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古拉格”和中国的劳改营,太多的类似,以上已列举若干。
它们也有一些不同。相对而言,苏联“古拉格”中的暴力气氛更甚。这当然并非说中国监狱没有暴力,前面已经讲述了中国劳改营犯人被看守者和犯人中的头目折磨、各种花样酷刑、犯人互殴等场景,还有运送进入“古拉格”之前解放军对犯人的施暴。但看《古拉格群岛》,那里无论看守人员对待犯人,还是刑事犯压迫政治犯、犯人之间的纠纷冲突,都明显比中国劳改营更为暴力。无论是枪杀、酷刑、殴打,苏联“古拉格”中都更为频繁和激烈。
这很大程度与民族文化和风气有关。苏联各民族都颇为尚武,社会上暴力气氛浓郁。而“古拉格”作为巨大的监狱,其中的暴力自然更甚于外面的社会。俄罗斯人也比较不服管束,软弱的管理者会遭反抗,只有更暴力的才能镇住局面。于是苏联“古拉格”殴打犯人非常频密,对于不能被打服的就直接打死或枪毙。
而中国长期在儒家和法家文化、传统专制模式影响下,服从性秩序根深蒂固。人们习惯性服从于强者和上位者。掌权的人不需要施加多少暴力就能使之屈服。劳改营里大家都不反抗,看管者也就不必要时时打人。而且中国有更多软性折磨人的方式(后文还会引述《陆犯焉识》中的具体例子和评论),并不需要拳脚就能让人服服帖帖。中国的统治者从古至今都擅长软硬兼施的慑服臣民,中共更是将之改造的登峰造极。还有,中国已经在镇压中杀掉了绝大多数敢于反抗的人,被投入监狱或劳改营的人们,基本已是无力也无心反抗的。
而服从性的社会文化,也能营造人们宁可接受谎言也不戳穿、选择忍耐服从的环境和心理。这样的氛围不仅在于古拉格,也在社会各角落。
例如我本人,在尚未广泛接触社会的二十岁时读《陆犯焉识》,看到柬埔寨王子访问、大家都配合官方表演,就想为什么没人大喊一声说:“这一切都是假的、骗人的”呢?后来经历多年的事情,才明白环境对人的塑造和压制力多么惊人、软硬兼施下人们很容易就被规训。我逐渐也接受了某些社会秩序要求的克制与礼节,还学会了趋利避害,明白哪些场合可以发言,哪些场合需要沉默。现在的我若穿越到陆焉识的劳改营,在王子面前也是喊不出来的。
在整个毛时代,中国全国的劳改营,没有发生一起大规模的反叛活动,没有暴动。哪怕至少上千万人在劳改营或类似的营地/监狱受难、上百万人死去。这反映了政权强大又绵密的控制力,也说明国人即便面临被杀、饿死、累死的结局,也没有拼死一搏的勇气。政权的控制力和大众的奴性,是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的。根本上当然是暴君和统治集团所为,但看到那些宁可死亡也不搏斗的大众,仍难免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