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崇禧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担任中华民国国军副参谋总长,指挥过多次大小战役、战斗,为抗日名将。后来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一级上将。白先勇是白崇禧之子,著名台湾作家。这次采访是美国之音记者为制作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录片而对白先勇的专访。

完整采访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fymSKgyXk

 

白崇禧记者:
今年办了《民国与父亲》、《战争与记忆》的讲座。您觉得对自己的意义在哪里?怀念父亲的成分多吗?年轻的学生听完讲座之后给您的回馈是什么?

白:
因为我父亲跟民国史,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开始。他18岁就参加武昌起义。然后北伐,他是从广州领军,一直打到北京。最后完成北伐就是白崇禧将军。那时候他35岁。所以说第一次中国统一,那一刻,至少暂时统一那一刻,是他完成的最后。从广州打到山海关。

然后抗战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地方的军事领袖,飞到南京,参加抗战。 那时候是蒋委员长的号召,抗战呐。77抗战,他8月4号就飞南京了。飞南京的时候日本的报纸头条登出来说, 战神莅临南京,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所以日本人对他也有所认识的。抗战的时候,8年他从头参加到尾。可也说是两方面。

一方面他个人的军事才能是出将入相。他是个军事战略家。而且他是个将领,可以奔驰疆场的。我觉得他在抗战大的方面的贡献是第一:他是蒋委员长的最高军事幕僚长。他是副总参谋长。他制定的一些对日的大战略,很重要,在武汉军事会议的时候他提出来,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对日本人作持久战。被军事委员会采纳。就变成了这个抗日的大原则,影响很大。怎么对付一个强敌?因为中国军队跟日本军队的这个军备上,训练上,纪律上,差很远,你怎么对付这么一个入侵的强敌,用这套战略把日本人拖垮,把日本人的补给线拖长。日本人要闪电战嘛。

白先勇那么他作为一个很有名的将领 ,他几个很有名的战役,他都是共同指挥,或者是他自己指挥的。像这个,台儿庄大捷,他和李宗仁共同指挥的。那是 关键性的一战,八年抗战中,第一次打胜。武汉保卫战也很要紧。几个月的保卫战很要紧。再下来就是昆仑关大捷。所以,这个可以真正说的上打败日本人,其中很重要,台儿庄和昆仑关,是其中的,可以说是两个真正很重要的。我父亲指挥的。那么一直到最后桂林保卫战的时候,从头打到尾。而且很多战略他都参加的,那时候他和蒋的关系还很好。 所以蒋还蛮倚重他的。

记者:
谈到战略上的部分,事实上,白将军对抗战的贡献都非常卓越。先谈谈战术的部分,在战场上他有“战神”之称, 也歼灭了很多日军,刚刚提到了台儿庄大捷。有没有多一点的,父亲在日记中也好,或是跟你叙述的也好,这个战场,他是怎样带领他的官兵打胜仗的。

白:
作为一个名将,他有他的一种人格。所谓兵随将转。据说,他有个特点,他可以带任何军队。本来说他是新桂系的重要人物。大家以为桂系桂系,下面都是广西的兵。不然的,他其实带广西的兵的时候还很少。他可以带中央军,其他的军队。他都可以。那些军队对他,对白崇禧有一种信任。所以他一来,大家好像士气就高了。因为他有常胜将军的令誉嘛。打仗打士气。军队的士气最要紧。还有纪律,我父亲严格的,言出必行 ,军令如山。另外呢,他常常是大战略。他从统一广西,北伐,到抗战,他面临的都是比他强的敌人。北伐的时候孙传芳的时候,五省联军,打孙传芳,都是军队比他多很多,都很强势的。打日本人,他以战略取胜,所以他每个战都是,首先都是战略的部署,对他来说很要紧。很多时候他能取胜,也是靠战略。

记者:
他当年有个很有名的战略思想,就是持久战了。这个很有趣了。国民政府当然说是蒋委员长提出来的持久战,毛泽东那边也是《论持久战》,您说是父亲提出来的,究竟真正的史实如何?

