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古拉格”的壮烈暴动:俄罗斯人在绝境下勇气未泯

相对于中国的劳改犯默默死亡,在苏联“古拉格”,却发生过虽然也不多、但也并不少的集体暴动。《古拉格群岛》中就记述了“肯吉尔营四十天”的暴动故事。

1953年,斯大林去世。不久后贝利亚在政变中死去。这让长久在专制冰封下等待死亡的劳改营囚犯们,看到了解冻的希望。而看守囚犯们的契卡人员和其他管理者,一方面在动摇,另一方面又时常加大对囚犯的迫害来维护已不那么可靠的权威。在“肯吉尔特种劳改营”,看守者时常因小事射杀囚犯,每个囚犯都感到危险。正在这样的情况下,暴动开始了。

肯吉尔营的八千囚犯,包括男人和女人,在绝境之下勇敢的团结起来,面对看管他们的狱卒的残暴行径,奋起还击,软禁了若干看守,升旗红十字旗帜,向最高苏维埃陈情,要求停止迫害犯人、改善监狱条件、惩办贝利亚余党。他们分工合作,坚守道德,不偷窃不淫乱,组织纠察队维护秩序,不伤害营地周边的平民,制作简易武器,布置防御工事。

这些囚犯的道德远超那些契卡特务和看守者。他们的勇气、纪律、团结、人道,是那些高大光鲜的苏共干部、“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都不及的。或许索尔仁尼琴对暴动者略有美化,但因为此事有众多其他记录者,也能够证明《古拉格群岛》所述基本属实。这些囚犯的确是在绝境中仍坚守了道德的,即便有些暴力也是可以谅解的。

后来,苏联派军队镇压。他们出动了对抗纳粹德国等外敌时使用的T-34坦克,来对付暴动的同胞囚犯。在悬殊的力量差距下,暴动必然的失败,超过500人被杀。其他的人被俘、被酷刑、被加刑,大多数人被枪毙或死于狱中。

整个暴动过程及被镇压的悲剧,可歌可泣。在此就不再详细复述。总之,这些囚犯在反抗条件极差、与苏共政权军警相比力量悬殊、成功希望渺茫的近乎于无、明知被镇压必然不能活着,却仍然敢于反抗,在反抗中还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和纪律性,囚犯之间团结一致,殊为伟大,过去七十多年仍然令人景仰。许多冒死抗争的无名囚犯,在勇气上胜过了许多卫国战争的英雄,这些人才是俄罗斯和苏联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荣光。

苏联“古拉格”里的抗争,不仅让苏联布尔什维克失色,更让中国人汗颜。即便极权高压下反抗不易,但国人任凭宰割,仍是令人失望的。虽然有一百个理由开脱,却同样有一百个理由批评。人类的尊严,正是在于人愿意为正义,而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去抗争,而不是像动物一般被任意宰杀。

作者 editor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