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大事记(49)

原东欧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变化情况

从历史上看,原东欧执政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曾提出过不同的奋斗目标,更改过党名和党章。不少党过去曾使用过社会民主工党、社会民主党、社会党等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各党几乎都是由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这里分别就这几个党的历史发展、组织结构和政治状况作如下简介:

一、波兰

    波兰统一工人党

    1948年成立,由原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左派合并而成。波兰共运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是“第一无产者党”,它于1882年创建,1886年瓦解。1888年“第二无产者党”成立;1889年又建立了“波兰工人联盟”。1893年这两个组织联合,组成了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后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合并;1918年又同波兰社会党左派合并成为波兰共产主义者工人党,1925年改称波兰共产党。1938年,共产国际以“敌人奸细大批渗入到党的领导队伍中”为由解散了波共。1942年1月,原波共骨干建立了波兰工人党。二战后在苏联支持下,波兰工人党逐步变为波兰执政党。1956年6月,波兹南发生上万名工人示威游行并酿成流血事件。同年10月,又发生了苏联一把手赫鲁晓夫干涉波党人事变动和方针政策制订遭到拒绝的“十月事件”。之后,哥穆尔卡东山再起成为波党中央第一书记,从而开始了持续15年的哥穆尔卡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哥氏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发展了他在四十年代末提出的“通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的思想。

1970年12月波兰政府宣布大幅度提高物价,引起群众抗议,导致流血冲突。12月20日哥穆尔卡辞职,盖莱克当选为波党中央第一书记。七十年代,波党贯彻实行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以及从西方积极贷款的政策。由于基建投资规模过大、外债负担过重、通货膨胀等,经济日益恶化,市场供应紧张。1980年6月政府作出冻结工资、提高肉价的决定,激起全国大规模罢工抗议浪潮,导致政治经济危机的爆发。8月,独立的团结工会成立,掀起反对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的浪潮。9月5日,盖莱克“因病辞职”,由卡尼亚接任波党中央第一书记。1981年10月,卡尼亚辞职,由原国防部长、时任总理的雅鲁泽尔斯基大将接任第一书记。1981年12月13日,雅氏宣布波兰实行军管,并取缔了团结工会。

1988年,团结工会重整旗鼓,利用经济困难和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失当,再次掀起工潮。1989年1月波党举行十届十中全会,通过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的立场》的决议,从而为在波兰实行多党制和团结工会合法化创造了条件。随后,波党发起召开“圆桌会议”,同意实行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制,允诺团结工会在新议会中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议员席位。6月4日举行议会大选,与波兰统一工人党结盟的联盟党倒向团结工会,统一工人党大选失利,沦为少数。接着,团结工会反对由波党组建政府。8月24日,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团结工会派的马佐维耶茨基为政府总理。9月12日,经议会批准,新政府组成。尽管在新政府的23名成员中统一工人党有4名成员,但团结工会派已在政府中占主导地位,从而出现了45年来的第一次权力转移,统一工人党由居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变成了居于少数的参政党之一。在此形势下,波党内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统一工人党已失去人民的信任,“不能应付时代的挑战”,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造”。于是,波党中央决定提前召开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总结经验教训,改建新党,制订新的党纲党章。在1990年1月27日举行的十一大上,大多数代表赞同成立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经过激烈争论后通过了新党宣言和章程,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大会还通过了《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至此,连续执政45年、曾拥有二百万党员的波兰统一工人党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大会未能按原计划建立一个统一的新的“左派党”。会议期间,党内发生分裂,以议会副议长菲什巴赫为首的少数代表决定另外筹建一个“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联盟”。以波兰工会全国协议会主席米奥多维奇为首的“工人论坛派”既不赞成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也不同意社会民主联盟的与团结工会妥协的倾向及其支持新政府经济政策的主张,他们宣布准备筹建以工会全国协议会为基础的波兰“劳动者党”。此外,大多数前统一工人党党员持观望态度,没有参加任何一个党。这样,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宣告改建为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之后,波党发生了一分为三的状况。

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

1990年1月在原波兰统一社会党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从该党的宣言和章程上看,波兰社会民主党把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定为奋斗目标。它的基本政治主张是: 建立“法制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建设“自治的公民社会”。在经济方面,它主张实行“社会化市场经济”;主张“市场经济同国家的干预因素和国家承担社会福利责任相结合”;主张多种成分的经济,认为有必要发展私人所有制成分,但“不认为只有私有制才符合市场的逻辑”,“才能保障经营管理的最高效率”。在对外政策方面,它强调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及其防卫是不可剥夺的,主张民族自决,反对任何外来干涉,支持建立“欧洲共同大厦”的思想,强调他们是欧洲和世界左派的一个组成部分,愿同世界上一切左派集团发展合作,特别珍视同社会党国际的关系。

该党成立后,原统一工人党的4名政府部长没有参加新党,原统一社会党的173名议会议员中宣布加入新党的只占其中的12.7%。原统一工人党议员团已更名为“民主左派议员团”,它不再代表党派而是作为整个左派的统一组织活动。此时,社会民主党不再是参政党,而只是一个在野党。

原统一工人党曾有二百万党员,1990年1月召开十一大时的党员只有113万人,占原党员人数的57.6%。由于参加新党需要重新申请,许多人已自动放弃党员资格。在新党成立大会上,36岁的原政府社会政治委员会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被选为最高委员会主席,原统一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米莱尔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按新党章规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内最高立法机构是全国协调委员会和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的人数在150人以内,其中14人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

1993年9月波兰议会大选,以社会民主党为主体的“民主左派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它与农民党结成联盟,控制了议会三分之二的议席,并分别获得议长和总理职位。1995年11月,波兰举行总统大选,在第二轮选举中,社民党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以51.72%的优势,险胜现任总统瓦文萨(48.22%)当选总统。希氏当选总统后辞去了社民党主席的职务,并宣布退党。此后社民党一路走下坡路,2010年在波兰议会中,参议院社民党没有席位,众议院460席中社民党仅有三个席位。

荀路  202282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