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惊讶声中当选美国总统,欧洲普遍经历民族主义党派回潮,2017年夏洛蒂镇白人至上者公开游行示威……民族主义这把火在现下可谓愈演愈烈。同样,经历过一次次反日反美游行的中国社会对民族主义四字也绝不陌生。面对复杂的形势和概念,我们可以如何抽丝剥茧,从历史、地域、理论等不同角度认识了解民族主义?以下的书单就提供了一个初步思考的机会。书目排名不分先后,只想略略说明两点:西方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与宗教、殖民统治和种族划分有莫大联系;而中国处境下的民族主义,其特点则集中在与现代西方的张力以及其中党国的主导性地位。

Ignatieff, Michael. 1995. Blood and Belonging: Journeys into the New Nationalism, New York: Farrar, Strauss, Giroux
《血缘与归属: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加拿大] 叶礼庭著,成起宏译,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8月

加拿大自由党前党魁,同时也是著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叶礼庭(伊格纳季耶夫)在本书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现当代的民族主义有公民民族主义 (civic nationalism) 和种族民族主义 (ethnic nationalism)之分。两种都能提供归属感。前者基于对某一法规或思想原则的认可,从而结成思想上的共同体(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后者则强调更加自然、有机的归属感来源,即血脉和语言(以德国的浪漫主义为例)。

柏林墙轰然倒塌,帝国旬日倾覆,世界卻未和平。在本书中,叶礼庭集中描绘了后冷战时期种族主义的严峻后果,用叙述多过解释的方式回应了民族主义政治及其血腥表现。值得称道的是,叶并没有简单的执着于自己超越的世界主义 (cosmopolitanism), 而是充分认识到在当下这个越发全球化的世界,民族国家 (nation-state) 在为其公民提供安全和交流方面依旧不可或缺。他也以清醒的头脑反思自己原有的立场。最终他认为当今世界的问题不一定在于民族主义本身,而是民族主义者所构建的完全排他的社群和家园。这本书以战地报道式的笔触,精辟地点出了当时一些新近独立或统一的国家(比如德国、乌克兰)所遇到的民族认同的挑战,颇有洞见。

Anderson, Benedict.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Edition, London: Verso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吴叡人译,2016年8月

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在1983年首次出版,经1991和2006年两次修改,逐渐成为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书目。如同马克思和韦伯的作品一样,读者可以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但无法绕开他们的东西。《想象的共同体》就正在成为这样的经典。安德森生在昆明,大学在剑桥,博士在康奈尔,专业是东南亚研究,最后也去世于印尼。学者如此,很难用某一专科领域将其框住了。

本书的起点(也是核心)是从欧洲中心的视角讨论 “想象的共同体”,伴随着日渐清晰的民族意识,如何崛起于16-17世纪的欧洲。尤其论到印刷资本业 (print capitalism) 的兴盛,和相对于拉丁语的本地话 (vernacular) 的崛起。语言文化如何产生型塑社会的力量,这一分析已经在类似的论述当中成为经典。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后殖民时代的语境。与叶礼庭后冷战的语境类似,安德森的出发点(也是当前学界的惯常看法)是将民族主义看作是后殖民时代新独立国家针对殖民时期遗留所做出的一种回应。而将之放在一个欧洲中心的视角中,就意味着这样一个叙述:民族国家首先在16-17世纪的欧洲出现,而后伴随殖民体制向世界发散,最后在二战后的独立浪潮当中达到鼎盛。

当然本书并不只是展开一个流于表面的宏大叙事。其精髓在于对民族意识 (national consciousness) 崛起的探讨。其与文化、文学叙述的关系,与报纸传媒的关系,与对时间感官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深入辨析。两次新版主要在原书后加入了几章有关物质文化的探讨,比如通过博物馆、考古、人口普查等等分析国家或殖民政府塑造民族意识的过程。窃以为本书的亮点在于对民族主义的初步定义、辨析,以及对其起源的追溯。

Silverblatt, Irene. 2004. Modern Inquisitions: Peru and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the Civilized World,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提到二十世纪的民族主义,种族思想 (race thinking) 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阿伦特对集权主义的反思,就将其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殖民主义和随之而来的种族思想。Silverblatt这本书则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概念上从单纯的集权主义推进到民族国家的产生,在时间上从十九世纪推进到十七世纪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帝国。本书以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为切入点,追溯欧洲“现代性”的起源。

在汉语中,宗教裁判所通常是欧洲中世纪黑暗无知与宗教暴力的代言词;西方,经由蒙提•派森 (Monty Python) 的搞笑演绎,则承受了相当的历史虚无化,基本成了头上长角手拿叉子的滑稽形象。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宗教裁判所却代表了近现代国家官僚体制的一个高点:位于马德里的总部要以国家安全做出策划,在秘鲁的分部则谋求自主,在裁判时要有问询记录并且归档,对原住民要以血缘种族人为的分门别类,等等。这一切的机构和规则设定,尤其是针对被征服的异民族的怀疑和压制,皆体现了权力 对真相的关系,其过程往往是线性的,甚至是暴力的(尤其是经过合理化的暴力)。这种现代意义上的权力,是定义谁属于该民族 (nation) 而谁不属于的权力,也是左右文化和社会的权力。它的温床,即官僚体制与种族划分,就是这本书论述的核心概念。

