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相关规则,所有诺贝尔奖的提名及评选资料保密50年。因此自1901年开始颁奖以来,至今公布的资料只到1968年。在这68年中,已知获提名者共3257人次,因两次世界大战等因素而空缺,获奖者仅63人,包括两年(1917年和1966年)由两人共享。

前68年只有两位华人获提名

首先是胡适在1939年,提名人为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旅行作家、瑞典文学院院士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1865年2月19日-1952年11月26日),1957年又由香港著名作家、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创会会长黄天石提名。另一位是林语堂在1940年,提名人赫定和1938年获奖人、长期旅居中国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 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1950年又获赛珍珠提名一次。但他们都未曾出线进入过五人决选名单。

胡适-林语堂过去在一些报刊书籍甚至传记中提到一些著名作家、学者也曾获提名,如香港有位教授许子东曾撰文《诺贝尔文学奖:90年里中国人错过至少8次机会》,其中有些就是未经查实的误传,比如说“二十世纪最早获得提名的是辜鸿铭”,显然是出自至今仍盛传的辜在1913年与当年得主、印度文豪泰戈尔曾同台竞争而惜败的假资讯。其实,只要查阅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的档案记录,就可获知: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共有32封信提名了28人,其中法国和丹麦籍各5人,英国籍4人,西班牙和瑞士籍各3人,瑞典和意大利籍各2人,比利时、印度、爱尔兰、奥地利和芬兰籍各1人,并无任何华人,当然也没有辜。

再如有传鲁迅在1920年代曾谢绝了要授奖给他的好意,其实则是对他谢绝提名之事的误传。那就是上述斯文·赫定因探险于1927年再次到中国,就提名中国作家事征求意见,有人推荐梁启超和鲁迅,在托人写信问到鲁迅本人看法时,鲁回信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因此赫定也就没有提名过鲁迅。

此外,《胡适日记全编》中记载:1929年2月26到28日,他乘火车回上海时,“火车上熟人最多,有美国公使,有瑞典探险家Sven Hedin (斯文·赫定),有陈万里、杨宪武等。Hedin同我谈:他是瑞典国家学会(现译“瑞典文学院”)十八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金候选人。他希望提出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因此当时即作罢。不过,抗战爆发后,胡适从1938年起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美国大使,由此在国际上名气大增。赫定可能就因此决定提名了胡适,使他成为首位获诺奖提名的华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共有45封信提名了33人,其中有3封信共18人提名芬兰著名作家西兰帕(Frans E Sillanpää)——自1930年起连续十年获提名已达39次,而得以获奖。

赫定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在评选中显然看出了不是文学家又缺少外文译本的胡适缺乏竞争力,因此次年改提名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他用英文直接写作并已在美国出版了两本畅销书。值得一提的另一提名人赛珍珠,她长期旅居中国,1938年以描写中国农民的英文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具有美国和中华民国双重国籍。1940-1943年因二战停止评颁诺贝尔文学奖,因此林语堂的首次被提名未起作用。不过,1940年获提名的19人中,还有被认为是丹麦20世纪最伟大作家的延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和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两人相继于1944年和1945年获奖。1950年,林语堂又获赛珍珠提名,但也未出线进入决选名单——共有79封信提名了55人,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获奖;此外还有7人相继在1951-1954,1957,1958和1965年获奖。

胡适虽然在1957年又获提名,但评委的评判结论是:“胡适这位候选人是中国哲学史的最近专家,但由于缺乏翻译并且难以获得有份量的意见,导致这个提名无法收入下一步评选。” 当年共有66封信提名了49人,法国著名作家加缪获奖;此外还有3人相继在1958,1960和1964年获奖。

至于有报道曾提及,老舍在1966年自杀去世前就曾获提名,甚至被评选为首位获奖候选人,只由于他在当年八月已自杀去世而另换他人,显系误传——根据瑞典文学院已公布的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资料,当年并没有华人。当年99封信共提名72人,分布在26个国家,以法国/法语作家人数最多,达18人(包括多语创作者,下同);其次是德国/德语作家9人,美、英各7人,意大利5人,苏俄/俄语、挪威、瑞典各3人,波兰、日本、西班牙各2人;以色列、危地马拉、爱尔兰、阿根廷、古巴、瑞士、委内瑞拉、伊朗、克罗地亚、匈牙利、智利、葡萄牙、芬兰、荷兰、秘鲁15国各1人;最后评出得主为两位犹太作家——以色列的萨缪尔·阿格农和瑞典的内莉·萨克斯。

此外,老舍的儿子舒乙声称,他曾获得确切信息,1968年因瑞典文学院事先未获得老舍已去世的消息,评选他为首位获奖候选人,但此后又确认他早在两年前去世而换成排名第二的川端康成。尽管瑞典文学院院士、汉学家马悦然多次指出老舍从来没有进过决选名单,但毕竟因保密规定不能拿出实据。不过,现在已知:川端康成从1961年起就年年获提名,1966年起更是连续三年进入了五人决选名单,而老舍从来就没有被提名过,更遑论曾为1968年的“首位获奖候选人”了。

这也就是说,直到1968年,除了香港中国笔会以外,中国及海外华人有提名权者——高校文学系和语言系的教授们、中国作家协会等团体,都未想到自己有权提名,或想到也不愿提名,这才导致华人作家在候选人中长期缺席,并非瑞典文学院评委们的有意“疏漏”。

