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曙光先生发出的一段文字:

这件事说的是,北师大的某位教授,也像湖北大学的梁艳萍、海南大学的王小妮和哈尔滨师大的于琳琦一样,被举报有“不当言论”。不过这位教授很幸运,因为北师大的学术委员会公开抵制了对这位教授的举报。

看到这个消息,我为母校感到欣慰。母校之所以牛逼,不仅是因为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因为教授们至今仍然保留了一些气节。

20年前,本鼠在母校读书的时候,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一次去听历史系一位教授的讲座,当时这位教授刚刚因为批评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而引起争议。这次讲座的主持人是当时历史系的系主任,系主任在向大家介绍演讲者的时候提到了有关争议,还对这位教授说道:“别的地方不让你发言,师大就是你最后的讲台!”

另一件事发生在本鼠所在的心理系(后来改叫心理学院了)。本鼠上大学的时候正好是上世纪末,当时媒体上铺天盖地都在批判某功,有时还要找些专家教授上去讲一讲。本系的教授恐怕也经常会接到邀请,但是本系一位老师十分自豪地说,本系的教师没有一位去批判某功的:“凡是跟人有关的事都跟心理学有关,难道都要我们去说?”

一位参加过某次运动的师兄也说过,后来他们毕业离校的时候,师大没有在他们的档案里写任何东西。这种做法很聪明,因为学生有问题,说明学校也有问题,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还不如息事宁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像德鲁日尼科夫斯基的小说《针尖上的天使》中所说的那样,保护自己的同志。当年本鼠的事情,师大也是本着这一原则处理的,不仅把毕业证和学位证都给我了,而且还免了我一个学期的学费。

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本鼠听过各色人等的讲座,有徐友渔秦晖崔卫平郝建李银河,也有司马南王小东韩德强张广天(还戴着像章唱《切,格瓦拉》),还有一位名叫胡春林的人,后来去了美国。

北师大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从不强迫学生来充场面。怕没人来旁听不好看,就用活动结束后放电影来诱惑大家(放的都是美国大片,《第五元素》、《第六感生死恋》之类的,有一次活动完了还放了《发条橙》),结果大家都是等活动完了再进来看电影。党史知识竞赛还请礼仪小姐,评选幸运观众发纪念品,很有点后现代主义精神。

离开母校北师大已经十多年了,今天得知母校还向当年一样,没有放弃自己的气节,本鼠感到必须要向母校北师大致敬。

来源:老鼠会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