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文坛的成型得益于澳华留学生文学的出现;而它的社会背景便是那段让人百感交集的“居留岁月”。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中国留学生大批涌向西方各国的高峰时期。当时赴澳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公民,竟有四十千之众。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天安门屠杀震惊世界,这四十千拒绝回国,签证又过了期,因而为了留澳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抗争,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居留运动”。

四年多之后,中国留学生值得永远铭记在心的一天终于来临了。1993年11月1日,当时的澳洲基廷(Paul John Keating)政府终于做出最终决定:一揽子解决中国留学生的居留问题。分为四个类别:815,816,817,818。凡是1989年6月20日之前进入澳洲的中国公民,通过身体检查和警方无犯罪记录,都可以按照815类别申请在澳永久居留;凡是1989年6月20日以后进入澳洲的中国公民,申请过难民的、通过澳洲规定的学历认可的、通过英语能力测验的、年龄低于45岁的,都可以按照816类别申请在澳永久居留;已经获得难民资格的,则按照817类别申请在澳永久居留;818类别是在1994年1月31日宣布的,符合者要在“11.1”决定之前来澳并正在学习研究生课程。这四个类别的申请,使得绝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一年之中陆续改变了身份。这个政策对1989年“六四”事件只字未提,由当初的一个政治问题起码表面上转变成了一个移民问题。中澳双方政府显然相互取得谅解,入围的中国留学生为这个政策欢呼雀跃,大功总算告成,而当时中国驻澳使领馆也公开发表声明欢迎这个政策的出台。不过,剩下一小部分尚未解决的中国留学生/公民则还需要继续煎熬了几年,在以后的霍华德(John Winston Howard)政府的一个613政策下总算也获得了澳洲“永居”——那是到1997年6月13日最后一批构成“中国留学生问题”的人群被允许通过一种过渡签证得以申请成为澳国永久居民。至此居留运动全部结束。

总共四万五千中国大陆留学生/公民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挣扎才最终全部获准在澳居留,这真是世界当代留学史上一个令人感叹悲哀﹑无法遗忘的篇章。

对当事人来说尤其如此。这是让人百感交集甚至不堪回首的“居留岁月”。在这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中,在这几万中国大陆留学生/公民中间,发生了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成功与失败的故事﹗报纸上曾经多次出现过那些回国不能居澳申请又久候不批甚或反复被拒精神几近崩溃的中国留学生的“人将不人”的凄厉的呼嚎。有两句流行于这一时期滞澳的中国大陆留学生中间的经典语言。一句称为“五苦论”,是痛感打工苦但失业更苦:“吃不着苦的苦比吃苦的苦还要苦。”另一句是“三难论”:“出来难,呆下去也难,回去更难。”报纸也曾经大篇幅地多次讨论过发生在中国留澳学生中间的种种所谓“叛离原有文化传统的行为特征”,例如,近乎游戏的家庭重组现象、“白领阶层”沦为“底层役工”现象、社会关系和情感淡化现象、假结婚现象、老夫少妻现象、返国娶妻现象、同居现象、买屋供房现象、与父母子女隔阂现象、沉迷赌博现象、自杀现象……等等。这种种现象,自澳洲有史以来,在其它任何社会群体中都不会如此高密度、大面积出现过。这一切,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关于澳华留学生那段称之为“居留岁月”历史,最大型的记录肯定是《澳洲:居留岁月》(AUSTRALIA: OUR EXTENDED DREAMS)了。此书为大精装本,二点七公斤,八百一十九页,一百一十二万字,总策划是澳洲居留二十周年纪念委员会,总编纂是澳洲大洋传媒集团/大洋洲文联,由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

书分四卷。第一卷为“大事记”。以年表的方式,记录从1972年澳中建交至1999年底的大事件及相关背景,侧重反映当年中国学生在澳洲各界多方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抗争”居留的岁月。这部分的抗争记录很详细。

第二卷为“人物志”。是八十一位留学生背景的新移民的列传。他们既有当年叱诧风云的学生领袖,也有现今搏击商海的成功人士,也有平静地生活在澳洲的当年新移民……列传全面真实展示老留学生移民在澳洲社区、工商、专业、传播、文艺等五大领域内的成就或生存状态。虽然列传传主比较集中在墨尔本,悉尼和其他城市也多有涉及。其中文化人在传播和文艺方面有三十二人,几近百分之四十。

第三卷为“文萃集”。精选记录“四十千”居留的相关作品,包括三部分:(1)征文辑:从2009年“居留岁月:我的故事”征文中精选,计有四十一篇,不少是知名澳华作家的作品;(2)忆旧录:主要是2001年首次启动编辑本书时澳华作者的回忆文章,再加上本书出版前几年相关文章的辑录,共三十二篇;(3)文学作品选:选录与“四十千”居留有关或者是在“四十千”中有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共十八篇,有诗歌、小说,主要是散文、杂文。这些不同作者写出的或自己或他人或大家的经历和感受的作品,从文学上表现了那段历史中各色各样的众生相。

