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段时间的习近平最近高调出山,9月3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式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强调干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并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丶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关於这篇讲话的新华社的通稿超过2200字,而

「斗争」两字在内文共出现多达58次。这篇以「斗争」为主题的讲话传达出的政治讯息,是十分值得解读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回顾过去的历史,每年的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总书记都要发表一篇讲话,这篇讲话往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这篇讲话,也往往被看成是中共党内政治发展的风向标,因此,这确实是一篇「重要讲话」。

没说明确艰难险阻

而在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在强调「维稳」的大环境下,在党内政治角力最关键的北戴河会议结束之後,在莫名其妙地拖延很久之後才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前,习近平发表这篇讲话,当然不是他一时兴起。习近平突然大篇幅,高调地提出「斗争」这个问题,显得十分突兀。而一篇突兀的重要讲话的出现,显示问题极为不简单。

在这篇讲话中,习近平称中国今後将面临很多重大斗争,他特别点出了经济丶政治丶文化丶社会丶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丶港澳台工作丶外交工作丶党的建设等方面,认为在这些方面的斗争「越来越复杂」。他说:「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像的惊涛骇浪。」我认为,这是习近平讲话中最值得推敲的一句,因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为什麽说风险考验会越来越复杂?「难以想像的惊涛骇浪」指的是什麽?

针对习近平的讲话,新华社9月4日专门发表了一篇评论,题目是《「斗争」!习近平这篇讲话大有深意》这篇文章似乎生怕党内外不明白习近平讲话的重点,专门强调全文中「斗争,是明确的核心关键词。」文中指出:「十九大後,在不同场合,习近平还一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再强调要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所谓「一切艰难险阻」,文中没有明确说明,这里的「模糊」,其实更说明问题。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一切艰难险阻」指的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阻挠,指的是台湾和新疆问题上出现的所谓「分裂势力」,或者总体来讲说,指的是来自外部的「艰难险阻」,这有什麽不能明确说明的?说明这些「反华势力」制造的「艰难险阻」,从而动员民族主义,巩固中共统治的合法性,不正是中共最擅长的事情吗?有什麽不能讲的?显然,「艰难险阻」不仅仅是来自外部,也是来自内部,所以才不方便明确说明。

真正矛头指向党内

文章还披露:「习近平曾经讲过,不少干部工作很勤奋,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但一到大风大浪来了就没主见了,总希望一切都太太平平,工作思路也是这个思路,求稳心态有馀,斗争精神不足。」这番话也大有深意。

所谓「一到大风大浪来了就没主见了」,显然是具体有所指的,说明习近平对於某些高级干部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某些决策或者立场是不满的,这有可能是中美贸易战问题,也有可能是香港问题,具体是哪个问题我们不清楚,也不重要;但显然是有问题,这个更重要。

因为这进一步证明,习近平要预知斗争的,当然有外部力量,但是他真正的矛头所向,应当指的是党内。

来源:苹果日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