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作家沙力浪受邀参与中东欧著名文学活动“作家阅读月”。(取自沙力浪脸书)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传真 113年7月20日

(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20日专电)原住民作家沙力浪参与在捷克举办的“作家阅读月”,朗读他创作的3篇诗作,并分享原住民母语和高山故事,引起捷克听众对布农族文化的好奇。

原住民作家沙力浪参与在捷克举办的“作家阅读月”,分享母语和高山协作故事,引起现场听众对布农族文化的好奇。(取自沙力浪脸书)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传真 113年7月20日

沙力浪接受中央社书面提问专访指出,用中文记录布农族的生活与困境,有助于将原住民族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带入主流文学中。

捷克民间主办的“作家阅读月”自2000年起举办,是现今最大的中欧文学节。台湾受邀为今年主题国,共31位不同世代、性别、文化背景与创作类型的台湾作家,赴捷克与斯洛伐克参与这场文学盛会。

沙力浪受邀参加“作家阅读月”,在捷克布尔诺(Brno)的剧院朗读他创作的“笛娜的话”、“经过祖先所走过的路”与“翻山越岭至马西桑”。

沙力浪告诉中央社,这是他第3次来捷克,前两次分别是来旅游,以及受麋鹿出版社邀请,来分享他的捷文版作品“用头带背起一座座山:向导背工与巡山员的故事”,每次来捷克都有新的体验与感受。

沙力浪的作品“用头带背起一座座山:向导背工与巡山员的故事”被翻译成捷克文。(取自沙力浪脸书)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传真 113年7月20日

他认为,捷克是很重视作家的地方,处处都有与作家有关的景点,例如捷克著名诗人马哈(Karel Hynek Mácha)的雕像树立在布拉格佩特任(Petřín)山脚下、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常造访的罗浮咖啡厅(Café Louvre),以及捷克故前总统、作家哈维尔(Vaclav Havel)祖父的商场。

到捷克第二大城布尔诺时,沙力浪也去了米兰昆德拉图书馆(Milan Kundera Library)。

原住民作家沙力浪(左)近日参加中东欧文学活动“作家阅读月”,朗读他的诗作“笛娜的话”、“经过祖先所走过的路”与“翻山越岭至马西桑”。(取自沙力浪脸书)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传真 113年7月20日
透过写诗寻根 呈现母语与高山技艺传承

在这次“作家阅读月”,沙力浪分享的第一首诗叫“笛娜的话”。他说,笛娜(tina)是布农族语的妈妈之意,“笛娜的话”意即“妈妈的话”。

沙力浪说,他藉由这首诗呈现想找回母语的渴望。“能流畅地说出母语,就如同山羌在山川森林间自由的跳跃,如此单纯而自然。”

他表示,即使因现实环境与政策影响,母语逐渐流失,但母语对他的召唤一直潜藏于灵魂。“母语就是部落母体的化身,无论多远,都等待著部落的孩子回家。”

沙力浪分享的另外两首诗“经过祖先所走过的路”及“翻山越岭至马西桑”,都是讲述山林故事。

沙力浪说,原住民部落时常需要迁徙,每个族人都要背猎物、木材、农作物、小孩,或是石头建立家屋。在当代,许多人爬山时会找原住民背东西与带路,也就是“高山协作”,过去称为背工或挑夫。

他表示,“背石板”不单单只是工作,而是参与文化的过程,让族人开始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石板屋的关係,重建族群自信心。这些部落的山林传统知识,也透过身体实践与口述传承下一代。

布农族作家沙力浪认为,原住民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有助于将原住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带入主流文学观念。(取自沙力浪脸书)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传真 113年7月20日
以笔代替猎枪 书写原住民文化

沙力浪大学时离开花莲,到桃园念中文系。他坦言,那段时间面临异乡人的困惑,感受到母语和文化在自己身上流失,对族群身分认同产生挣扎。

当时,沙力浪时常思考:“为何要学艰深的中文?”但老师提醒他:“何不利用中文,书写自己族群的困境,让更多人知道?”

沙力浪说,现代教育以中文为主,因此他试著用主流语言,将文化传承下去。“我从日常生活中,将高山协作的故事写下来,也把历史写下来。”

他认为,原住民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有助于将原住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带入主流文学观念。

近年来,透过学校课程、文学节、文学研究等,原住民文学作品被引入大众视野,有助于增加大众对原住民文学的认识,促进原住民文学传承。

谈及创作启发,沙力浪说,布农族医生兼作家田雅各,对他有深远影响。田雅各“以笔代替猎枪”的理念,深深影响沙力浪的创作方式与主题,激励他致力于透过文学来谱写族群记忆。

他指出,在田雅各的作品中,看到熟悉的生活经验化为文字,狩猎、陷阱、1987年“东埔挖坟事件”等等都是题材;透过文字批判社会不公,呼吁尊重与保护原住民权益。

谈及布农族文化,沙力浪说,布农族文化最重要的是家族系谱,从中能看见族群的婚姻习俗、家族间迁徙与地缘关係。

另外,族语传承也不可或缺,因此沙力浪会进行族语访谈调查。目前,沙力浪在部落成立族语独立出版工作室,记录耆老的神话、传说等口述访谈,并编辑成册。

(编辑:陈妍君)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