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11年选举日记(P1)
突然得知马上选举(P4)
党委操控选举,比四年前更封闭(P4)
山大男性公民候选人必须是党员(P5)
走家串户,三十五人签名推荐(P6)
选举“誓师会”,十七人参加(P7)
第一次进校园,公安无准备(P8)
为防独立参选,山东大学封锁校门(P9)
致山大李守信书记(P10)
呈函李书记,罚站四小时(P11)
公安说:我身后有七千万共产党员我说:我身后有七十亿世界居民(P12)
朋友通过西门进入校园(P13)
再次到广场演讲(P14)
十二个国保将我堵在家中,不准去演讲,警告再去就传唤(P14)
我被传唤到派出所(P15)
国保、公安校门口组人墙不准进校门(P16)
选战“夜袭”获胜(P16)
选战黎明(P17)
编撒《选举实报》(P18)
公安建议送我去青岛旅游(P19)
我的住宅及电脑等财物被抢(P20)
投票前的最后一天(P21)
投票日我不得投票(P22)
当局的惊恐(P25)
苏联能和平变革是因为有选举制度(P27)
青年人的从政道路(P27)广东的主动参选(P29)
第二章 境外媒体采访报道(P31)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山东大学独立参选人孙文广受到警方打压(P33)
美国之音:山东独立候选人遭遇警方阻挠(P34)
出门竞选遭传唤威胁(P34)
选受到多种干扰(P34)
封杀独立候选人并非个别现象(P35)
自由亚洲:孙文广参选遭连番打压人大选举公正性受质疑(P36)
自由亚洲:当局为阻孙文广参选穷出卑劣手段(P39)
美国之音:济南地区人大代表独立参选人参选受阻(P41)
台湾央广专访孙文广参选(P44)
山大剥夺男公民被选举权(P45)
这次参选的状态(P46)
台湾选举填表要写政见(P47)
大学生们的反应与广场演讲(P47)
关于大陆制度(P48)关于选举制度问题(P50)
台湾央广再访孙文广讨论选举无效(P54)
投票日我被困在家中(P55)
票箱抱到我家门口,我拒绝投票(P56)
台湾选票丢一张可能就是无效选举(P57)
台湾开票前票箱是不可以动的(P58)
选务工作违宪违法,选举应该无效(P59)
选举公务机关违法,“选举无效”(P60)
票箱在开票前离开投票所,“选举无效”(P61)
“意图使人不当选”(P62)
希望之声电台:抄家收房,当局百般阻扰孙文广参选(P63)
孙文广教授力争捍卫参选人大代表权(P63)
山大大学孙文广教授因竞选宣传遭传唤(P63)
抄家收房当局百般阻扰孙文广参选(P65)
大纪元时报:山東濟南人大選舉,孫文廣遭軟禁(P67)
新唐人:孫文廣力爭參選,揭中共操縱選舉
美国之音:中国基层人大换届中的“独立参人”(P70)
实践新选举法(P70)
“歌德派”(P70)
骚扰恐吓(P71)
内外结合(P71)
认识选票(P71)
除选举外还应关注其它方式(P72)
第三章 大学生的来信和支持者的证词(P73)
支持者给我的鼓励(P75)
回族农民维权领袖张庭夫的证词(P78)
济南独立作家巩磊的证词(P79)
维权者代表张金凤:帮助孙文广竞选,我被两次“喝茶”(P80)
维权者代表徐平的证词(P82)
山大历史学院教师闫钢的证词(P83)
维权者刘金明的证词(P84)
第四章 民主与选举(P85)
建议国家军委主席实行差额选举——给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的公开信(P87)
投票、权利意识及不合作行动——观察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有感(P89)
国人为何缺少选举权利意识(P89)
权利意识的苏醒与不合作行动(P90)
1948年中国的一次差额竞争选举——兼论2003年全国人大、政协选举(P92)
蒋介石反对李宗仁、支持孙科参选(P92)
五十五年前实行的是差额、自由竞争选举(P93)
李宗仁经过四轮较量当上副总统(P93)
我当过十年政协委员——兼说政协改革(P95)
中共统战部通知我去政协开会(P95)
第一项议程:选举主席团(P96)
开大会是聊天、写字的好机会(P96)
我的第一份提案(P96)
我被评为先进个人(P97)
“六四”后受冷落,视察看守所的提案被搁置(P97)
反对盖豪华“常委楼”(P98)
关于村办企业不能一哄而上的提案(P99)
