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位爱读书的朋友转来了一份中美大学生的阅读书单,说是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并感叹道:中美大学生阅读书单的巨大差异,似乎意味着中国人正在对这个世界失掉了好奇心。这句话使我大吃一惊。

打开一看,却是以前读过的。这份书单大约发表于两年前,这两年似乎一直都在网络上流传。查看了一下留言,也不见有人大力反驳,说明这书单所反映的,基本上还是事实。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份书单吧。限于篇幅,这里我们仅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完整书单见链接https://www.sohu.com/a/228594165_498163)。

美国十所高校图书阅读综合排名:
1.《理想国》柏拉图
2.《利维坦》霍布斯
3.《君主论》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4.《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5.《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
6.《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7.《科学革命的结构》托马斯.库恩
8.《论美国的民主》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
9.《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普林斯顿大学
1.《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2.《全球化及其不满》斯蒂格利茨
3.《美国国会行动的逻辑》道格拉斯•阿诺德
4.《财政学》哈维•S.罗森
5.《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约瑟夫•熊彼特
6.《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
7.《大外交》亨利•基辛格
8.《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9.《停战》理查德•霍布洛克
10.《冲突中的种族集团》唐纳德•霍罗威茨

哥伦比亚大学
1.《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2.《理想国》柏拉图
3.《论自由》约翰•密尔
4.《社会契约论》让-雅克•卢梭
5.《利维坦》托马斯•霍布斯
6.《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7.《道德形而上学》伊曼努尔•康德
8.《国富论》亚当•斯密
9.《微积分:早期超越》詹姆斯•史都华
10.《文明及其不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浙江大学
1.《平凡的世界》
2.《我执》
3.《万历十五年》
4.《狼图腾》
5.《常识》
6.《牛奶可乐经济学》
7.《心理学与生活》
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9.《天龙八部》
10.《国富论》

武汉大学
1.《明朝那些事儿》
2.《平凡的世界》
3.《神雕侠侣》
4.《读库》
5.《盗墓笔记》
6.《藏地密码》
7.《知日》
8.《新周刊年度佳作》
9.《绝代双骄》
10.《深夜食堂》

复旦大学年度最想阅读图书:
1.《心理学与生活》
2.《解忧杂货店》
3.《追风筝的人》
4.《平凡的世界》
5.《如何阅读一本书》

严格地说,在这份阅读书单中,两国的统计方法和口径都不尽相同。而且,同样是在中国,不同大学之间的统计方法和口径也有所不同。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较细的分类书目,如理科图书、文科图书等,而其他大学则是综合排名书目。此外,复旦大学还给出了年度最想阅读书目。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中美两国大学生大致的阅读倾向。

一、中国大学生的阅读以娱乐消遣的小说类居多,美国大学生的阅读以需要深入思考研读的社科人文学术类居多;

二、中国大学生的阅读以流行畅销读物居多,美国大学生的阅读以历久不衰的经典原著居多;

三、中国大学生的阅读与自身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美国大学生的阅读与自身可能从事的职业没有直接联系,甚至完全无关。

那位爱读书的朋友关于“中国人对这个世界失掉了好奇心”的说法,我当然不能同意。小说也好,畅销书也好,职业导向的商务书籍也好,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在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而每逢周末,在一些大书店挤满了前来选书购书的读者,有些年轻人甚至一整天坐在过道上读书,直到书店关门。人们靠一己的经验和思索所得毕竟有限,因此通过阅读来了解他人的经验和思索,也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而丰富自己的体验,拓宽或深化自己的思索。中国的书店有堆积如山的图书,又有许许多多爱书人,其中还包括了喜欢网络阅读的读者,要说他们对这个世界失掉了好奇心是不公正的。

但是,中国出版的海量图书普遍地质量平平,就我较熟悉的社会科学领域而言,有原创力的已是少见,而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也就是能够影响当今世界最主要学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的,请恕我孤陋寡闻,也请恕我直言,那几乎是没有的。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GDP,总量大到可以排名世界第二,但一算人均值,就要排到世界第七、八十位了。学术著作是以其自身的质量论英雄的,与数量无关。这一点姑且不论,更重要的是,这份书单实际上告示了中国大学生乃至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缺陷,而这一缺陷又告示着中国人(但愿不是全部)对系统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失掉了好奇心,也告示着中国人(但愿不是全部!)失掉了将来为人类系统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做出贡献的可能性。

