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图网燕京书评 燕京书评 2022-08-05 17:00 发表于北京

撰稿丨宗祁
全文共5426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她曾醉心于启蒙思想,痛恨不人道的事物、痛恨独裁,但在成为俄国的统治者之后,她不得不成了一个实际上的独裁者、残忍镇压农奴起义,并因吞并克里米亚等一系列领土扩张行为,被普京视为榜样。她就是叶卡捷琳娜,俄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女皇,以女性的身份,获得“大帝”的称号,其名气和成就与彼得大帝相比也豪不逊色。罗伯特·扎勒特斯基在《失败的融合:狄德罗、叶卡捷琳娜与启蒙的命运》一书中,通过描写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从被叶卡捷琳娜资助、庇护,到在她的宫廷中受挫,最后与女皇分道扬镳的过程,展现了启蒙思想是如何俄国“水土不服”的。哪怕有一个思想开明、一心为民的君主,遇到愚昧的民众和社会,也不得不做出妥协,让理想被现实扭曲。而另一方面,狄德罗指出,哪怕是开明的专制也是有害的,专制统治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必须把巩固统治和权力放在首位,一切人文进步思想都必须为这一前提让路。

叶卡捷琳娜大帝。

《失败的融合:狄德罗、叶卡捷琳娜与启蒙的命运》
[法]罗伯特·扎勒特斯基 著
徐达艳 译
东方出版社2022年2月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十八世纪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和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的会面为中心,解读了当时伟大的思想家和拥有权力的统治者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两人进行了四十多次私人会议,持续近四个月。狄德罗和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把叶卡捷琳娜看作是开明改革和建立公正社会的*后一线希望,叶卡捷琳娜则希望通过法制化和制度化来施行她的仁政。随着谈话的进行,叶卡捷琳娜不仅对自己的角色有了很好不同的认识,对狄德罗也有不一样的理解…… 二人从*初的互相敬佩与尊重,到对具体事宜的分歧,至思想上的龃龉,矛盾和观念上的交锋,*终不欢而散、分道扬镳。作者从两人的不同学识背景、身份地位给予了解释,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观念和处事风格,也展现了他们从“理解”到“不理解”的内在逻辑依据。

罗伯特·扎勒特斯基(Robert Zaretsky):法国历史学家,休斯顿大学人文学教授,研究领域为18世纪启蒙运动。著有《生命价值:加缪与意义的追寻》《探索意义》《博斯韦尔的启蒙》等。

▌女皇,以男人之名统治

叶卡捷琳娜虽然被称为“大帝”,但她并没有对俄国王位的继承权,而是从丈夫手中夺得皇位,而后以儿子保罗的名义进行统治。

年轻的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于1729年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小公国,十四岁时才出嫁到俄国。她对法国启蒙思潮十分感兴趣,15岁时接触到伏尔泰的著作,“爱不释手”。初到俄国时,叶卡捷琳娜几乎在书房度过了所有的时间,她“对书的渴望令宫廷上下颇为惊讶,因为那里谄媚之风胜于文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叶卡捷琳娜充分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在掌权前的几个月,她就指出“法律是神圣的,因为在统治者死后,法律会继续存在。”

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彼得是王位继承人,但他十分无能:“虽然是彼得大帝的后代,但既没有继承外公的体魄,也没有继承外公的才智。”彼得崇拜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但却没有学到大帝的智慧。而且,普鲁士刚刚对俄国发动了战争,因此彼得的崇拜也让他在宫廷中被疏离。就连当时的女皇伊丽莎白也不看好彼得,甚至当着宫廷大臣的面抱怨说“我的侄子就是个白痴。”

叶卡捷琳娜认为“她的丈夫既不配统治俄国,也不配支配她。”她对自己的智慧有清晰的认知,不甘如此居人之下。比起丈夫,叶卡捷琳娜更像一个俄国人,她学习俄语、改信东正教,并学习俄国文化。她虽然崇拜启蒙思想家,但当读到孟德斯鸠因为俄国体量庞大并缺乏基本法律,就将它视为一个暴虐的政体时,叶卡捷琳娜也会提出质疑,因为她了解这个“多民族、多语言帝国中的矛盾和混乱”。

叶卡捷琳娜的“篡位”几乎是民声所向。彼得的无能上下皆知,他在33岁仍痴迷于玩具士兵,不仅如此,还亲近与俄国交战的普鲁士,引进德国士兵来取代皇家卫队、封闭在德裔亲信的圈子里,这让宫廷上下十分不满。当他“以德国王子,而不是以俄国沙皇的名义宣布,他对当时由丹麦统治的石勒苏益格省拥有历史上的所有权”,并向丹麦宣战时,俄国贵族对他已经忍无可忍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愚蠢行为耗尽了俄国军队统领们对他仅剩的一点忠诚。”

1762年,当彼得在外训练部队时,叶卡捷琳娜带着俄国禁卫军进入了彼得堡,而“大批人群在两旁夹道欢呼。”

优柔寡断的彼得并没能夺回王位,并且在与叶卡捷琳娜的情夫奥尔洛夫的打斗中,被失手杀死。这给叶卡捷琳娜带来了方便,她在告示中将彼得的死因公布为“痔疮急性发作”。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

