要读成“通商宽衣”、“特出”和“混肴”等小儿科。这些语误说小了让您个人出丑,说大了,是给国家抹黑,让14亿人捧腹大笑。

病毒本来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可是什么事一到了共产党手里,都会盖上政治的印章。为了压倒西方的共存,中共非要彻底消灭病毒,证明独裁制度的优越,东升西降。结果,美国的绝大多数百姓,无论贫富,都活得好好的。可一向以上海为骄傲的子民却大受其辱,饱受其害。让百姓成了两条路线斗争的牺牲品。

其实,世界上的许多病都未绝种,比如天花、结核、感冒等。病毒和细菌本来就是与百姓共存的,只不过,人们发明的疫苗和药物,可以把传染病的危害压制到最小。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会找到对付COVID19的办法,要彻底让病毒消失,谈何容易。当年的风流一时的毛泽东写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跟那位别字错字先生比起来,那是何等的宏伟与气魄。可惜半个世纪后,血吸虫还在作祟。

今上的清0不禁让人想到日本的731部队,他们拿中国人做传染病试验,一旦感染,马上烧死。如果我们不在乎清0的语法错误,那才是真正的清0.在民主潮流汹涌,科技飞腾的现代,已经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坑害生灵了。

此外,两害相权取其轻。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试看清0对上海百姓的摧残折磨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远远大于COVID19。当然,此时此刻,也不乏借国难发财的达官显贵,他们在瑞士银行的账号又多了一大笔红利。

那么,企图靠医疗卫生证明东风压倒西风的清0政策应该怎么命名呢?西方叫与病毒共存,中共可以叫做与病毒势不两立。可惜这句话又被蒋中正总统用过,“与汉贼势不两立”。显然,作为汉贼的一方,断然不能接受。

从阳性和阴性的说词,清0又可以叫做归阴,但唐诗有云,“何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归阴。”我们不能想象+号的百姓会像冬天的树木,进入冬眠。

最适合表达清0的原意的词汇不如说归0了。本来这里没有病毒,不幸有人被感染。于是上级要求归0,回到没人感染的旧常态。

病毒是一种物质的微观形式,其危害必须通过人,即载体。当人们不管用什么办法对付病毒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载体,即百姓。所以制定卫生医疗政策时一定要尊重百姓的利益,让他们的损失和伤害最小。口口声声说到病毒,而不涉及载体,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清0不光是语法错误,还忽略了载体百姓的自由和权益。既然怎末说清0都不对,那么换个说法的“归0”最好也搁置不用。

4-21-2022

(贝壳村2022-4-22)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