白:
我父亲有版权把应该。的确是,在他回忆录里面。这个他不会错的。这是武汉最高军事会议。1938年在武汉最高军事会议。他提出来的,他提出来是有道理的。我听他讲过这个事情,他这一套。为什么要持久战呢,他说,他看日本人那时候的军备是压倒性地胜过国军。他们有几千架飞机,而且都是很好训练的飞机。国军才三百多架。三百多架里面能起飞的才一百多架。上去一下很快容易被打下来了。没有制空权,挨炸的份。他们的陆军,有名的训练的纪律啊,军备,炮火,压倒性的。国军那时候,都是杂牌这么凑起来的。那些军备都是各国搜集来的。在这么一个以弱对强的情况下,父亲就想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强敌打垮。

他研究世界各国战史的。他说,能借鉴的就是拿破仑侵俄国。俄法战争的时候拿破仑,那时候席卷欧洲。俄国人那时候很落后嘛。可是俄国人那时候有一套战略,把法国军队往俄国内地拖。俄国的强项和中国一样,广大空间。法军往内拖,补给线长啊,消耗战,补给不上了, 冬天一来就被打得。而且还有一点,俄国人把敌后用游击战去骚扰法军。你要侵略战争,全民战争,民间都是游击,跟中国一样吧。中国反正怎么把敌后变成前线,我父亲研究研究游击战,他也建议 ,后来军事委员会也采用了,把三分之一得军队变成敌后游击战队,从敌后去打他们。所以,俄法战争对我父亲有很大得启示。用这一套对付日本人。日本人要闪电战嘛,速战速决。我们这一套战略就是拖的。

记者:
所以这个持久战是白崇禧将军提出来的,然后获得国府军委会得采纳。

白:
对啊。毛泽东他也有一套他得持久战略,他自己。不过你要想想,那时候国民党得军队不可能去采用共产党的军事战略的嘛。不可能的嘛。自己的一套嘛。不可能采用共军的。

记者:
那怎么看抗战结束胜利70年之后,北京那边说抗战是他们打的,他们才是中流砥柱。

白:
胡锦涛自己承认啊。在抗战六十周年的时候他自己讲的,他说主战场是国军领导的,敌后,大后方是共产党游击战。这样讲的比较公平。这个国民党的。看看数字嘛,大会战有22场,大战,战役有1100多长,都是国军打的。你看这个官兵死了三百多万。将官都是260多。上将。我现在有两个数字。上将死了6名。但是我现在看到上将死掉22位。这个要查查。

记者:
但是马总统,他说国防部有个最新统计数字,一边是说全部的将领是268名,但是他说的上将的数字和您开始讲的。。。不是没有22位。

白:
是八位。八位也不得了啊。 上将,张自忠啊,这些人都不必。。这些人怯敌一点,在后方,这些人都是身先士卒。国民党的将官,那是真的血肉长城啊。拿什么去挡,制空权也没有,只有挨炸的份。这个不能跟他正面冲突的。正面冲突伤亡太重。所以只能迂回战嘛。所以要打游击战,所以要积小胜为大胜嘛。以空间换时间嘛。拖他嘛,消耗他嘛。所以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经常有一百二十万陷在泥沼里面。动不得。 他没办法把这个军队去侵略东南亚,或者是侵略俄国。他被陷在中国,拉在中国里面了。他从日本本岛,从台湾,从东北运战略物资,后来打到最后的时候日本都饿死了自己本岛。

记者:
这场战争真是血肉长城,真是惨。淞沪会战,台儿庄。

白:
惨得不得了。而且现在不公平的就是一方面惨烈得不得了,一方面是真的是勇敢。空军,他们知道一飞上去,是不会回来的。那种飞机,那些都是当年真是热血青年啊,想想就掉泪。20来岁的。。 飞上去自己都晓得的。

记者:
抗战除了战场上的厮杀之外,谈谈普罗众生对战争的记忆。 妈妈会不会很担心父亲在战场上面。。。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大家都是做。。去战场上面可能有机会就不再回来见自己亲人的这样的打算。那母亲怎么看?