第四卷为“影像簿”。合计二百三十九张照片,分三部分:(1)今昔影像:收录七十二人珍藏的一百四十四张今昔比照影像,以一图一文新旧对照的方式直接呈现这一代移民的生活历程;(2)老照片:以征集的各个时期群体争取居留活动的五十四张老照片,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3)大洋特辑:是为纪念大洋传媒二十周年选辑的一组二十四张照片。此外,穿插侨领照片十二张,澳洲领导人照片五张。这些影像从视觉上直接把“四十千”争取居留的历史记忆留存下来,可谓弥足珍贵。

这套大型文集,毫无疑问,内容非常丰富,确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的结晶。当然,此书价值主要在历史资料上,它并非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即使其中的“文萃集”出现文学作品,但其量很小,质也不高,那个时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没有收入。显然,编纂人员志不在此,人们也不必在这方面作过多要求。然而,正如许多人已经发现并指出的,这部书的内容安排更有一个将永远被人指责的致命伤——那就是缺少足够的“居留运动”与“六四”相关的内容。编辑出版此书,从2001年7月7日在墨尔本《大洋报》社召开编委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到2014年2月15日晚举行它的首发仪式,断断续续前后居然用了十多年时间,可真是耗时费力,这其间,数度更改计划,原本2001年开始,准备于2003年10周年出版;2009年又开始“居留岁月:我的故事”征文,计划2010年出版;结果延后至2014年初,可以想象得到,全书的内容安排对编纂人员就是一个相当伤脑筋的麻烦事。

这个致命伤,也不得不延续到2014年2月15日“澳洲梦之夜”。

当晚,一场盛宴在墨尔本最负盛名的“皇冠娱乐城”大厅里举办。这个丰富多彩的晚会,是为了纪念“四十千”留澳和《澳洲:居留岁月》首发,近百桌上千人的排场,聚集了国家政要、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等等,当地华文媒体更是倾巢出动,联邦总理托尼•亚伯特等一批政要发来了贺电,加上舞台灯光、音响、背景等高水平设计,使晚宴呈现一派高雅、华贵、欢乐的气氛。

但是,一场历时五个小时的空前盛会上,所有的历史视频,文艺演出,新书首发,名人讲话,慈善拍卖,却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个人一个字提及“六四”,提及“天安门事件”,提及早已死去的青年和他们正在老去的母亲父亲,提及因此被杀被关致伤致残穷困潦倒的所谓“暴徒”……

这不能不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与批判,特别是当年在澳洲为“四十千”居留问题奔走呼喊流汗流血的民运人士。

他们悲愤地说,当年响彻神州大地的口号声悄悄远去,每年那天晚上中国驻外使领馆门前的烛光渐渐暗淡。当初的震撼震惊感叹感动如今好像成了落伍的代名词,但看到眼前那么多西装革履的“高等”华人面色红润自信滿滿,还是忍不住要对他们重复一遍:我们当然要对正义、仁慈的澳大利亚永远心存感激,但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民主自由流血牺牲的烈士。我们要大声的承认,我们是吃过人血馒头的,我们是六四的直接受益者,是六四真正的既得利益者。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自由、平等、祥和地生活在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都和六四有关。中国有句老话叫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恩负义,更不能过河拆桥。我们不是也常常看不惯那些某某事情的既得利益者吗?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六四恐怕将是一辈子最刻骨铭心的痛。我们不能遗忘,不敢遗忘,应该也不会遗忘。我们每年站在这里纪念六四,祭奠死者,仅仅是为了求得良心安宁,为了守住我们最后的道德底线。

人们说,面对强大的专权暴政,假如你不敢说真话,但至少可以争取不说假话。今天,一些人只是面对一些物质的诱惑,竟然说假话了。历史难道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悲啊!这才是真正的悲剧,让人痛定思痛的悲剧。

当年那场“民主运动”变成了今天不问源头因而缺乏真诚的“感恩行动”;那段用人血换来的“居留岁月”换成了今天一些人投机发财的“流金岁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转变啊?!《澳洲:居留岁月》的编辑出版者无妨接受吃“人血馒头”搞“人血盛宴”的指责。纪念居留岁月,却集体对天安门血案有意忘却,这是不允许的。也许有人心里是内疚的。但愿他们夜半醒来,摸摸自己的良心,终于懂得:这样像害怕触电一样回避“六四”,肯定难以向历史交代。

“四十千”中,有人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只是历史长河里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些浪花。无需夸大我们,而我们也不必小觑自己。未来对那个伴随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的公正判决,将彻底消除我们胆怯和害怕迫害至今仍未完全除去担忧的余悸心理,凸显出我们先行敢于迈出第一步,走向自由民主大同世界的敢作敢为。

居留岁月,艰辛辉煌,刻骨铭心。当年的这些“四十千”现在大都成了澳洲人,关于未来,他们铁定心思安居乐业于这个第二故乡;他们也作好准备终老于此,并在此地繁衍子孙后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自由民主艰苦奋斗甚至献出生命的人——那些付出与牺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四十千”的命运的改变。

(2016年6月6日。)

来源:《嬗变:“四十千”纸上足迹三十年》第二辑

作者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