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直到1978年当时整个社会,都在宣传贯彻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对此我提出了不同意见,强调经济建设,按劳分配和法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既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又(是)走向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时期,(1)是既存在着政党、国家、专政,又(是)走向最后消灭政党、国家、专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必然有自己的具体的政策、方针和路线,但是这些都必须受总路线的制约,都必须服从于总路线。

毛主席为我们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毛主席还曾经提出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还指出要“以粮为纲”、“以钢为钢”。这些都说明了在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确定之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建设不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对农业的改造和对小生产的改造,直接关系到产业工人队伍,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发展大工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四人帮破坏现阶段的经济政策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否定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规律,他们在经济战线上所制造的混乱和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在这些方面必须尽快地清算和纠正错误。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社会主义的法制、规章制度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四人帮煽动无政府主义、纵容官僚主义,必须清算。

我党在六十年代初制定的农业工作条例、工业工作条例、科研、高教、文体工作条例,应该尽快地落实。

工(业)交(通)战线的奖金、计件工资、农村的包工等都应该根据条件,有领导的搞起来。(2)

应该使广大工农基本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到,搞了马列主义,批判了四人帮,不但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解放,而且会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收获,这样他们就会无条件地拥护党中央。在他们看到当前批判揭发四人帮的斗争和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时,他们就会积极参加这个运动。

一个社会变革是不是革命的,其根本标志是看它能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看它能不能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解放。

——————————————————————————–

注:(1)当时施行的1975年宪法序言中有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内容。这是毛泽东的“继续革命论”。对此我提出了修正。以后还提出了批判。见7906C《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及实践》。

注:(2)“文革”之前在中国大陆就把“企业奖金”“计件工资”“农村包工”“包产到户”批判为修正主义,全部废除。直到1979年才逐步恢复。我在本文肯定了“奖金”制度以后写了7703C《论奖金》。

邓小平在“四人帮”下台一年另五个月后的1978年3月18 与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的谈话中也谈及“奖金制度也要恢复”。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P102

1976年11月

(《狱中上书》,孙文广/著,香港夏菲尔出版社,2002年)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