白:
从前我们不懂了。不懂妈妈心中有多沉重。 但是后来我母亲经常吟一首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时候我母亲吟这首诗。。。妈妈平时也不吟诗的。。喔喔喔,我那时候才懂。 大了才懂。 我父亲每次到疆场去,我想她担心得。

所以我父亲打电话回来,喔唷~我母亲跑得,好好好,跟他通电话。那种的那种的,知道他还活着啊,打了胜仗啊,或者的,那种欢愉之。。。我父亲一回来,打完仗回来到家的时候, 我母亲一定是把大伯妈请来, 大伯妈是个名厨。 做饭做得很好吃的。那时候我们家就大吃米粉, 桂林米粉。我爸爸最爱吃。我们就请我大伯妈来, 米粉宴。 想替我父亲接风。我们就只记得吃米粉。父亲就穿着那种披风, 很神气的那种。 大概是打了几个胜仗回来的那种威风。所以是这些印象深的。

那更更更,就是我们最后桂林陷落。桂林沦陷了。我们最后湘桂大撤退,我们是最后一班车。火车都是三层。你们可以找到这些照片。 火车上面都爬满了人,火车开都开不动。最后都日本人在后面追。

记者:
所以您可能要小小地,要挤在一个地方。

白:
挤~! 一车厢的人都是我们的人,我母亲带领的。两家,我祖母90岁,我外婆70岁。几个老人家。还有我的小弟还抱在手里。真是一副流离图啊。而且好紧张啊。日本人天天赶在后面。

轰炸,轰炸。火车 “霍~”走,那时候好多山洞嘛,走到山洞的时候, 可怜,顶上的人不提防,太矮了, 把人都刮走了,头都没有。那种的, 桂林我们走的时候一片火海。我们自己烧的。焦土抗战。自己先烧掉。 太惨了。大迁徙,大流离。从来没有过。你看不管是以前,元朝,清朝,入主中原,一下就打过了嘛。这一下拖了八年。从东北到广西, 全~,大片的国土,都牵涉了。

记者:
这个没有意志力是撑不住的。

白:
那是撑不住的。算上那个918事变的话。

记者:
因为我们美国之音还是会谈一下美国对这场战争,美国对华的援助。 当然父亲白崇禧是新桂系的,他的军队里面有没有美械装备。或者是美军的顾问。您的史料中,不知道先生有没有任何跟美军相关的一些记忆。或者是小故事,或者父亲和美军之间的互动。当然不是每个军队都有啦!

白:
广西好像很少。都是中央军区了。大部分是中央军。第五军啊,新一军啊。远征军啊。中央的军队。

记者:
这也是另外的一个话题。就是说事实上,父亲白崇禧将军的军队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对不对。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李”,“白”,在这个台儿庄大捷打了这么漂亮的一个胜仗,打完胜仗之后,父亲和白崇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白:
蛮有意思的。按理说呢。台儿庄是那么重要的。现在回头来看,它还算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呢。徐州会战开始撑不住,一下垮的话, 没有台儿庄这样挡他们一下,这个武汉的“刑都” (不懂, 25:04)。岌岌可危。那个一下子,本来京沪,华北已经被他们占领了。813以后京沪又沦陷了。如果在这边没有顿挫它的锐气,它一路下来,武汉都打得非常危险。那一打得危险了。那中国是不是垮掉,就非常难讲了。所以台儿庄, 太重要。它虽然看起来规模不大,可是对全国的士气,和全世界的刮目相看,这个东西,很要紧的。等于是整个国家,用句英文来说是 “galvanized”。。一触电,就全起来了。可以给的中华民族的信心是,这么强的强敌是,也可以打败他。也可以击败。这么弱, 这么落后的,这么杂牌的军队,也可以把这么一个强敌给他吃一个大败仗。这个意义非凡。

那么当然,蒋他开始是很注意这一仗的。我父亲在战前调兵遣将,蒋都支持的。把李秉宪把,桂君给调到那边去,川军也给调到那边去。 那时候,军队不足啊第五战区李宗仁。在台儿庄开战的前夕,台儿庄三月底的嘛,抗战前夕,蒋就跟我父亲一起飞到徐州。一方面是视察前线, 鼓舞士气。第二呢, 留下来协助李宗仁只会。所以他晓得我父亲的军事才能嘛。很重要的一个, 而且 “李”、“白” 经常合作有很好的机会。

打了,后来打胜了。我说这个很复杂。这个打胜了以后,那这个全国欢腾。可能有点出蒋委员长的意料之外。那种的武汉“刑都” 大游行, 十万人。高举 “李” “白” 的放大照片。一下子,一夜之间,李宗仁,白崇禧又变成抗日英雄了。前几年,蒋介石跟中央跟桂系打仗, “李”、 “白” 被定性为叛将。这几个叛将啊,一下子一变,又变成了抗日英雄。委员长心中也相当微妙。所以他就下了一个手谕,意思就是说,这不过是个小仗,不要高兴得太早,大家要继续努力。后来他日记里面也这么说,外面放炮仗,他很烦。哈哈,ANNOYED,ANNOYED。他好像叫政治部不要宣传。

