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支之于美国,犹如汉堡包之于美国,摇滚乐之于美国,是美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个人持有枪支在美国是一项合法权利,虽然长期以来拥枪和禁枪都在争论不休,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据统计,如今美国个人所拥有的各类枪支数量总计有2——2.5亿支。在南方一些地方,比如说在1700多万人口的得克萨斯州,枪支的数量竟高达6800多万支,平均每个人持有4支。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是一个拥有350多万会员的枪支爱好者组织。1871年成立至今,一直都是美国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美国的历届总统,除了里根是这个协会的终身会员之外,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老布什也都是这个协会的忠实成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枪支协会会员的上述美国总统,尽管享有世界一流的安保措施,仍有肯尼迪于1963年被枪杀,里根于1980年被枪击重伤。这两位“枪粉”在这个问题上可真是“自作自受”。)

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的最重要的一条依据就是宪法修正案第二条:“纪律严明之民兵为保障自由州之安全所必需,故人民备带武器之权,不得侵犯之。”有了这条金科玉律,如今美国只有8个州有法律规定必须持有许可证,才能购买枪支;而其他42个州则允许人们任意购买枪支。

林达在他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中,就美国私人拥有枪支问题写了一篇专题《枪在谁手里》。我给大家摘要转叙如下:

美国宪法中权利法案的部分,其目的是限制以及平衡美国政府的权力的。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是美国建国者对于政府有可能发生异化而设立的一种防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时有发生的情况:即手无寸铁的人民面对政府军队的镇压束手无策,也使作为个人的美国人在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时信心大增。

美国在其特殊的移民背景所造成的复杂社会现状下,让它的人民享有这样的自由,这等于把这个国家变成一个风险巨大的世界自由实验室,走进去作一番观察,确实很长见识。但是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去欣赏它的成功,或者只从另一个角度去嘲笑它的失败,意义都不大。因为在这个成分复杂的世界里,永远会有一部分人滥用自由。整个社会也就不得不为这种滥用自由的情况承担后果。

说到美国人为宪法修正案第二条——私人拥有枪支已经付出的代价,中国人大概都很熟悉,国内媒体对此有大量的报道。但是,如果对持枪犯罪问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社会不安全的层面上,似乎太简单了一些。

首先,枪支在这里确实很普遍。但是,在美国和在一个禁枪的国家相比,枪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美国朋友告诉我们,以前这里很多地方有一种习惯,男孩成年的标志,就是在生日那天收到父亲送的一把枪。枪在这里从概念上的平常程度,大致上就相当于中国一些少数民族随身带的佩刀。

1995年,美国能源部(承担部分内政职能)发现,原来属于他们的八辆装甲运兵车,竟被糊里糊涂地卖给了私人。其中有一个人付了14500美元,就把一辆完全可以投入正常使用的装甲车给开回家了。好在这些人都是所谓的民间收藏家,也就是看着好玩买回去作收藏。事后我想,如果是我的邻居杰米老头儿买回了那辆装甲车,我的反应肯定也就是好奇,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

克林顿总统上台时,扬言要立法实行严格的枪支管理以抑制犯罪,结果遭到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和民权组织的强烈反对。最后通过的枪支管理法作用极其有限。该法案最后结果出来之后,在一个枪械店的门口,人们看到一条巨大的横幅:“克林顿输了,美国赢了”!

拥枪者有自己的组织,最大的是全国步枪协会,众多会员的选票使任何政治家都不敢掉以轻心。前总统老布什当选时,全国步枪协会会员的选票帮了大忙,老布什也成了步枪协会的会员。可是老布什当了总统以后也想对枪支有所控制,步枪协会在老布什第二次大选就不帮忙了。步枪协会在一封筹款信中大骂联邦官员是恶棍,还把这封信寄给了老布什。老布什生气了,宣布退出步枪协会。

刚从一个禁枪的国家出来,我们第一次走进枪械军品商店的时候,真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看到千百种的武器弹药、军事装备,都是掏出钱就可以拿回家的商品,总觉得不可思议。而且枪的价钱并不贵,人人都买的起。

时间长了,我渐渐发现,对于我们周围的美国人,他们逛这类商店的感觉跟逛百货商店的感觉并没有什么两样。男人爱逛枪支店跟女人爱逛服装店并没有什么区别。枪支店的后面一般都有射击场,既供买枪的试枪,也供不买枪的打着玩。这样的枪支店到处都有。每年,各地还举行大大小小的枪械展销会。

其实,很多女人也逛枪支店。我们有个叫塞琳娜的美国朋友,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给我们看了她的手枪。红木的手柄,小巧精致,真的很漂亮。她的丈夫有两把枪。此后,我们在美国朋友家看到的枪就越来越多,也更多地理解了美国人的枪的概念。

从少见多怪到习以为常,每个人见到新事物都会有这种心理转变。但美国人对枪支的独有钟情确实让人感到震撼:据民间组织的估计,美国私人手中约有1.4亿多支长枪和六千多万只手枪。这些枪支足以够装备全世界的军队了!

