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前总统马英九周二来到南京中山陵,向从小到大的偶像国父孙中山献花表达敬意,他还兴奋呼应当年国父临终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言,跟着喊出“和平奋斗、振兴中华,”期盼当前的两岸,一定要努力追求和平。但是,本次准备花圈,头衔里并未有“总统”字眼,露出意外端倪。

周二(28 日)上午9点半左右,马英九与基金会人员、学生前往中山陵谒陵,向国父铜像献花、行三鞠躬礼。马英九在见到国父铜像时情绪激动、眼眶泛泪,接着在宣读国父遗嘱时还数度哽咽,而本次准备的花圈,头衔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并非“中华民国前总统”。

悼词部分,则由同行的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宣读,当中提到了马英九“九二共识”主张,全文为“伟哉国父,领导革命,青天白日,光耀神州,力抗列强,创建民国。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民为本,恢复中华,和平奋斗,无私忘我。两岸人民,同属中华,炎黄子孙,振兴民族,共创未来,薪传绵延。九二共识,和平基础。苍生为念,百姓谋福,共同发展,永继无疆。”

陵前情绪激动,高唱国父纪念歌

接着,马英九转往中山陵书法室落款,写下“和平奋斗,振兴中华”八字,呼应当年孙中山“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落款日期处,写下象征民国历时的“百十二”,与西元“二零二三”的字样,是首位写下民国纪年的访宾。

前总统马英九前往中山陵书法室落款。马英九办公室办公室提供图

接着马英九又转往陵墓室悼念,在媒体镜头外,他还引领大家高唱“国父纪念歌”。最后,马英九也依照原计划,在现场发表谈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3xpw7XVf8

追念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

马英九指出,国父孙中山先生毕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满清,创建民国,到今天已经112年了。回想当时的中国,满清政府贪污腐败,积弱不振、饱受列强侵略;从1842年(清道光2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以来,被迫跟50多国签订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回顾当时中国社会,马英九坦言根本看不到希望,因为贫富悬殊,文盲处处、法治不彰、社会发展落后,人民无力反抗,国势危如累卵。

有赖国父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登高一呼,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建国理想,号召海内外志士仁人共襄大业,历经革命先烈十次流血革命行动,终于在1911年推翻满清,终结中国4000多年的君主专政,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马英九赞扬国父对中国史无前例的伟大贡献,就是改变中国的命运,让中国走向富强康乐的开始。

呼吁两岸追求和平,否则没未来

话锋一转,他说当今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当年国父念兹在兹的多项建国主张,今天分别在台湾与大陆实现,这对于两岸人民与后代子孙的生活与福祉,至关重要。

当年国父遗言中,要求国人要“和平、奋斗、救中国”,98年后的今天,他提出“和平奋斗、振兴中华”的目标,深盼两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致力振兴中华,“这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

前总统马英九提出“和平奋斗、振兴中华”。马英九办公室提供图

随后现场陆媒询问马英九此行的感受,马英九坦言自己非常兴奋,他指出,国父从小就是他的偶像,对中国贡献无人能及,非常开心;对陆方的接待也非常满意甚至超乎预期,看到大陆朋友非常热情,这是一个好现象,这些好意回台会转达给台湾人民。

此行马英九也带了30名学生,他希望青年学子能深入了解国父生平,另外也要了解两岸关系,并认知到两岸一定要走向和平奋斗才能振兴中华,最后重申今日“和平奋斗,振兴中华”的主张,强调两岸一定要追求和平,否则双方都没有前途。

来源:《远见》杂志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