Mosse, George 2003. Nazi Culture: Intellectual,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in the third Reich,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喜欢读一手材料的同学有福了。Mosse出身德裔犹太家庭,希特勒崛起时逃离柏林,之后辗转成为研究纳粹主义这种极端民族主义的顶尖学者,著作等身。在这本1966年出版的集子中,Mosse搜集编辑了足以代表纳粹文化的各种材料,力图再现希特勒主政期间充斥德国民众日常生活的诡谲气氛。具体来说,这些一手文件种类多样:纳粹夏日庆典的宣传单,有关何谓新德意志妇女的新闻报道,纳粹主义的精神治疗和政治谈,当时流行小说的节选,教育部有关修改小学课程的官方指示,首都柏林精英大学的入学要求,等等。至于这些东西读来会让人想起什么…你懂的。只能说多数西方学生已经无法想象一个集权的社会政治境况,更遑论理解了。

当然,作者并不是零散罗列一些宣传材料。Mosse就不同的主题一一给出了自己的导言,比如纳粹德国怎样以种族作为一切的基础,怎样制造神话与英雄,怎样推动一个集权文化 (total culture),怎样推动纳粹主义的科学,怎样污名化基督教再把德国教会纳入掌中,等等。这其中的关键或许就在于纳粹的中小学教育,和由此衍生出对国家和民众的独特观念,以及进一步的社会经济分化。

这种近乎人类学的进路也意味着我不需要也无法介绍太多——对什么叫纳粹建筑感兴趣的同学,在看了本书之后自然会有所感触。最后补充一句:所谓纳粹文化并不只是希特勒与其党羽直入青云的斗争工具,而是对人类命运根本性的展望;是以重塑价值观为手段,对人类灵魂和精神的革命。换句话说,集权主义不只是政治,不只是文化,还是宗教。

Fanon, Franz. 2005.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ranslated by Richard Philcox with Forward by Homi Bhabha and Preface by Jean Paul Sartre. New York: Grove Press.
《全世界受苦的人》,[法]法农,译林出版社,万冰译,2005年5月

这本书乃是必须要提的重要作品。但我得承认,大概是文化背景的原因,我对本书的信息理解不深,对法农在后殖民叙述中的核心地位也没有足够的敬畏。一位南非来的黑人同学就完全不能理解我们居然会批评法农,因为对他们来说法农是天赐之物。天赐之物么,当然是用来听从的,不是用来怀疑的。我在这里也就只做简单的总结,少做评论,以待珠玉。

法农以研究精神病理学入道,虽然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在法国备受歧视。他支持五十年代阿尔及利亚与法国的独立战争,而他的作品随后也激发了多国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反殖民斗争,在后殖民思想史里毫无疑问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观点传播广泛,或许是因为他拥护在去殖民化过程中采取暴力。具体来说,这本书从人推到民族,描述了殖民统治对个人和民族造成和心理和精神创伤,以及其他非人道的影响。例如“殖民者”和“被殖民者”这样的语言就在智识上留下奴役的烙印。由于殖民统治广泛的渗透性,受害者已无法简单的将殖民者礼送出境,而必须将其暴力驱逐。驱逐所必要的推动力,则来自与底层民众和农民。是的,与其依靠那些殖民体系中的知识分子 (colonized intellectuals) 来构建文化,不如直接将文化根植在当下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因而文化不是一个历史现实,而是一个政治现实。如今南非校园中的种种乱象,也是南非年轻学生对此种文化理解的一种应用吧。

Lieven, Anatol. 2004. America Right or Wrong: An Anatomy of American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even这本书缺陷不少,但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当代民族主义的特点,即自由派的现代国际主义和保守派的传统主义之间的张力。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民族主义一同造就了当代美国的民族主义。

具体来说,Lieven所认同的自由主义不外乎启蒙后的宪政、平等、民主,由威尔逊式的国际合作主义推行;他所批判的传统主义则被描述成是对这样一种现代性的反动,比如“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在传统价值观中寻找理想、纯净的美国。 换句话说,这大概是美国语境中的公民民族主义和种族民族主义。不过,Lieven整体的叙述却比叶礼庭粗糙。前者基本把公民民族主义(也就是好的那一种)归给民主党和东西海岸政治、经济、教育精英,而把种族民族主义(就是坏的那种)归结于共和党和中西部加南部的中产、基督徒、红脖子。不论是如此简单粗暴的归类——或者说归咎——还是以类似欧盟那样的国际主义为终极理想的蓝本,这都有待商榷。不过本书的警戒依旧不错:民族主义一旦与政府机能和暴力相结合,麻烦也就不远了。

Zhao, Suisheng. 2004.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赵穗生是丹佛大学研究中国政治外交和民族主义的教授。本书也被认为是英语世界专述中国民族主义的佳作。作者结合西方有关民族主义的经典理论探讨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之分为三类:种族民族主义(如上文,强调同源、同文化、同历史),自由民族主义 (liberal nationalism, 类似上文中的公民民族主义,强调公民身份和多元化),和国家民族主义 (state nationalism, 即作为执政党维系民众忠诚度所使用的工具)。在作者看来,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国家民族主义。

总的来说,作者的叙述主要是从社科、政策的角度,以工具式的眼光看待民族主义。作者认为,中共既然在起初就以反帝革命获取政权,根源上就包括了民族主义所带来的合理性。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白猫黑猫”的实用主义,中共再次回到民族主义,将其作为合理性的重要来源。之后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也一再强调中共作为执政党其与国家、民族之间的连贯性。

个人偏爱头两章,其中描述了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起源。其论述详实,清楚地在西方民族主义概念、中国帝制时期的民族主义因素、和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做了区分和探讨。全书的核心在于论述一个中国处境下的民族主义概念,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国家民族主义 (state-led pragmatic nationalism).

可惜的是,本书并没有讨论另一个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特点:反射性民族主义 (reactive nationalism)。窃以为这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西方的一大差别,即本身缺乏抽象的意识形态原则,而主要经由外部刺激(例如日本修改教科书)来抒发民族主义情绪。不过本书强调中国民族主义以党国为首、为重心,这样的结论是很中肯的。

(四季书评2018-02-01)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