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和飞花 2020-03-20

朋友圈很多人在转财新主编王烁写的那篇文章《未到全面启动经济时》,一些朋友还毫不吝啬的添加了很多赞语。 我打开来读完,却颇不以为然,这篇文章叙述清晰,但思想底色是混乱的,甚至是有害的。

这篇文章中前半部分对疫情的描述,那种“远程透视”的冷漠风格令人厌恶, 但我无意展开评价, 主要想针对的是他说的:疫情稳住了, 经济怎么办?

王烁认为,现阶段全面启动经济是逆水行舟,事倍功半。他说第一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来自全国主动停摆下的各种停产,这个因素正在淡化之中,而第二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来自各国停摆造成的需求消失, 对中国经济来说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迅速萎缩,这个因素之猛烈,远远超出了当初复产决策所依据的预测。国际市场如此疲弱,中国即便克服防疫需要硬启动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卖给谁?

王烁把第一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轻描淡写的说成是全国主动停摆,他似乎丝毫没有看到疫情管控措施的一刀切之荒唐,经济活动被公权力碾压造成的伤害,当然,从远程来透视,那些微观经济活动及其市场主体的苦难往往是不入法眼的。

用某种比喻来描述经济现象,当然不可避免,但真用比喻来理解经济活动过程,那就令人哑然失笑了。在王烁看来,似乎整个经济就是一台机器或者一艘船,是可以进行整体操控的,所以他会说“硬启动经济”等等,他甚至会问,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等等…但其实付诸常识就知道,经济活动是由无数微观主体基于经济环境做出的分散决策和互动过程,微观主体最清楚如何评估需求,如何组织供给,如何在环境变化过程中维系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根本不存在一个总开关,谈不上什么软启动或者硬启动。

在法定紧急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公权力当然可以干预市场,并需要对利益受损的市场主体进行补偿,但即使如此,这种紧急干预也是代价高昂后患无穷,因此需要尽快退出。新冠疫情缓解,政府退出紧急干预措施,让市场尽快恢复运转,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不要政府操心,政府也操心不了,让微观市场主体自己去解决就是。

王烁说决策者要放弃强行全面启动经济,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实强行全面启动经济本来就不是决策者所能做的,因此建议决策者放弃他们本来就做不到的事情,属于典型的废话。真正应该劝导的是,决策者承担其法定义务,提供疫情相关的透明信息,对因为疫情利益受损的主体进行补偿,撤回那些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措施,让市场恢复生机。

王烁在文章中接着说,从最迫切往下,第一,民生必须托底;第二,全力抓紧农产品,食品和生活物质生产;第三,优先启动服务业。 对这些措施,王烁也给出了相应理由,比如民以食为天等等。

这些建议看起来词严义正,但实行这些措施的主体是谁?从行文内容来看,王烁显然是针对政府提出这些建议的,而纵观近期政府的做法,其实政府也是这样做的,甚至做得更好,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标榜精准施控,列出负面清单,有序复工,有些行业可以完全复工,有些行业可以适度复工,有些行业暂不复工,有些行业禁止复工。如果仅仅看表面逻辑,官方做法简直是有理有据无懈可击,的确可以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一个高大的父爱主义政府形象跃然纸上。

但站在微观主体来看,这种精准施控的说辞一下子就会坍塌,举一个例子:作为服务业的咖啡店本来应该是“优先启动的”,但因为在负面清单中被禁止复工,那谁来给损失惨重的小老板的民生托底?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支撑政府干预的理据显然是政府有能力进行这样复杂的精密的经济计算,但这其实违反一个经济学常识,那就是经济活动是分工协作环环相扣的,试图给经济活动做出人为排序,凸显某些行业的优先性,在知识上是僭妄的,在实践中必然以利益侵害为常态,并以整体利益损失为结局。除非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来进行这些资源配置,那当然可以精准满足所有个体需要。但遗憾的是,政府不是上帝,做不到对经济活动的精准施控—否则就不应该放弃计划经济了,作为知识精英的王烁,也不要以上帝视角来对经济活动进行“一二三”的排序,这种貌似正确的建议其实就是呼吁给政府授权,鼓励政府对经济的持续干预。

经过几十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人们对市场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直觉的认同,但这种基于直觉的认同, 在危机时刻需要经历考验;而计划经济虽然早已声名狼藉,但在危机时候却很容易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善良的人们,请保持警惕。

2020.03. 2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