近50年华人获提名者众多

虽然最近50年的提名资料还有待解密公布,但有些有资格提名者会透露自己的提名,有的作协和笔会成员也会透露其成员内部推选供主席/会长提名的人选,以及有的评委有时也违规泄密。

1985年,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教授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从此积极提名和推崇沈从文,前些年多次发文透露沈在1987和1988年两次进入决选名单,但由于沈在1988年5月10日去世而错过了机会,否则在10月决选时“肯定会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根据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程序,评委会到5月底才提出五人决选名单,也就是在获知沈去世消息公布20天后,不再会仍将他列入,因此恐怕是马教授多年后记忆有误,沈的两次入选更可能是1986和1987年。

根据多方报道的比较可靠信息,从1980年代到高行健获奖的2000年,20年间获提名的华人至少有数十人之多,其他还包括:中国大陆的巴金﹑丁玲、王蒙﹑张洁、北岛、杨炼、郑义﹑周而复、莫言﹑王安忆、李锐﹑曹乃谦等,港台的金庸﹑李敖……。此外,不能确定是否有提名但已知早有英﹑法﹑德、西甚至瑞典文译著的其他中文作家至少过百﹐其中当时在世的著名作家包括:萧乾、冯骥才、阿城﹑多多、王朔﹑苏童、余华、舒婷﹑殘雪﹑虹影等﹐以及出自台湾和海外的余光中﹑白先勇﹑柏杨﹑商禽﹑李昂﹑聶华苓﹑于梨华﹑陈若曦﹑龙应台……。

2000年以后,除之前曾获提名的北岛、莫言等人以外,已知获得过提名的著名作家还有:苏童、方方、章诒和、阿来、贾平凹、阎连科、马建、廖亦武……。

高行健为何成为首位华人得主?

Gao Xingjian-Nobel Prize高行健与上述同时获提名的那些人相比较,当时无论哪个方面的名气还是作品及其译本销量都处劣势,因此不少舆论想当然是瑞典文学院院士中唯一的汉学家马悦然教授的极力推崇起了关键作用。但据笔者了解,虽然马教授确实将高的主要作品翻译成瑞典文出版,如长篇小说《灵山》等,但已知马教授在沈从文去世前就开始推崇诗人北岛,多年来以第一时间翻译北岛诗稿,使其瑞典文译本比中文原本出版得还要快而多,并在沈从文去世后就将北岛作为提名首选,其次则极力推崇小说家李锐、曹乃谦等——他从不隐讳自己的提名意愿,但从未提及包括他认为写剧本极佳的高行健,即使在高获奖后也没确认过他曾提名。

高行健当时胜过北岛等其他名家的优势,已知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

1) 有更多影响力大的提名人,主要包括:刘再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罗多弼(Torbjorn Loden)——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的学生)、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和中国语言与文化教授,杜特萊(Noël Dutrait)——法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埃克斯-马赛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授,等等。
2) 主要作品有著名翻译家的很好译本,尤其是长篇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和一些剧本等的杜特萊教授法译本,影响力更大于马悦然教授的瑞典文译本。
3) 负责评选的时任诺奖评委主席艾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教授和文学院常务秘书恩达尔教授为师生,都是法语文学专家、文学评论家,推崇各种文化融合的“世界文学”新形式,很欣赏杜特萊教授法译本和作品内涵——高行健的作品也可说是当时最符合他们“世界文学”标准的中文杰作,颁奖辞誉为“开辟了中国小说和剧本的新路”。
4) 已获得了诸多各种国际奖项和荣誉,数量大大多于所有其他华人作家。
5) 有大量各国的书评和剧评,好评也大大多于所有其他华人作家。

莫言为何成为首位中国籍本土得主?

Mo Yan-Nobel Prize在高行健获奖后,世界的注意力理所当然地投向中国的本土作家,诺贝尔奖虽然明文规定不考虑国籍因素,但评委们依惯例也难以免俗。与上述其他人相比,莫言的作品在同类的中文作品中似乎并不特别突出。比如马悦然教授就更推崇同属“乡土作家”的李锐和曹乃谦,对苏童、余华、王安忆等的评价也一直不在莫言之下,甚至还曾批评莫言的长篇太长,最好大大压缩,因此只翻译了几个短篇。由此可见,莫言获奖更非像有些人想当然地那样以为主要在马教授的助力,而已知是几乎全体院士的一致选择。

莫言当时胜过其他名家的优势,已知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点:

1)提名人主要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得主大江健三郎,而且一直提名了十多年,影响分量大大超过了其他华人作家的提名人。
2)主要作品有著名翻译家的很好译本,其主要作品的英译者、美国圣母大学讲座教授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被誉称为“西方首席汉语翻譯家”,法译者也包括高行健的译者杜特萊教授。
3)负责评选的时任诺奖评委主席韦斯特贝里(Per Wästberg)是瑞典著名作家、编辑兼人权活动家,国际笔会前会长和荣誉会长,也是“世界文学”倡导者,极为赞赏莫言作品的特色——将拉美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史传统和社会现实融为一体的“幻觉现实主义”。
4)已获得了诸多各种国际奖项和荣誉,数量大大多于所有其他中国作家。

(2012年10月初稿,2017年6月修改,2019年1月再改)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