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历来是中共中央最高层领导的代名词。对其关于“民主”问题的论述,我在本文中提出了批驳。

“方向”一文观点质疑
——与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商榷

80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特约评论员的文章,题目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以下简称“方向”)。同一天大众日报、光明日报等都在第一版显著位置使用仿宋体字来刊登了这篇重要文章。从报纸的安排来看,这是一篇与党中央决议,党报社论有同等水平的文章。影响是不小的。

通观这篇文章,感到其中有很多观点难于苟同,现在提示出商榷。

以下引号中加点的字句,都见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一文。字句下的点是我加的。

我国还有资产阶级吗?

“方向”一文作者,用了相当篇幅论述社会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所做的斗争,论述资产阶级民主的危害性。作者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说什么资产阶级现在“要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模式,建立他们的独立王国”。作者还强调说明“不能容忍为资产阶级统治或复辟效劳的资产阶级民主粉墨登场,招摇撞骗,愚弄人民。”

看来作者不但认为我国现在还存在着资产阶级,而且还认为这个阶级活动很猖獗,是一个有行为,有目的,要搞“资产阶级统治或资本主义复辟”的资产阶级。

我自己不同意这种观点。最近几年来写了一些阐述自己观点的信对三中全会的决议当然也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做为共产党机关报上公开发表的一篇新华社特约评论员的重要文字,还是应该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来写,才对。

我国有过资产阶级民主吗?

“方向”一文用了大量篇幅反复论述“资产阶级民主”,要人们不要“向资产阶级民主求救兵”要人们“划清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

到底什么是资产阶级民主。我国现在有没有资产阶级民主?过去有没有过资产阶级民主?我想资产阶级民主应该是资产阶级统治时期,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管理的一种手段,我国现在既不存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也不存在资产阶级,到哪儿去找资产阶级民主呢?何谈划清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呢?中国不但现在,而且过去也从来没有过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压根儿就从来就没有过什么资产阶级民主。

作者在全国全党大力倡导民主的过程中,大批、特批资产阶级民主,要人们与资产阶级民主划清界限。这似乎有点无的放矢。提高到原则上讲,这是当前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干扰。使人们在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时增加了恐惧感,深怕自己讲了“资产阶级”民主,深怕自己被戴上“资产阶级民主”的帽子。

评“方向”一文的命题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的题目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这个命题的本身是值得我们认真商榷的。

社会主义民主做为一定国家的形态和使用的手段。是没有什么方向问题的,因此也谈不上什么“正确方向”和“错误方向”。难道我们能说“社会主义民主的资本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民主也不是我们将来才能达到的一种形态,而是现在已经存在的一种形态。所以从这两种意志上来讲都不应该提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这个命题来进行讨论。

民主“总是属于一不定期阶级”吗?

“方向”一文说:“第一,民主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抽象的民主,一般的民主,超阶级的民主,而只有具体的民主,阶级的民主”

民主是否“总是属于一定阶级”呢,看来不尽然。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但部落中的大事仍然要集体决定,部落头领仍要选举产生。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不属于任何阶级的始好形态的民主。

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已经消灭,但是还存在大量的对物的管理。有很多更加复杂的问题,需要讨论,需要少数服从多数,还会有选举制度。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社会中民主将演变成习惯”,“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全的民主”。由此可见按列宁的观点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有“真正完全的民主”。这种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民主就不是“属于一定阶级的”,因为那时阶级已经全部消灭了。

界限为什么划不清

多少年来在我国到处使用划清界限一词,除了在民主问题上要划清界限,还要在经营管理、教育、艺术,文化等等方面划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界限,划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限。直到最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时候,有的领导同志还提出要划清资产阶级现代化和无产阶级现代化的界限。

看来这种界限大概是很难划,否则为什么划了廿多年直到今天还没有划清呢?后来人们也逐渐看到,有些同志硬要在两种有密切内在联系事物之间严格的划清界限是没有道理的。他们只看到事物的差别,没有注意事物的联系,没有看到两种事物共有的一些特性。

任何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在社会发生变化的时候,物质基础,总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反映在上层建筑中也就必然有某种连续性,继承性。这就形成先后两种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共同的因素。使得资产阶级使用的民主法律、经营管理等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法律、民主、经营管理等制度有着不少相同之处。尽管服务的对象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东西。