临别纪念:“加快政治体制改革”(P99)
从评选优秀提案看领导意图(P100)
建议政协改名(P100)
政协在中共严密掌控下活动(P100)
改革人大制度的几点建议(P102)
直接竞选人大代表是关键(P102)
人大代表要专业化(P102)
减少代表人数、实行薪给制、废除列席代表制度(P103)
废除人大的常委制、分组制、主席团制(P103)
不该歧视农村居民(P104)
“人大”必须对媒体开放(P104)
延长会期(P104)
议会(人大)制度研究与学术自由(P105)
假如我是全国人大代表(P107)
关于政党和政党法(P107)
要求平反冤案,释放政治犯(P107)
关于禁书与封锁媒体(P108)
修改宪法和法律(P108)
关于选举(P109)
要做负责任的代表(P109)
人大不赞成票抵制江泽民——论2003年全国人大、政协选举(P111)
不赞成票预览表(P111)
不赞成票说明江泽民不得人心(P112)
两会抵制江泽民只是序曲(P112)
江泽民可能被迫辞职(P113)
官员不该当人大代表——建议修宪之4(P115)
普选、直选应入宪法——给全国两会信(P116)
1949年的《共同纲领》(P116)
中共失信于民(P117)
借鉴中华民国宪法,“直选”、“竞选”应入宪(P117)
竞选启示修改选举法——给全国人大信之二(P118)
本人07年竞选区人大代表(P118)
我的竞选遭遇(P118)
修改选举法的几项建议(P120)
为两会代表支招——致全国两会公开信(P122)
要珍惜自己的神圣一票(P122)
提案,不提白不提(P123)
开会讨论,不讲白不讲(P124)
要勇于面对媒体、利用网络(P125)
我支持公民竞选国家主席——兼答张树斌先生(P127)
建议两会讨论直选日程表(P129)
请公布两会选举得票率(P131)
该给温家宝投一票(P133)
中共高层神秘莫测,胡锦涛的报告是集体产物(P133)
看八常委分组会上讲话(P133)
温家宝讲“改革”和“法”最多(P133)
喜看温家宝十七大讲话(P134)
选举是十七大重头戏(P134)
修法四建议(P135)
修改《集会游行示威法》(P135)
制定新闻法(P135)
修改选举法(P135 )
修改宪法(P135)
第五章 2007年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P137)
2007年选举日记(P139)
附:请调查恶意覆盖选举海报的行为(P139)
我在阳光下贴,你在黑夜中盖(P140)
附:候选人名单复议申请书(P144)
附:民事诉讼起诉状(P147)
(一)南周不妨关注一下选举(P156)
附:《区人大代表投票,我选孙文广》(P158)
(二)大学生发来的部分手机短信(P159)
我正在竞选区人大代表(P161)
孙文广竞选人大代表请支持(P161)
附:致山大党派、人民团体书———参与竞选之2 (P162)
山大候选人提名中的不公平现象(P164)
对大学生很不公平(P164)
对民主党派不公平(P164)
对离退休教工不公平(P164)
选举中男性遭到不公平对待(P165)
对非党员不公平(P165)
资讯了解方面不公平(P165)
对无职权者不公平(P165)
李昌玉:人大代表选举中的“捣乱分子”孙文广(P166)
陈西2007年支援孙文广选举(P170)
孙文广等山东大学四人致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重新选举(P185)
第六章 大学生的遭遇和怒吼(P187)
大学生“考碗”遇非党歧视(P189)
大学中的“考碗族”(P189)
公务员招考的非党歧视(P189)
只准“中共党员”报考的23个中央机关及招考人数(P190)
这些机关为何必须要“中共党员”?(P191)
排斥非党员侵犯大学生的公民权利(P191)
种族歧视与非党歧视——大学生考公务员纪二(P193)
种族歧视一般是多数民族歧视少数民族(P193)
中共的“非党歧视”以少欺多,史无前例(P193)
中共的“非党歧视”以少欺多,太缺德(P194)
招公务员歧视“非党”,既违国际惯例又违科学传统(P194)
大学生怒吼与中国希望——女警仗势逞凶纪实之二(P195)
与大学生讨论吃饭问题———寄语大学生之一(P197)
消除恐慌,勇敢捍卫自身权利(P197)
大学餐厅价格应该低于校外(P198)
大学餐厅是官营还是民营?是竞争还是垄断?(P198)
餐厅问题,涉及很多人的专业(P199)
