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瑜:李鹏与邓小平交情匪浅(1)

《李鹏六四日记》记录了八九天安门民主运动和六四镇压事件中共最高权力层的激烈交锋,其中包括密集的常委扩大会议,一线领导人、邓小平、元老、人大、民主党派、军方、省部委领导人的态度,学运人物的所作所为,还有中外媒体当时的报导与评价。《李鹏六四日记》究竟透露了什么?日记将如何影响外人对邓小平、赵紫阳、杨尚昆、李鹏这些中共高层人物的评价?外参记者就这些议题采访了中国资深媒体人高瑜。

据悉,早在2004年“六四”15周年时,当时已退休的李鹏便已将这本日记交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最后收到胡锦涛答覆,以不方便公开出版为由而拒绝,只容许印刷小量在中共高层内部传阅。如今,《李鹏六四日记》已公开曝光。

“李鹏与邓小平交情匪浅”

1989年时担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的高瑜,也在《李鹏六四日记》中被点名记录。《日记》记载,“人民日报前总编级胡绩伟曾经发动一场50多名人大常委签名,要立即召开紧急人大常委会,对抗中央在首都戒严的决定,而若干人大常委签名都是通过体改所杂志副总编辑高瑜联系的。这位神通广大的高瑜还与严家其、王丹、刘瑞绍(香港文汇报驻京记者,支持动乱者)、张洁凤(香港反动杂志《百姓》记者)等保持经常的联系。5月20日高瑜在给张洁凤的电话中称:’今天鲍彤他们被点名了,被控制了,想让鲍彤转移。’”

1944年出生的高瑜,原服务于中新社,1988年10月担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1989年6月3日与1993年10月2日因报导“敏感”议题而遭中共两次逮捕,先后在狱中度过近七年,但其报导精神受国际肯定,多次获得国际奖项,包括世界报业协会暨主编论坛自由金笔奖、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新闻勇气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首届新闻自由奖、全球20世纪新闻自由英雄奖等奖项。

外参记者就《李鹏六四日记》的内容采访了高瑜,高瑜认为,从这部日记中看出李鹏与邓小平对镇压八九民主运动立场、观点完全一致,而且热线联系非常密切,从书中对多次重大的常委会议的描述,可以看出邓小平是镇压学生运动的最高决策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李鹏乃是“四。二六社论”和六四镇压的最重要的推手和执行人。此外,也显现出赵紫阳在八九年要在民主与法制的道路上解决学潮问题,要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是多么的艰辛。

《李鹏六四日记》透露了官方已公布的文件和海外众多有关六四书籍并未记载的内容,如李鹏与赵紫阳之间的分歧、邓小平5月17日和19日连续在家里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的详情,参与镇压的军队数量与部属详情,都为揭开六四真相,提供六四史料有重要的价值。

高瑜:李鹏不可能藉日记把责任推干净(2)

《李鹏六四日记》记载道,4月23日李鹏亲自送赵紫阳上火车赴朝鲜后,不知如何应对形势,杨尚昆鼓励李鹏找邓小平谈,李鹏要求杨尚昆同去,杨尚昆同意。24日晚上,李鹏召开常委碰头会,确定学潮“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旨在打倒共产党的政治斗争”并且决定发表社论。25日上午,李鹏和杨尚昆向邓小平做汇报,由李鹏记录了邓小平将学运定性为动乱的“四。二五”的讲话,向中央、国务院、北京市及时传达,当晚《人民日报》“四o二六”社论就播出。

5月17日下午邓小平在家里召开政治局常委会,杨尚昆列席,王瑞林担任记录。邓小平提出北京市必须实施戒严的任务。只有赵紫阳不同意,邓小平要李鹏、乔石、尚昆主持戒严,指示卫戍区、公安、武警参加外,还有调一些部队进北京。邓表示:“错了写在我账上。”19日上午邓小平在家里再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一手颠覆了十三大一中全会选举出的政治局和常委会。指示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赵的问题,人数40人左右,由李鹏、乔石、宋平筹备。把鲍彤先隔离起来,切断他的对外联系。同时定下新班子:李鹏继续当总理,江泽民当总书记,常委还应该补充一两名在地方工作、搞改革、有成效的人。江泽民、李鹏就这样成为镇压学运最大的受益者。中共党内正常秩序被邓小平破坏殆尽。会上,邓小平还亲自部署了戒严,实际上是镇压,他提出“准备流点血”,“如果我们提出’绝对不用杀伤性武器’,那是不行的,那等于捆住了自己的手足。”开“尽量全一点的”抓捕名单。会上无人反对。六月三日天安门“清场”方案的最后经邓小平批准。

“这部日记是真实的”

外参:《李鹏六四日记》,并未实际获得李鹏的确认,因此日记的真实性一直是外界讨论的焦点之一,您在读过后,是否认为此日记确实出自李鹏之手?