无产阶级推翻了旧的统治。打碎了旧的上层建筑。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时,必须使用旧上层建筑中的许多碎块。因为漫长人类社会没有,也不可能单独为社会主义,准备那么多建筑材料。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时只能使用前人遗留给我们的大量资料、成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如果我们拒绝使用这些东西,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这就是历史的现实。

有的人要在我国的上层建筑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要在上层建筑领域中严格划清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界限,全部清除资产阶级曾经使用过的东西。这只能是一种无知的狂妄,愚昧的异想天开,这更是一种对社会主义的自杀。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规律。

几百年前当达尔文提出人的祖先是猴子,是从猴子演化过来的时候。深深的刺伤了某些人的自尊心,损害了某些人尊严,他们群起而攻之,拼命的反对进化论。

历史的车轮最后给了他们无情的嘲笑。

当代在提出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生长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社会主义还保留着很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因素;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创造的很多成果,社会主义根本不能存在——所有这些理论,对很多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这些人陶碎于社会主义优越性、伤害了他们的尊严。他们大喊大叫的批判资产阶级,要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坚决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要严格划清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界限,要继续革命。但是暴跳如雷也好,怒发冲冠也好。历史依然前进。社会主义依然使用资本主义的大量成果来进行建设。科技技术上是如此,文化上是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

对于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并不是要强调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之间划清界限,而只要着力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可能的共同之处来,以便从中学习,借鉴和继承。

资产阶级民主单纯做为一种手段,一种形态是很难与无产阶级民主完全划清界限的,除了服务对象不同之外,在两种民主之中还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如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民有选举权罢免权,当选者要代表选民,要向选民负责等等。在这些方面正体现了两种民主的共性。

对于我们这样的国家来说资产阶级民主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继承的东西,远远超过值得我们否定,批判的东西。资产阶级使用的民主中除了为资产阶级服务这一点之外,还有很多方面都可以被我们借鉴或学习。

两顶帽子

在十余年中极左路线曾用大帽子压制那些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和事。其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就是两项大帽子。

对不紧跟他们的人给加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党内资产阶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他们看不顺眼的事给加上“资产阶级的经营方式”,“资产阶级名利思想”“资本主义的管、卡、压”“资本主义法律、教育、文化”……

现在“方向”一文就使用了“资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这样两项帽子。

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民主空气十分活跃,很多人都准备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矛盾,用民主的方法来对待那些犯了极左错误的同志,大家都在摸索适合我国特点的民主形式,掌握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我们国内的矛盾,这是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种讲民主,实行民主的空气是好的,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方向”一文的作者抄起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大帽子来挥舞,这将产生什么结果呢?我想这只能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起到阻碍作用。

试问作者,所说的那种“诬蔑无产阶级专政侵犯人权,扼杀民主,声言要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模式,建立他们的理想王国”的人在那里?

试问现在中国“为资产阶级统治或资本主义复辟效劳的资产阶级民主粉墨凳场,招摇撞骗、愚弄人民”的现象到底发生在那里,何以需要在全国的报纸上加以声讨?

如果说当前社会主义民主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称道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联系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来为社会主义民主端正方向呢?为什么要在这篇文章中用“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复辟”这些东西来吓唬全国人民呢?

这些总是值得作者深思,也值得很多同志深思。

动乱的原因

不久前在某些地方出现一些动乱。动乱的真正原因是十多年时间里极左路线,极左思想所造成的大破坏,这种破坏不仅是在物质上,而且更重要的还是在精神上的破坏。少数人搞那种不受法律约束的“大民主”实际正是极左思想影响没有肃清的一种表现。

但“方向”一文在分析动乱原因时竟只字不提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想。

由于极左的十年破坏,全国积结了大量的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需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包括民主的方式,但是目前我们还缺少实行民主的经验,由于极左的大破坏在全国更加缺少必要的知识、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人有些急燥,产生了一些盲动,因而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现象。对这些总是只要耐心说服,加强教育,对违法者进行必要制裁,本来是不难解决的。但是“方向”的作者却把动乱的原因归之于所谓“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这表面上看是制止动乱,实际是给动乱火上加油。试想全国上下都在讲社会主义民主的时候,如果动辄就要给对方加上“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帽子,这不是更加混乱吗?

“方向”错误观点

作者在“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的题目下,用了相当的篇幅抨击“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主”。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贯穿以上内容的是“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是资产阶级为主要敌人,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这样一些观点。

而这些观点正是过去十余年盛行于中国的极左观点。

1980年2月7日

(《狱中上书》,孙文广/著,香港夏菲尔出版社,2002年)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