但叶卡捷琳娜要面临的挑战,从现在才开始。虽然圣彼得堡的民众和宫廷里的人为彼得的退位而欢呼,但他们未必会坚定跟随叶卡捷琳娜,更别提边缘的权贵们了。在俄国之外,全欧洲都在讨论这事,甚至连伏尔泰最初也质疑叶卡捷琳娜的合法性。

政变之后,对有影响力的人,叶卡捷琳娜与之合作、拉拢与他们的关系,但对民众,叶卡捷琳娜发现,需要做的,不是改善民生,而是要用花费打造皇室的威严,如此才能让民众臣服。“要巩固俄国民众对她本人的好感,隆重的排场是必须的。”

叶卡捷琳娜深知,她必须用一切手段来巩固自己并非名正言顺的皇位。她接受了俄国民众崇拜权贵、畏惧皮鞭的特点,“在首次访问莫斯科时,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庆典和仪式,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在烟火表演中,叶卡捷琳娜将自己的形象勾勒成智慧和战争女神密涅瓦。

那个将自己锁在书房,研读启蒙思想的女孩,终于成为了俄国这片冻土的女皇。

▌向曾经讨厌的一切屈服

当时的俄国仍十分野蛮,人们对残忍和不人道习以为常。女皇亲自任命的、一位“践行人民利益最大化”的牧师,在1771年的瘟疫中,注意到人们在一座圣像下聚集,害怕造成瘟疫扩散传播,而下令把圣像移走,因而被愤怒的人群冲到修道院“撕成了碎片”。

这许多野蛮、残忍的事物中,最棘手当属农奴制。在1762-1764年的人口普查中,俄国2000万的总人口有将近1000万是农奴。而只要不杀死农奴,庄园主几乎可以对他们做任何事情。

农奴。

叶卡捷琳娜坚信“一个人应该从仁爱的角度出发,在合理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行善,避免作恶。”这样的叶卡捷琳娜本无法容忍农奴制,她认为:“将生而自由的人变为奴隶,这有悖于基督信仰和正义原则。”

但当叶卡捷琳娜成为女皇后,她发现,在这个国家,哪怕是一国之君,也必须受制于长久存在的“规则”。由于恶劣的工作条件,一系列农奴起义席卷了乌拉尔山脉地区。而叶卡捷琳娜不仅需要血腥镇压,还将农奴赏赐给军队和王室官员,用以回报他们的支持。“她别无选择,只能使用这种在她所统治的国家中通用的货币。”

在实践中,叶卡捷琳娜逐渐发现,农奴是不理解启蒙思想的,他们只理解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他们只明白“官老爷是尊贵的”,不明白“人人拥有平等的权利”。把农奴当人看会让王位岌岌可危,但把他们当奴才、甚至当牲畜,却会得到他们的服从和赞美。

最初,叶卡捷琳娜派人镇压农奴叛乱时,强调要避免采取过于残忍的手段,但“她的温和作风使得农奴和矿主们更加大胆地相互对抗”。同时,要让贵族同情农奴的境遇也十分艰难。只要一提起要改革农奴制,贵族们就会打起十二分力气来反对,甚至连说农奴和王公贵族是一类人,“都要冒着被扔石头的风险。”

叶卡捷琳娜巩固王位的另一方面是,将俄国的疆土扩展了520000平方千米。彼得大帝在位时,俄国向西伯利亚地区扩张,而叶卡捷琳娜则是向欧洲方向扩张。1774年,她巩固了黑海北部疆域,1783年,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向乌拉尔和里海地区进发。1791年,俄国侵略波兰,1795年,波兰被三国瓜分,从地图上消失。这些扩张让叶卡捷琳娜成为普京夸赞的统治者。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的演讲中,普京就援引了这段18世纪的历史。一些人戏称叶卡捷琳娜为“战神”,似乎她真的成为了密涅瓦,不可否认的是,领土扩张在这个国家永远是十分有效的笼络人心的手段。

叶卡捷琳娜在克里米亚地区的扩张。

一边是被奴役者的民智未开,一边是贵族的“明知故犯”,叶卡捷琳娜凭借巨大的决心与出众的智慧在两者之间权衡。践行最低限度的人道理想已经让她精疲力竭。在这个国家,似乎不能奢求更多。

▌不做独裁者,做什么?