那时候有个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很会写大鼓词的。台儿庄以后他很高兴很兴奋,他就写抗日将军李宗仁什么什么的歌颂他。后来政治部主任陈诚,就把那时候好像是郭沫若当“第三厅的” (不懂,30:07),就把它扣下来。为什么呢,因为不能发表,不能歌颂个人。蒋啊,多少有点吃味吧。

其实中央军也表现得非常英勇。汤恩伯他们的军队,下面的关麟征,那一仗是张自忠打的,那一仗是集体的,不过两个指挥都是桂系的。

记者:
抗战万众一心这是没话讲。军民牺牲那么惨,还是那么有意志力。可是上面那些人在战争中的人性反而很微妙。对战争的局势,不是说误判,而是自己的一个私心。包括了蒋介石跟 “李” 、“白”,还有蒋介石和美国之间,很微妙的。

白:
那更复杂了。最著名的就是史迪威那个事情。那影响中美太大了。 一直到现在还在争议,史迪威的角色,这个人。现在慢慢清楚了。

我想, 第一是史迪威的个性。美国人也不都是那样的。后来换了魏德曼就很好啊,他就跟蒋处的很好。那个史迪威,他们叫他 vinegar Joe,多么酸辣刺激的。他个人有着美国人的优越感,美军瞧不起国军。他自己也有问题。他也不是百胜将军,他在缅甸那边也吃了败仗的。他要把中国战区的指挥权全部要拿过来。那怎么可能?蒋怎么可能让他呢。而且那个史迪威,那个时候也比较同情共军。

记者:
除了史迪威之外,蒋介石他整个在八年抗战中,他自己在心情上的转变对这个占据是不是有影响。包括对 “李” 、“白”的吃味。后来对孙立仁他也有戒备之心,甚至导致了孙将军的软禁。作为一个普通人有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你会嫉妒,猜忌。可是作为一个三军统帅,你在抗战这么风雨飘摇, 一直到台湾这段期间,有这样一个情绪在的话,好像是。。。。。

白:我可以这么讲。他信任他的嫡系部队比其他部队多。的的确确是黄埔军队把他的成功从北方带起来。他抓紧了黄埔这些他手下的部队。他底下部队对他很忠贞。所以他用人,忠贞不忠贞很要紧的。所以他跟我父亲的关系很复杂。一方面很倚重他,一方面又不信任的。抗战前四年,他让我父亲打了很多仗啊,甚至于做桂林“行人(不懂, 34:09)” 主任。可以说大权,3,4,7,9 四个战区,都在他管辖。西南半壁。后来,他这个后四年,就把我父亲调到重庆去当军训部长,基本上是没有让他带军队了。

记者:
蒋介石跟你父亲这种复杂的关系,也一直延续到后来父亲到了台湾。 这段你怎么记忆。

白:
这段记忆很深。因为我父亲国共内战的时候,一直到1947年底,他们俩关系还好。否则,他不会派我父亲来处理28事变。一直到1948年初的时候选总统,我父亲帮了李宗仁,而且把蒋心中的那个副总统人选给击败了,这下他面子非常下不来。还让人觉得说桂系很厉害。他是感受到威胁了。一个是副总统,一个是国防部长。所以就把我父亲国防部长的只为给拿下来,去当剿匪总司令。这里边当然讲起来很长了,很长的恩怨,还牵扯到淮海战争。

记者:
您在对岸也有讲学,谈 《民国与父亲》,年轻人听到这样的史观是不是有完全不同的一种反应? 不对啊,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应该是怎么怎么样。

白:
非常不同的反应。 我在东南大学的时候做演讲就有讲到。我不知道他们的教科书是怎么写的关于我父亲提出来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而且关于持久战,我说是我父亲提出来的这个。下面哗然。哈哈。学生哗然,“哎呀,这是毛主席讲的”。很好玩。后来我就说,不错,毛主席也讲过。好像史学家考证以后觉得我父亲比毛主席说得早一点,而且那时候也不可能采用毛主席的。下面的学生拍手,原来是这样的。

