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十九至二十世纪雕塑大师罗丹的巨作——《思想者》——悬坐在《地狱之门》上苦苦思索。他双眉紧蹙,目光深沉,强有力的身躯痛苦地弯屈着。他左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下腿肌腱紧紧收屈,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抓入泥土。他凝视着身下的悲苦与挣扎,陷入紧张而深沉的思索。他身上的每一条肌肉都在诉说内心的激荡,反映着起伏澎湃的思潮。001思索的力量与痛苦

《思想者》,你充满力量的痛苦的思索,震撼了多少渴望思索、害怕思索,不得不思索者的灵魂。

“我从哪儿来?我是什么?我走到哪儿去?”——这如宇宙一样古老,也如宇宙一样永恒的哲理苦思,让每一个思索的头脑困惑而苦恼。

阳光明媚的大地上,为什么充满了血腥的杀戮、惨烈的灾难、人为的不平?——从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到希拉山洞的穆罕默德,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但丁到“人应是他自己思想的主人”的斯宾诺莎,人类的精英们殚精竭虑,痛苦的思索绷紧了每一块肌肉。

思索的痛苦是深重的。

为什么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只有一个孤独的地球承载着一群孤独的生命?为什么生而自由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为什么高喊反叛魔鬼的“解放斗士”,建立起的是真正黑暗的专制帝国?

最为痛苦的思索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从不思索?为什么仅有的思索者又屡屡因思索而获罪,被打入“地狱之门”?

然而,思索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是人类从蒙昧、盲从、麻木、落后走向文明、独立、理性、先进的第一驱动力。它是冰封千里的萧杀王国里即将破土而出的一株希望的嫩绿!它是地下的烈火“在沉默中爆发”前无声的积聚与燥动!

一个民族,倘若没有千万个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痛苦的思索者,这个民族是走向“步调一致”的繁荣昌盛呢还是走向万马齐喑的衰败死亡?

思索而又不解是一种绝望的痛苦,思索而又无奈是一种痛苦的绝望。然而,我宁愿在黑沉沉的屋子里被思索之光惊醒,也不愿在昏昏噩噩的沉睡中窒息。我宁愿世界充满了正视《地狱之门》的力量与痛苦,也不愿人间洋溢着“幸福天堂”的自欺与伪善。

天地,将在这种力量与痛苦的思索中变色、更新;人类,决不会在麻木与怯弱的昏睡中进步、发展。

当每一条肌肉都因思索的痛苦、痛苦的思索而绷紧突凸,那自以为万世伟大的暴虐之杖,便丧失了击倒一切的威力,那呼喊“统一思想”的独裁之声,便变得沙哑而苍白。

梅特耐克说:“在思索的瞬间,我们才真实地活着,沉思是生命中唯一敏锐的瞬间。”

伟大的《思想者》,你高坐在《地狱之门》上方,绷紧了全身每一块肌肉,痛苦地注视着身下的不幸与喧嚣。看见你思索的痛苦,我感到黑暗中有了希望的闪光,看见你思索的力量,我感到获得拯救的未来。

写于2000年12月

木公的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