这个缺陷,就是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在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如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密尔的《自由论》和斯密的《国富论》,这些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著作,几乎都没有出现在中国大学生的阅读书单中。然而,与中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美国常春藤名校大学生的书单中,这些书却占了半数以上,如果考虑到古希腊的学术思想是文艺复兴的源头,把古希腊的经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柏拉图的《理想国》)也算上,这部分著作在书单中比重就更大,几乎要占到八九成了。这是两国大学生阅读书单的最大差异。

出现在美国大学生阅读书单上的这些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籍。它们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首先,这些伟大著作里包含的石破天惊、划时代的智慧和思想,照亮了人类从中世纪走向近现代文明的道路,是近现代文明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制度的灵魂。对于近现代文明生态系统运行的精神及其规则,想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阅读并深入理解这些经典著作是一条捷径。

其次,阅读这些伟大著作,是向它们的作者、伟大的思想家学习思考方法的捷径。因为这些巨人都已过世,阅读原著可以说是学习他们思考方法唯一的正确途径了。原著的内容,在教科书上也会有介绍,大学里的教师也会做讲解,这些对理解原著或许都有帮助,但永远无法取代对原著的阅读。只有阅读原著,我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学到巨人的思考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有条件直接读外文原版著作,那是最好不过了。当然,这些著作有些论述已经过时,也有些论述后来被发现有错误,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向巨人学习思考方法。即使他们的论述有误,我们从他们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也远远超过平庸之作中的四平八稳、无关痛痒的正确论述。

其三,阅读这些伟大的著作可以提高我们思想的品味。经过这些伟大著作蹂躏、淬炼过的大脑,会形成一种对思想的敏感和品味。正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品酒师浅尝一口便知酒的好坏甚至年份一样,深入研读过经典巨著的学人只要听你就某个相关领域的话题讲十来分钟,或者拿起一本你写的著作翻阅几十页,便知道你所处的位置和高度。当然,深入阅读过经典的学人,也会轻而易举地识破那些由权力强制包装出来的思想是何等的浅薄、荒谬和无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除非深入研读这些重要的经典著作并吸收其精髓,将它化入自己的血肉,中国人在社会、人文科学方面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入繁、由浅到深的过程。只有在深刻地理解了前人,特别是巨人的工作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美国顶级名校大学生年复一年地阅读这些经典之作,在他们中间又年复一年产生着世界大师级的学者,其理由也在于此。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学人,作为一个群体而言,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真正地消化、吸收乃至享受人类近现代文明在社会、人文科学方面取得的成果。

