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陆条件限制,胡平先生文章看到不多,感觉是胡先生知识渊博,见地深刻,国内评论家很少能与之相比,从中受到不少启迪。最近看到胡平先生的一篇〖有“一党民主”(或“党内民主”)吗?〗。(大参考2002.10.25)。

现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胡先生商榷讨教。

***“党内民主”问题***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党,有近七千万党员,对于这样一个大党,如何保障党员的权利,党的领导人如何通过选举产生,党员的意志如何表达等等这些问题,我认为都是属于“党内民主”的问题。

按照中共产章程规定,党内官员应该由民主选举产生。但是毛泽东等人,利用党内制度的不完善,操纵党内的选举,当时的都是举手通过。由于部分共产党人的争取,现在改成了票选。原先中央委员是等额选举,现在改成了差额选举。这些都是“党内民主”的成果。

当然有人可能感到这种改进微不足道,离现代民主制度还差很远。但是正是这种差额选举,在中共十三大上把全国著名的“左王”邓力群“差”出了中央委员,从而免去了他的书记处书记,也挡住了预先安排他进政治局的道路。(邓力群在十三大前为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

在十六大上是否会出现利用差额选举的制度,再把某位不得人心的人物“差”下马来,大家还在拭目以待。现在的差额选举的比例不到5%,如果将这个比例提高到10%或20%,那会产生什么情况呢?再如果总书记也实行差额选举,那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所以说“党内民主”还是值得议论、研究。

***现在讨论“党内民主”的必要性***

1)中共有近七千万党员,都是成年人,这相当于一个很大的国家的人数,超过英、法等国,而且党员中也有国家的精英,他们有广泛信息来源,很多人有专业知识,有掌权的经验,文盲很少。在中国民主化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这部分人的作用。这些人应该成为推动中国民主化的重要力量。这些人可以利用他们的身份,利用党的会议等形式推动党内民主,影响中国的民主化。

2)在“党内民主”的活动中会造就干部,像苏联共产党中了曾出现过象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样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党内民主”中为什么不可能出现类似的代表人物呢?

3)讨论“党内民主”,自然要揭露中共过去的不民主,揭露毛泽东等人的独裁和“无法无天”。这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共历史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4),以“党内民主”为题,会给广大党员以说话的机会,对全国的民主化会有促进作用。

中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共是中国的领导党,中共既然要领导全国人民,也就应该接受人民的议论和评论。所以党外人士讨论“党内民主”在中国也是天经地义的。

作者本人并非中共党员,但是也写了不少议论“党内民主”的文章。

***对中共领导人要做分析***

胡平先生在文中有一段话:“你以为中共领导人真是关心掌权不掌权吗?不是的。他们并不关心党的权力、党的利益,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利益。”

我认为对中共领导人要做分析,当然中共领导人中有很多是只关心自己的权力、自己的利益。但是中共掌权不掌权也关系他们能否能当官,从这点上说他们也会关心中共的掌权地位。

中共领导人中也曾有过一些是关心民主化、关心党内的民主的,如胡跃邦、赵紫阳、李锐、鲍彤、胡绩伟等等。现在的中共领导人中有没有关心民主化的人士呢?不敢说一定没有。

由于中共缺少开放性透明度,党内民主没有展开,现在我们也难以了解真实情况,只是猜测而已,对中共内部,我想还是不要说成“洪桐县里没好人”。

人是会改变的,佛教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中共领导人中有没有“立地成佛”的呢?我们不妨抱着一个乐观的期待。

从我们自己的认识转变过程看,观点也不是在逐步转化,转化决定于接受的信息、个人智商和独立的思考。有些中共领导人接受的消息包括海外消息,比党外多得多。有些人智商也不低,只要冷静思考,我想一部分人会转变观念。

***“党内民主”的局限性***

当然我们也不应夸大讨论推动“党内民主”的作用,这也只是促进“中国民主化”的一个方面。

而且党内民主化是否能取得较大的进展,也取决于党员的素质,和觉醒。中国的民主化也不是只有一个“党内民主”就能解决问题的。

中国的民主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在目前阶段提出“党内民主”问题,会为不少人提供讲话和写文章的机会。特别在十六大前夕,大家都关心共产党内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多用一些时间讨论“党内民主化”问题也是应该的。

人们期待在十六大上中共党内发展民主,但是期望归期望,现实也不一定尽如人意。正象胡平先生所说,从会前的气氛也可以估计它的结果不会那么理想。

中国的民主化当然不能把“党内民主化”做为前提和主要内容。

2002年10月29日于山东大学

(博讯《孙文广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