学生时代我当过生活部长,经常提建议(P199)
建议大学生关心现实,关心社会,关心公共事务,关心身边事物(P199)
第七章 台湾选举(P201)
台湾的今天,大陆的明天——台湾大选观感(P203)
民意至上的台湾选举(P203)
高度透明的台湾选举(P204)
司法独立下的台湾选举(P205)
竞选和竞选文化(P205)
台湾的经验是大陆的榜样(P205)
大陆渴望政党和平轮替(P206)
台湾选举与香港游行的蝴蝶效应(P208)
为什么现在香港要争普选?(P208)
港人争普选的大游行(P208)
大陆希望在港台(P208)
台湾选举的蝴蝶效应(P209)
北京害怕蝴蝶效应(P209)
大陆蝴蝶会起飞(P210)
台湾哪年直选乡镇长?(P211)
民主是腐败的天敌——评台湾选举县市长(P217)
台湾的县市长选举(P217)
民主政治是反腐之本(P217)
多党制和反贪污(P217)
何日能见大陆的多党民主(P218)
大陆当局应顺应潮流(P218)
台湾选举与上海大火(P219)
台湾选民怎样教训官员?(P219)
大陆官员胆大妄为是因为缺少选民的教训(P219)
上海市民用行动教训官员(P220)
要求市领导下台辞职(P220)
比较1976年天安门事件(P221)
台湾选举历史笔记(P222)
谁更容易犯错——台湾选举历史笔记之一(节选)(P222)
最危险的“敌人”是自己人(P223)
让教育部门少惹事(P224)
选战需要真正的战将——台湾选举历史笔记之二(节选)(P225)
晒衣服的人和洗内裤的人(P225)
化妆师最应该了解的是政治人物的缺点(P226)
文宣是作战部队(P227)
战略机动能力(P228)
他来了(P229)
选举需要敌人:马英九能破解“小猪”困局吗——台湾选举笔记之三(节选)(P229)
悲情,制造敌人(P230)
用游戏精神化解敌人(P230)
台湾选举词典(P233)
割喉(P233)
奥步(P233)
站台(P233)
奥援(P234)
西瓜效应(P234)
钟摆效应(P234)
票会(P235)
拜票(P235)
桩脚(P236)
香港:大陆的明灯——有感于香港反23条游行之三(P237)
香港的出版和新闻自由(P237)
刮目相看香港人(P237)
香港是大陆自由、民主的明灯(P238)
第八章 参选楼长与住房问题(P239)
高票当选楼长纪实(P241)
选票投给热心公益的维权者(P241)
我过去的参选和落选(P241)
自己动手海选楼长(P242)
几点体会(P243)
山东大学的“钉子户”(P244)
事起维护住房财产权(P244)
2003年拒迁的山大“钉子户”(P244)
近年新增的“钉子户”(P245)
校方不改弦更张,“钉子户”仍会坚持(P246)
山大“钉子户”的意见(P246)
山东大学分房风波——感触群体上访之一(P248)
分配住房的由来(P248)
分配方案引起民愤(P248)
山大教工群体上访(P249)
山东大学分房抗争的启示——兼论维权与草根政治(P251)
山大分房抗争的历史原由(P251)
签名信的意义(P251)
小字报的作用(P252)
上访请愿与准备游行示威(P253)
抗争中的群体分布(P253)
山大分房抗争的成果(P254)
分房之外的成果(P254)
从分房风波透视“特权”(P255)
程序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P256)
从上访到请愿、示威——感触群体上访之三(P258)
中国民意的表达途径(P258)
“上访”有中国特色(P258)
低姿态的上访(P259)
群体上访需要串联、交流、讨论(P259)
群体上访也是请愿、示威(P260)
民国时期的请愿(P260)
司法程序难以代替上访(P261)
对上访的两种无用论(P261)
万源事件与群体上访(P262)
第九章 狱中上书论民主与选举(P263)
对82年宪法草案的修改意见(节录)(P265)
对“十二大”的初步评价(节录)(P267)
论代表大会(节录)(P269)
讨论民主(P271)
民主的核心、支柱和基础(P271)
民主的目的和形式(P272)
关于选举和选举法(P272)
论社会主义多党制(P273)
关于党内民主和民主制(节录)(P276)
附录:独立参选人法律须知(P279)
(《参选纪实》,孙文广/著,香港夏菲尔国际出版公司,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