记者:
您怎么看现在历史,共产党说共产党的,国民党说国民党的。

白:
我想,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真相。不是真相的就是伪史,是政治宣传。历史要靠历史文献,包括口述历史,包括影响,包括档案,这些东西都在的。不存在中国,也存在外国,也存在台湾,日本,美国。 这些东西你翻不了的。这些数字呢,22场呢,国民党打的。而且现在的网路这么发达,中国大陆的青年的资讯也都接受得很多,他们也很好奇,他们也觉得历史真相要慢慢地还原起来。我相信一步步,可能它现在一直这么讲,一下子兜过来不容易。我想今年他们能够举行这么隆重的抗战70周年胜利,我相信,最后会是个转位点,很多地方有突破的。不管官方怎么讲,据我了解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做自己的一些纪录片,访问。从前不可思议的,不可能的。一些老兵, 这些国民党的老兵。他们本地国民党的老兵。好惨。但是也至少终于有人关注他们了。所以这些都是一点点地往前走。我相信,历史的真相,历史的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记者:
那他们阅兵的时候也沿用这个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国民党的军制, 这也算是一个突破。但是军服上面应该没有青天白日。老师您去大陆讲学其实也是非常重要,也是让他们年轻人,听到有这样子一种跟他们所听到的教科书里完全。。。他们就会自己去辩证,去找资料。

白:
最近,他们出版了我父亲两本书,我写的书,《我的父亲与民国》,在大陆出版。他们除了文字上面有些更动以外,几乎六白张照片,没有动。也没有删改。这些照片是他们头一次看到的,要紧啊。我还想,六百张,现在到处都已经,媒体啊。可见这真是个大突破,它让你出这本书。这在过去根本不可能。简体版。出版以后,我们接着就在南京开了一个研讨会。在哪里开呢? 在老总统府。而且谁主办呢?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这些都是大突破。

记者:
即便是官方还是有些没松口,但是地方已经有这些研讨,承认。

白:
那也是官方默许的。他可能不好很正面出来讲。还有一点我觉得他们的确有突破,他们的CCTV 是他们最官方的了。我看到了近两年,做了两个节目都关于我父亲的,我父亲的一生的军旅生涯。尤其还有另外一个很有意思。讲我父亲和林彪之间,这两个将领打来打去,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打到广西。而且谁制作的呢? CCTV军事频道。他们的国防大学做的。

记者:
就讲这个林彪跟白将军。

白:
他们解放军做的。而且呢,更叫人惊讶的呢,很客观。没有大的扭曲。 比台湾还要客观。台湾对我父亲的历史不见得有这么客观的评述。他们承认我父亲是国民党的第一战将,也提了毛泽东对我父亲的评价是 “中国境内最阴险狡猾的军阀”。因为我父亲在1949年的时候,在湖南青树坪打败了林彪。毛泽东很气,就讲了这句话。这些节目里面都有。所以我觉得,以我父亲个人作为例子,渐渐在突破在转变,肯定要有一些时间。他们的确在转变中。

记者:
谈这个对岸,他们今年拍的连续剧,电视剧、纪录片、影片非常非常多,几十部,都是大型的。你怎么看,他们这么用强大文化力量去纪念诠释这场战争。相对来说台湾这边做的没那么多。

白:
台湾很奇怪。这个仗是国民党打的,国民党怎么好像自己放弃了发言权。牺牲这么多人,怎么会这个发言权不拿在自己手里头。我觉得这个台湾这边的,现在还是国民党执政吗,国号叫中华民国吗。中华民国国民党执政的政府为什么不大大地做这个抗战胜利。一年, 应该老早做的。拍各种的影视、书籍、开各种研讨会。他们有小型的, 很零碎,而且有点急救脏的那个味道。应该是大规模的,像共产党的那个样子。

记者:
我不晓得我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可不可以这样子。请老师指教一下。其实,这段历史不只是被英美遗忘,被中共扭曲,事实上在台湾是受到了漠视跟淡化。这就牵涉到台湾不同的族群对抗战胜利、纪念抗战胜利有不同的观感。有人甚至觉得,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抗战胜利。