回顾一下历史是有益的。哈佛大学,建于明崇祯九年;牛津大学,建于南宋干道三年;剑桥大学,建于元太祖四年。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成书于明正德八年,霍布斯的《利维坦》成书于清顺治八年,洛克的《政府论》成书于清康熙二十八年,斯密的《国富论》成书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密尔的《自由论》成书于清咸丰九年。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差距。而处于中世纪的大明、大清王朝坚信“中国文明冠绝于世界”,对天朝之外的人类视为化外之蛮夷,对他们在近代学术思想上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不屑一顾,放任了差距成乘数级的不断扩大。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大清王朝才开始较大规模地翻译介绍近代的学术思想(1861年开办京师同文馆)。民国时期虽然也有过较自由宽松的学术繁荣时期,但是在兵荒马乱中未能持久,而学界相当部分的注意力,在尚未能充分消化吸收近代文明成就之际,却又被当时风行的一些激进思想所吸引。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政之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除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著作之外,中国对于近现代以来人类在所取得的社会人文科学的伟大成就,基本上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这是一种很反常的态度,就如一名尚未很好地学习、掌握微积分的学生,就让他去批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的局限性一样。可想而知,这位学生除了会说几句批判语言之外,对微积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将一塌糊涂,而他成为一名超越牛顿的大数学家的机会也注定为零!1978年之后,上述的近代以来重要的经典著作基本上都已被译成中文,但教师和学生在开展学术活动时,包括阅读这些书籍,都被要求以主流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其结果,是严重的水土不服,大学生们走不进这些伟大著作的灵魂中去,享受不到跟随大师思考的乐趣,逐渐地,也就对这些著作失去了兴趣。这种情况体现在中国大学生阅读书单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但是,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和学人远离这些伟大思想家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近代以来这些伟大思想家的巨著可以说各有特色、各放异彩,但大体上有个基本特点,那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理性、客观、深刻地剖析了人类行为和社会,这就是所谓的“近代精神”。当学人领会、掌握了“近代精神”之后,以“近代精神”的眼光来反观自身所处的社会,当这个社会不以“近代精神”为基础时,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学人,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紧张关系。此点与上述的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的要求也有关联。当学人无法通过合理的方式改善或改变这种紧张关系时,或者改善或改变这种紧张关系需要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时,放弃批判性的“近代精神”而逃逸到安全舒适的主流意识中去,便是理性的选择了。既然最终不得不放弃,又何苦深入学习“近代精神”,将它化入自己的血肉中去而深受其害?这种理性的选择体现在阅读书单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如前所述,远离近现代经典学术巨著告示着今天的中国人对系统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失掉了好奇心,这也告示着中国人失掉了为人类系统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做出贡献的可能性。倘若中国人不能为人类系统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做出贡献,那么,中华民族这个族群对于世界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即使某一天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也不会有太多人为之惋惜。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多年来其人均GDP已经不及新加坡,但它今天仍是雄傲世界的一个大国,正是因为这个国家诞生的学术思想巨人不下十指之数。如物理学的牛顿、政治学的洛克、经济学的亚当-斯密以及哲学的休谟等人,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加深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增进了人类的福祉。今天世界上的人们,无论是否为英国人,仍都感到自己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得益于这些知识巨人的贡献,觉得自己欠他们很多。

也许有人说,以中国人口之众,天才必多,假以时日,总会有思想巨人出现。这种想法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也似乎有点道理,但遗憾的是,在社会人文科学领域,一百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们仍没有等来在世界上具有广泛且深远影响力的学术英雄。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学术巨人可以以一当万,也就是说,一个学术巨人的影响力可以超过一万个以上的普通学人。但是,学术上历来水涨船高,成就一个学术英雄的背后有着无数的准英雄(含支持者、竞争者和批评者)、小英雄,还有许多自己虽不是英雄却是英雄的理解者和支持者。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也。中国大学生阅读书目中经典巨著的缺失,意味着这个群体的稀薄和零落。这么看来,解除前述的种种约束,使这个群体壮大起来,是中国诞生学术巨人以及繁荣学术的一个基本条件了。

但是,对这个群体的壮大构成约束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内生于现有的文明生态系统,解除这些约束,意味着至少是对这些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部分否定,而这在现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思来想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这个群体能够走出现有的体制,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并由民间的经济力量来支持这个群体的存在。中国民营经济体量的壮大,使得民间独立的学术研究成为可能。正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曾经为欧洲的文艺复兴立下了不朽功绩一样,我认为,在社会人文科学领域,中国学术思想未来真正的希望,并不在于体制内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而在于民间力量所支持的、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学人。其希望之大小,除了学人自身的条件和努力之外,取决于中国民间力量的眼光及支持力度的大小。

尽管有着种种的约束和重重的障碍在,我们仍然相信这个古老民族的智慧和数百年苦难经验的价值,仍然希望有一批志虑纯正、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中国学人有机会走出来,也希望在他们中间能出现若干个真正顶天立地的学术英雄来:孤持、坚定、自信、自由眼光、独一无二。当然,更希望中国的民众能给他们以理解和支持,给他们以粮草、鲜花和掌声。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和文化,无论如何腰缠万贯,也不过是行尸走肉;同样地,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产生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无论其GDP如何了得,对于世界而言,这个民族存不存在,其意义都不是很大的。那思想和文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那是要经过生猛的学习后再创造出来的。而其中的第一步,便是向历史上的伟大著作致敬并学习。是以为劝学篇。

(2018.9.20)

文明生态系统进化的经济理论 2018-09-2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