美国几乎是西方世界中唯一法律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的国家。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统计,除犯罪分子外,美国拥有枪支的主要有五种人:一、狩猎者,二、射击爱好者,三、枪支工艺爱好者,四、枪支收藏爱好者,五、用于防身自卫者。这五类人中,以出于兴趣和娱乐而购买者居多。

美国私人拥有枪支还有一个深刻的历史原因。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赫尔曼。康恩1973年曾指出,枪支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从独立战争到。正式建国,实际上就是美国精神在枪支上的体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就是由于英国殖民者收缴列克星敦民兵的枪械而引发的。在早期开发美国西部的进程中,许多人是个人单独行动。为驱赶野兽,猎取野味,抵御匪徒,手中必须有枪。美国白人先民多是欧洲社会的底层,到达北美大陆后在殖民主义者的压迫下,拥有武器的强烈愿望的实现使得他们有胆量要求政治地位的提高。美国的人口构成很复杂,多民族、多社会集团为自己的利益也使他们有着拥有枪支的意愿。而电影、电视、电台、报刊的宣扬以及社会崇尚,也使得亿万美国人把持有枪支视为“西部精神”的再现。

持有枪支的现象也随着美国社会状况的变化而增减。一般大城市、犯罪率较高的聚居地的人们拥有的枪支较多,而在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大骚乱及暴力事件之后,枪支销售量也会猛增。近些年,妇女持枪人数的增长是各种持枪者中最快的。

在美国,枪支的价格可以说是相当低廉的。一般的手枪价位从30到100美元不等,即使是自动步枪也不过300至700美元,约为一名技术工人月工资的五分之一。

历史传统加上现实需要再加上条件优越,构成了美国私人拥枪的自然而然现象。这些“国情”全世界似乎只有美国具备,其他国家的枪迷只有羡慕的份儿。话又说回来,虽然多数拥枪者是善良正直的人,但人们仍然认为,广泛使用廉价枪支是形成美国暴力气氛浓厚的一个重大因素。由于枪支泛滥,由枪支引发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说,在美国,因枪械武器导致的伤亡,包括事故、自杀与他杀事件,居工业化国家之首。

看来,私人拥枪有利也有弊。怎么对待、理解这一问题,且听林达先生的阐述:

枪从本质上改变了美国人民的自卫能力,也带来了由于各种不负责任的人滥用枪支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在中国时,我们经常看到大量的有关此类的案例报道;到了美国,我们确信这些报道都是真实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在美国生活就比在其他国家生活不安全。在美国的大多数地区,是宁静而安全的。但是在几个大城市,如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某些特定区域的夜晚,就相对不那么安全。所以,不同的人,居住的地方不同,对于美国的安全的体会也会不同。如果让这些不同的人谈美国的安全,肯定让听的人无所适从。

按照法律规定,买了枪之后只能放在自己家里,不能带出自己宅地的范围之内。如果要带出去,必须申请许可证。许可证对于一般人不难取得,但对于有犯罪前科者另当别论。所以,越是有问题的人越容易违法持枪。如果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自己身边带一只枪,给警察看见了就会被拘捕。

我们坐在家里,经常可以听见枪声,尤其是在周末。这里喜欢打猎和射击的人很多。每年到了秋天,就有一段时间允许猎鹿,因为在许多州,鹿的繁殖速度惊人,已经多得到了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地步。到了猎鹿季节,枪声不断。我们住的地方,森林里的大树旁也放着满是枪眼的空铁桶,看来以前的主人也常在这里练枪法。

安全和不安全有时是很难说的。我们家人常常外出不锁门,但有一天门玻璃却不知让哪个开车路过的家伙用小口径枪弹穿了个眼儿。你说我们家是安全还是不安全?摸着自己家门上这个枪眼,想起在中国时看到美国的枪械犯罪报道,对滥用枪支问题的体会当然不一样。所以,尽管我们现在仍然不锁门,也并不因此就认为这里不安全。

是的。安全不安全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经常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美国人的住宅根本就不装防盗门和防盗窗,觉得诧异:这如果是在中国,那还了得,早就被小偷光顾无数次了。但是,看到美国因枪支泛滥引发的犯罪案件,又很为我们严禁枪支的社会环境沾沾自喜。甚至认为美国任由枪支泛滥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但仔细思量美国人拥枪的理由,觉得聪明智慧的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绝不会犯傻。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拥有枪支是很重要的一项个人权利,在必要时可以用枪进行防卫。防卫谁?防卫歹徒。既然你不是歹徒,你害怕什么?设想一下,如果在美国禁枪,只能禁得了善良百姓,肯定禁不了无良歹徒。况且,枪支在美国人手中不仅是一种防卫武器,更是一种文化娱乐传统。美国有一本书《枪支控制论辩》,其前言是这样描写美国人一枪在手时的喜悦和满足的:

“千千万万的美国人不仅拥有枪支,更是热爱枪支。枪支是娱乐中最有价值的源泉,是运动中最珍贵的器具,也是这个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最有力的安全的保障。此外,对许多迷恋枪支的美国人而言,枪支是一种美,它有完美的零件和整体,完美的结构和功能,完美的声音和力量。人们谈论枪,交换枪,收藏枪,写枪,读枪,参加各式各样枪支的展览展销会。枪支不仅是人们的爱好,也是人们的社交。”

正像反对禁枪的人们所指出的,犯罪的是人而不是枪。禁枪只会有利于犯罪分子而不会减少犯罪。禁止个人拥枪,只会使正人君子在作奸犯科分子(无论他是以民还是以官的面目出现)前束手无策,被迫就范。其实,纵观世界各国社会状况,人们就不难发现,越是严格禁枪的某些国家,官吏横行跋扈的现象越严重,禁枪的目的与其说是防止犯罪,不如说是保护犯罪。当年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是为了防范小偷强盗以此扰民吗?

当然,枪支是个中性的物质,它的作用性质不是它本身能决定的。即使在正人君子手中,也不能保证它能始终“正确”发挥作用。林达在这里也指出了美国人拥枪的一些“负能量”的现象:

我们在电视中看过一个案例的整个审理过程。一对不负责的爹妈将一把上了膛的手枪塞在床垫下,结果一个三岁多的儿子把它掏出来,对准他两岁的妹妹扣动了扳机。他以为是一个玩笑,小女孩就这么被打死了。小男孩吓得大哭,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发生的,只是一边哭一边说,我是一个坏孩子。母亲在厨房洗碗,听到枪声悲剧已发生。当然,这对夫妻尽管悲痛欲绝,仍然被起诉上了法庭。检察官指出,他们另有八支真枪(都没有上子弹)和许多玩具枪。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他怎么明白无数次扣动的玩具枪是无害的,而这一次却有致命的不同呢?既然家里有幼童,上了膛的手枪就应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虽然律师辩护指出他们已经藏匿了这把枪,不能算失职。但是法官最后还是判其有罪,理由是既然孩子还是拿到了枪,就说明不能算妥善收藏。虽然这样的情况判的是轻罪,但是这对由于自己的过失而失去了孩子的父母,以及那个没有责任却打死了自己妹妹的男孩,他们此后的一生都很难摆脱这件事所带来的痛苦和阴影。

以上的枪支误伤案例只是成千上万的误伤事件的缩影,相对来说,误伤还是有限的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少年儿童偷偷地把枪带去上学,被老师发现。最麻烦的是中学生,尽管法律还不允许他们持枪,但是他们如果想要的话,总有办法弄到手。根据美国政府近年公布的报告,全美国因为违反枪械法规而被捕的人,包括非法拥有、使用、走私、制造和其他有关罪行者中,四分之一是未成年人。

男孩子喜欢玩枪,又有逆反心理,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冲动,也不计后果。一旦发生打架斗殴,就有可能变成严重的流血事件。至于那些青少年帮派团伙,只要和枪支联上,事情就有了质的不同。这使得美国的学校当局草木皆兵、防不胜防。有个学校弄来了机场用于检测金属物品的仪器,放在校门口,以检查学生是否携带武器。

美国人的枪支情结,让很多外国人困惑;他们使用枪支的轻率程度,更让很多外国人惊异。一位澳大利亚枪支犯罪专家指出:“在其他国家不可容忍的事情,可以得到美国社会的谅解。比方说,在其他西方国家,对他人开枪射击的想法是奇怪的,可是在美国,提起枪来对人射击似乎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下面这个事件就鲜明地体现了美国人的这一做法。

事情发生在有一年的万圣节,事故的主角是一个留学生。这位留学生刚来美国不久,第一次在美国过万圣节。那天天黑之后,留学生便兴高采烈地化了装,穿着奇装异服,跑到街上去狂欢。他敲开一户美国人的家门,探头探脑地装鬼脸。那家的男主人那时心情不好,不愿意有人打扰,便请留学生马上离开,不要在门口吵闹。

留学生英文不好,不明白主人在说什么,继续不停地挑逗这美国人。既然这是一个鬼节,大家都在胡闹,留学生便以为主人的斥责只是个玩笑而已。主人见说来说去说不通,怒气冲天,拿出手枪对着留学生就是一枪。留学生应声倒地,当场身亡。这件事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几年之后,有人根据这个真实的事件拍了一部电影。电影的结局是:“在其他国家不可容忍的事情,可以得到美国社会的谅解。”结果,法庭上,男主人以自卫的正当理由被无罪释放。

看到以上事件,我觉得那个男主人有防卫过当之嫌:那个留学生并无伤害对方之行为呀。要是对方是暴力强拆者,那你开枪才是理所当然滴!

荀路2019年12月23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