白:
有这么一个说法我觉得非常荒谬。就是好像抗战胜利和台湾没有关系。怎么没有关系。没有国民党下面的人牺牲这么惨重,让日本投降,今天台湾还是殖民地,还是日本的殖民地。难道台湾的人民还愿意当日本的殖民地吗? 这怎么会和抗战没有关系,这么多人的牺牲得来的。我觉得不要因为政治立场不同,就影响对抗战胜利的态度。这是全民族的。抵抗外族的的胜战。除非你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你当日本人,还怀念当日本人。当然应该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公平跟尊重。

记者:
好像台湾这个地方就比较特殊,它好像什么事情跟意识形态,跟你的不管是审级还是政治上的立场有关。所以变成大家纪念起来有一些尴尬。尤其是老兵这一块,“外省 (不懂, 47:41)” 老兵、选票。可能官方不敢去接触这一块。你怎么看这种台湾纪念抗战很尴尬的立场。

白:
我觉得这都是多余的。不能说是抗战胜利是和等重大的一件事情。怎么会还考虑到几张选票。而且不一定,也许你正气凌然的,把你的党魂国魂召回来,可能还号召得民众对你的支持。国民党要面对自己过去的历史,辉煌,壮烈的历史。是就是。

记者:
我觉得寄望政治力量去纪念抗战,可能恐怕有点缘木求鱼,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过分。老师能不能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怎么样用文化的力量去纪念这场抗战。能不能把大家集体记忆唤醒。不管在台湾的也好,在大陆也好,都有一股集体记忆,就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侵略。怎么用文化力量去唤醒这种集体的记忆,去串联在一起,然后真的让这段历史把这个精神延续下去。拍几部好看的电视剧呢,还是多写几本畅销书呢,用文化的力量去把这种隔阂弭平。

白:
现在是影视时代,我想就要拍几部很要紧的记录片。你像他们美国time and life 那些,HBO拍的那些二战的。我记得有个HBO 拍的。 那个叙述者是 “GREAT GREY PACK (不确定)” 非常动人的声音叙述的。这一类东西的影响很大的。我们要用一套,完整的抗战的纪录片。这一套,就可以到学校里面去放。现在我们学生对我们的抗战史就根本很淡化,根本不了解。因为这边我们随便写教科书嘛,所以对抗战根本就不了解了。所以我觉得第一,要拍。那个《一寸山, 一寸血》,拍得就很有心。但是我们应该政府的力量来拍这个。但是我们民间也可以做这个事情的。很多人如果有这个心,我觉得都可以大家一起起来。我在这个世新大学策划的一连串的这个抗日战争讲座,我觉得很动人。漆板垣先生(不确定是不是这个人,51:06 左右),他跟我两个人做了一个对谈,就是回忆我们俩的童年。他比我年纪大一点,回忆更那个。漆先生讲了50分钟,他90岁高龄。50分钟的演讲,正气凌然掷地有声,我没听过在台湾这么让我感动的演讲。

记者:
他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

白:
对,我想,像齐先生这样的演讲是民间的力量。我们正在想办法把它做成DVD。我想这个可以到处去放。我想民间有心,也可以做。

记者:
民间的文化人士,集体创作,集思广益,做一些这种舞台剧也好,或者是书也好,电影电视剧也好,多多地把这样的一个宣传拿出去。

白:
对啊,我们还没有很好地拍一些战争片的呢。电影没有啊。早期还不错,《英烈千秋》,讲张自忠的那个,还不错的。

记者:
当年有很多诶! 为什么现在不拍!

白:
意识形态的问题。电影还是很要紧。

记者:
如果这个纪录片能让年轻人看到,你希望对我们的受众传达一些什么讯息。希望他们对这场抗日战争有些什么正确的认识。能够被这场战争受到什么样的感动?

白:
算起这个九一八,这是14年。20世纪中国最大的苦难之一,外族入侵。这一场,是不能忘记的。前车之鉴嘛。同样的错误还会重犯,人类最大的弱点是不汲取历史的教训。经常会重复同样的一个错误。如果日本的青年真的相信日本右派的言论,那么这个中日对侵略是淡化了、扭曲了的话,那么他们对这场战争没有汲取教训。所以我讲,要回忆战争就是要阻止下一个战争,这是最要紧的。因为回忆战争才晓得这么大一个战争多么可怕。而且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个大家要检讨,省思。

记者:
非常感谢白老师。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不能遗忘战争,回忆战争是为了阻止战争。
非常感谢。

来源:VO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