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课

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被告人黄雪琴利用境外视频会议软件组织、开设“十堂课”项目培训,以境内外重大事件、社会会运动等为内容,煽动参加人员对我国国家政权的不满。——黄雪琴、王建兵案的起诉书

除了周四晚的聚会,那两年里,黄雪琴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做的另外一件事是“十堂课”,这个课做了两期,第一期从2020年7月开始,总共是10周。

黄雪琴在朋友圈和豆瓣发过海报。“十堂课”想招募的是“对世界有好奇,对公平、正义有追求,有改变欲望的伙伴”。她预计第一期招募30个学员。第一期的学员zoo回忆,当时有十几个同学来参加。

在第一期课程正式开始的时候,课程内容就已经被定下来了一些,其中有“中国百年女权运动”、“抗争中的女性”这样的女性主义通识课,也有“黑人命也是命”、“从TikTok和华为事件看科技主权”等社会议题。导师是黄雪琴邀请来的,讲中国百年女权运动的老师是王政,她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学及历史学荣休教授,早在1990年代,就往来中美之间,在学术和行动界传播社会性别研究理论。

在课程海报上,黄雪琴写的是“连接真实,一起抵抗荒诞和无知”。“十堂课”的收费标准是100元一个人,如果参加完全部的课程,会退还100元,“相当于防鸽费”。第二期课程开始的时候是2021年4月。和第一期非常不一样的是,第二期的课程内容“更敏感了”,几乎全是与行动者生命历程有关的内容。

参与过第二期课程的一位导师苏里说,自己当时讲的内容是关于行动者创伤的,“创伤不仅来自外面的大环境,也来自社群。”她原本觉得课程内容非常边缘,但她听了另外一堂课,是讲残障工作相关的,她就理解了,公民课的内容设置是非常多样和广泛的。

苏里同时会想起周四晚上的聚会,她认为,这两种活动有着某种相似的内核,黄雪琴一直非常鼓励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这里,可以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内容、甚至是在别的空间不被鼓励的内容。

每一期的课程会跨越10周,黄雪琴经常写邮件给学员,除了预告课程内容,黄雪琴每一次都会在邮件里写下自己当时的状态和感悟。

2021年5月,她写的是汶川地震和49中事件:

最近事情有点多,且是汶川地震周年,情绪不高,前几天成都49中事件,也让人唏嘘不已,学校和政府的维权和自保心态,发出的声明高高在上,看起来已经陷入塔西陀陷阱。一些人从线上的愤怒转移到线下献花活动,那一声声的“真相”喊得激奋……以前公民社会还有空间的时候,类似的案子中很多人(不同城市地区)可能会发起不同的行动,记者可以进入挖掘真相,还原轨迹,指出管理漏洞和存在的问题;公民可能会去献花,去问责,有人可能会发起联署,其他学校也可能发起探讨会或相关自查行动。当然也很开心,成都还保留着行动的勇气和社会事件的参与。”

2021年6月,她写的是:

不知不觉就来到六月中来,低着头也算“安全”度过了那个三十二年过去了仍不得言说和纪念的六四,在一个不敢面对过去的国家,一个擅长遗忘的国度里,能做的也就是一次又一次去听亲历者的讲述,听他们愤怒的控诉,他们撕心裂肺的呐喊,他们飘在历史中破碎的声音,一次又一次撕开哪些伤口,就是为了不遗忘。”

写到沮丧和痛苦的同时,她也经常传递出一些轻盈的力量给小伙伴。她说看大家的邮件,是“轻轻打开掌心找到糖果的感觉”;假期的时候,她会叮嘱小伙伴“多和朋友去旅行吧,和亲爱的朋友们在一起,是超级幸福的事情”;她经常分享好好生活的方法,“在荒谬的日常中要保持理性,找点小小的乐趣,例如和朋友喝喝酒,爬爬山,刻板画,追追剧。《Itold sunset about you》第二季出来了,一定要推荐大家看,看得人生都发甜发亮了呀”。

两期课程都参与过的zoo说,她当时最感动的是社群的氛围,上完课后,雪琴会鼓励大家进行夜聊活动,每个人都来分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自己的生命故事。

zoo还讲到了一件让她印象非常深的事情。当时,在课程群的内部,有一个人的行为涉及到性骚扰她人,黄雪琴作为课程发起人,单独找了很多同学来谈话,一直到今天,zoo都不知道谁是受害者。黄采取了一种非常保护受害女生,避免发生次生伤害的方式。这是她的经验,也是她的智慧。

在面对性骚扰当事人的时候,黄雪琴也花了很多时间让对方有足够说话的空间,黄让他退出了社群,但同时也给对方写了很长的信,信的最后说,“我仍然期待,你可以照顾好自己,若有抑郁焦虑就去真实治病,因为生病并非是犯错的唯一理由和借口,遇到问题要真诚面对”。

(未完待续)

来源:Women我们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