虽然农奴制是俄国的顽疾,但彼得大帝曾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书作者罗伯特认为,这段历史说明改革在俄国是可行的,但非独裁者不可。

“无论是普鲁士那样的君主制,还是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都不能统治如此辽阔的一个国家。彼得大帝的改革已经揭示,俄国人民对于变革并非无动于衷,但他们也提醒了这个世界,实施变革需要的是一个独裁者,而不是一位君主。”

但叶卡捷琳娜痛恨“独裁者”这个头衔。受启蒙思想影响,她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法律让人们成为平等的——贵族犯法与农奴同罪;法律可以禁止对农奴随意动用酷刑;法律让百姓明白,在皮鞭和传统之外,他们更应该惧怕的是——真理,是在讨论中辨析出的“合法性”;法律可以向欧洲国家显示,俄国不是一个野蛮之地,不是一个独裁国家,叶卡捷琳娜推动了俄国的“欧洲化”。

1767年,叶卡捷琳娜召开了立法委员会,她改变俄国的决心震惊了全国上下,一时间,街坊行人无不谈论此事。此外,叶卡捷琳娜召开各民族、各阶层的人在首都开会,看着这些衣着、习俗和宗教各不相同的人,很多俄国人感受到“俄国现在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幸福和最强大的国家”。

虽然在此后由于战争和权贵的不配合,立法工作没能推出一个真正改变俄国社会的有效的法律体系,但女皇指导立法委员会颁布的《1767年训令》,仍不失为俄国的一次重要立法尝试。

▌哲学在政治前落败

罗伯特在《失败的融合》中,以狄德罗的视角,展现了启蒙思想与俄国的不相容。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百科全书派的代表。最大成就是以二十年之功主编《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

狄德罗在凡尔赛宫郁郁不得志,而叶卡捷琳娜一直十分慷慨地支持着狄德罗,因此,当她邀请狄德罗远赴俄国时,狄德罗怀揣着改变这片野蛮的土地的理想,接受了邀请。“在理性和进步的天平上,没有什么能比征服俄罗斯更加重要。考虑到其规模和社会条件,叶卡捷琳娜的这个帝国无论是在政治意义上,还是在哲学意义上,都让腓特烈的普鲁士和约瑟夫的奥地利相形见绌。”

狄德罗企图将反对专制和独裁的启蒙思想传达给女皇,不厌其烦地强调:“君主不是权力的来源,而是偏狭的源头;强权非但不是开明政府的基础,甚至还会破坏建设性政策。”近代政治思想强调,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国家可以缺少君主,是人民在维持国家运转;并且,只靠自上而下的“赏赐”来改善人民生活是治标不治本的,只会感激“上面”赏赐的人民更是难以产生民主参与意识和公民社会。但这一切在此时的俄国都是如此空洞,叶卡捷琳娜早已在实践中发现,如果不靠强权,她什么也做不了。狄德罗还将矛头直指“开明君主专制”,批判说“即便是最开明的专制统治,也是有害的。”如果法律不能制裁统治者,而统治者又十分有魅力,受人爱戴,那只会“让尊敬并爱戴统治者称为国民的常态”,并让国民习惯“不受法律制约的统治方式”,从而对一个国家造成长期更坏的影响,一个开明专制的君主带来的危害可能比一个暴君更大。

《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
作者:(英)罗伊·波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内容简介:长久以来,启蒙运动一直与法国、德意志甚或英国的苏格兰联系在一起,然而,有名历史学家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却想告诉人们:作为整体的英国启蒙运动是存在的;不列颠,才是“现代性”的诞生地。在书中,罗伊?波特带领读者领略了17—19世纪初的英国思想世界。通过考察那时的英国人如何理解人性、理性、自然、心灵、性别、幸福、财富追求、改善、进步等问题,该书对英国启蒙运动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巡礼,展现了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如何爆发出巨大力量,带动社会各领域急速发展,并*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该书凭借新颖的观点、翔实的资料、隽永的文笔,揭示了英国在启蒙运动中长期被忽视的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荣获有名的沃尔夫森历史奖。

狄德罗的见解的确独到,思想超越时代,但也过于犀利,尖锐地戳破了女皇所有可以自我欺骗的角度。叶卡捷琳娜何尝不想做出更多改革,但她只能成为“大帝”,不能成为革命领袖。虽然女皇最初声明自己“可以和狄德罗说一辈子的话,永远不会对他感到厌烦”,但渐渐还是对他失去了耐心。“作为一个不仅要努力击败土耳其军队和哥萨克叛军,而且还要努力抑制自身情感需求的君主来说,对于狄德罗的话,她能做的只能是付之一笑。”而在军费开支不断攀升的时刻,政府也没有钱、没有动力进行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启蒙哲学家不是圣人,他们的为人可能不如他们的哲学思想那般伟大,也在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为了保持身份和地位妥协。狄德罗不仅学会如何不忤逆一个君主,“有一条规则是,永远不要装作比女皇懂得多”,而且,在法国威胁他要靠自己的影响力去改变女王的外交政策时,他也不得不接受。由此来看,哲学家与独裁者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又截然相反。叶卡捷琳娜怀抱理想,痛恨独裁,但她身在“专制统治”这个系统中,因系统存在而存在,她为了延续统治,只能努力延续压迫机制。而哲学家的存在,只有在努力批判系统、打破系统中才有意义。对于一个积弊难返的系统,人人在其中都十分痛苦,但人人都不得不在其中寻求生存。只有在哲学家带来的未来的愿景中,人们才能得以喘息;只有靠思想传播,让人们明白,需要惧怕的不只是权贵的皮鞭,压迫性系统才能有崩溃的一天。

《燕京书评》原创稿件,欢迎转发分享

主编:张弘
运营:木月
美术编辑:小柒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