高瑜:我基本认可这部日记可以署李鹏的名字,虽然追述、补充的分量显而易见。因为其中揭示的很多材料,都是过去包括《中国六四真相》等在海外很有影响力的书籍所没有的,内容也符合中共的实际情况。中共到现在都没将“六四”档案公布,其他历史时期的档案也都在保密之中,甚至遭到销毁,而这部日记揭示的,比如对学潮的定性、“四o二六”社论出炉的经过、在邓小平家开中的几次常委会,都是很翔实的、应该捏造不出来的,日记展现出的李鹏性格,也符合外界对他的评论,不管是语气、立场、态度,做派。

高瑜:李鹏不可能藉日记把责任推干净(3)

外参:书中提到您的那段也符合实情吗?

高瑜:不完全符合事实,比如我工作单位的主管部门就是错误的。89年六四之后,《人民日报》和全国报纸也发表过批判我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也采用了,就把我定为“鲍彤所控的国家体改所成员”,和李鹏日记中的错误一致,《经济学周报》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社科院,主办单位是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也直属社科院。这一致的错误反而使我认定这本日记是真实的,因为李鹏不认识我,他当年掌控形势的信息和六四之后中宣部和北京市组织的大批判的材料提供应该都是一致的,另外帮助胡绩伟先生征求人大常委联名召开紧急会议的,是曹思源。我做的事是代表胡绩伟去和学生联系,帮助学生起草了给人大常委会的公开信,要求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和学生对话,解决军队不进城,学生退出天安门广场。关于我和刘锐绍、张结凤的关系,说明八九民运中,我和他们的人身自由都被监控,电话被窃听。整好说明李鹏八九学运中,密切依靠情治部门和中央办公厅的内参,掌控国内国外形势变化。我和曹思源6月3日上午就被抓捕,也就不奇怪了。有一点需要说明,李鹏故意将我和鲍彤挂钩,(参见5月27日一节。)李鹏写道当晚常委碰头会“决定对赵紫阳的秘书、有重大泄密嫌疑的鲍彤进行审查。”下边他则叙述“当党中央加紧筹划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从政治上统一全党对动乱的认识,并对赵紫阳等支持动乱的人进行组织处理的时候,那些制造动乱的人也在作垂死挣扎。”李鹏搜集了“动乱的指挥系统”的“多条线索”,骇人听闻的把索罗斯也和赵紫阳、鲍彤挂钩。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显然的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把《经济学周报》,把报社的两个灵魂人物陈子明、王军涛和和鲍彤也要挂上钩。

李鹏“没有推卸责任”

外参:媒体对《李鹏六四日记》的评论大多是李鹏欲将“屠城的责任都推到邓小平头上”,指邓小平决定镇压学生,企图撇清自己在六四事件中的历史责任、洗刷“北京屠夫”的污名。您认为这部日记确实能为李鹏洗刷污名吗?

高瑜:我觉得李鹏在日记里不完全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乾干净净。虽然李鹏披露邓小平5月17日在自己家中决定戒严。19日,邓小平作为大家长再一次在自己家里召开常委扩大会,请来连陈云这种和邓小平在十二大常委会从来不碰头的大佬,还有早就和邓小平密谋拿下赵紫阳的李先念,还有杨尚昆和军中实力派将领,唯独排除了总书记和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就是要另立新的中央。在一般国家这属于政变,就是组织政变的迹象。而李鹏精神为之振奋,还领命第一重任,不仅是负责戒严的第一人,还是筹备解决赵紫阳问题的第一人。承担“六四”镇压前的军事和政治部属,非常骇人听闻,这是在李鹏之前从来没有披露过的。李鹏这样写,当然非常真实地写出邓小平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专制地位,但是李鹏怎么能洗脱镇压学生的污名呢,他可是要舍掉身家命性,与学生运动决一死战的,可以说他并没有推卸责任,反而非常详尽地表达了他做为中国第四任总理,如何坚决维护一党专政,坚决镇压学运的立场和作为。他是邓小平一人之下,镇压学生,负有血债的最重要人物,邓小平排第一,他就排第二。

外参:当时的北京市长陈希同在六四事件中算重要人物,多年来中共对“六四”事件的评论,多半以陈希同当年向全国人大呈交的报告来下定论,许多评论注意到陈希同的名字在《李鹏六四日记》只字未提,仅少数几处以“北京市长”的名义带过,您怎么看?

高瑜:很明确,李鹏在书里极力表现自己的政治正确,就是要站在邓小平镇压学生的路线上。他不提陈希同,因为陈希同虽然在镇压学生与他一致,但是镇压之后,95年已经是被江泽民打倒的人、是中共舍弃的人,如果以犯错误而论,与赵紫阳没有什么不同。李鹏是非常机会主义的,比如他一开始谈学生运动时,就强调赵紫阳判断错误,并且一直用这种立场来描述赵紫阳的错误。

(未完待续)

外参2010.07.01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