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东,乃当年为薄的重庆模式摇旗呐喊的活跃人物,新华网前记者。他写的报道附后。

201502041009china1
朱继东,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资料图)

为重庆模式摇旗呐喊的朱继东:应严惩围攻教育部长的教师和公知大V

(2015-02-03 )如何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屡屡遭到围攻的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于围攻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的言行要进行严厉惩处,并且要敢于出重拳、拔钉子。某些人或势力之所以对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一次次进行围攻,这些人或势力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惩处,他们必然会更加肆意妄为,从而让不少想亮剑者望而却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一次关于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等内容的讲话在互联网上遭到攻击,个别高校教师和社会上的公知大V甚至联合起来围攻。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越发重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必须的,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更应该加强管理,袁贵仁的言行也是其职责所在,为何竟然遭到围攻?其中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这些参与围攻者近年来屡次围攻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并且没有得到应有惩处,才使得其越来越肆无忌惮。因此,要真正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敢于拔钉子,对那些经常发表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的教师要坚决清除,才能真正惩恶扬善,迎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崭新春天。

这场围攻首先是由部分高校的教师发起的,其中某大学法学院教授一篇三问袁贵仁的博文故意通过混淆“西方价值观念”这个本来有明确而又具体含义的概念等手段来故意曲解、歪解甚至攻击,并很快在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而个别实名认证微博的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法学、政治学教授也进一步煽风点火,制造了思想混乱。

社会上的一些公知大V也纷纷加入围攻的行列。以微博为例,不仅有人通过微博故意曲解袁贵仁的讲话、质疑袁贵仁说话自相矛盾,进而攻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还有人对其进行侮辱、谩骂,甚至对其家人进行人肉搜索,在网上形成了一次次围攻,误导了不少网民。

这次围攻表面上看是针对袁贵仁的言论,实际上则是对中央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示威和反击,是某些人对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不满的又一次借机发力。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越发重视,尤其是不久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大部分人叫好、点赞,但也有一部分人非常不满,那些近年来经常发表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的高校教师和社会上的公知大V更是非常痛恨,但也不敢公然对抗。于是,他们就寻找一切机会发泄不满,同时对一切支持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言行进行攻击。

同时,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在今天的意识形态攻防战中,旗帜鲜明地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常常遭到围攻也表明在意识形态敢于亮剑的党员干部还是太少,不少人还是过于明哲保身、不敢担当,导致那些敢于挺身而出的同志不少时候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视,正推动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拨乱反正。而现在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各级党委有些负责同志和有些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某些人员多年来一直明哲保身、不敢亮剑,不仅不敢批判错误思潮,而且对坚持弘扬正能量的同志不支持,甚至冷嘲热讽、变相打压。因此,要真正打赢意识形态反击战,就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如何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屡屡遭到围攻的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于围攻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的言行要进行严厉惩处,并且要敢于出重拳、拔钉子。某些人或势力之所以对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一次次进行围攻,这些人或势力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这次三问袁贵仁的是某大学法学院教授,而和他同一学院的一位大V教授屡屡发表攻击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惩处甚至还名利双收,这对高校教师恐怕起到了一个恶的示范作用。此外,除了高校教师外,实名认证微博中还有不少媒体人、律师、企业家、文艺界人士等也屡屡参与围攻,也没有得到应有惩处。正是有关部门某些人的不作为等原因,导致这些参与围攻者越来越嚣张。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严厉查处这些人或势力,抓几个反面典型予以严惩。

同时,我们要站在坚决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的高度,严厉打击其代理人、代言人。近年来,西方利用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等为掩护,借助于网络等渠道进行渗透,加大了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的力度,不仅积极在中国寻找代理人,而且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地对这些人进行政治基因改造,使其成为围攻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的主力。我们对此不仅要高度警惕,而且要坚决打击一切在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的言行,决不能让其图谋得逞。对于境外敌对势力在国内的代理人、代言人同样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发现一个严惩一个。

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要积极行动起来,以这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抓手,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乱象进行全面清理。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的党委在校内处于弱势地位,有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敢担当,面对错误思潮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批评和处理,态度暧昧甚至姑息纵容。因此,面对中央的新要求,有关部门要督导所有高校党委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大力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主动、积极地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建立意识形态责任制,并把意识形态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要抓几个气焰嚣张、性质恶劣的反面典型出来进行严惩,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全面整顿、清理、纯洁高校的干部、教师、党员队伍,打赢这场高校意识形态反击战。(朱继东)

(原标题:朱继东: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敢于拔钉子)

专家聚焦重庆“唱读讲传”活动:值得借鉴和推广

2011年06月21日 来源: 新华网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理论研讨会暨《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出版座谈会”19日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教授讲话。(摄影:朱继东)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理论研讨会暨《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出版座谈会”19日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发言。(摄影:朱继东)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理论研讨会暨《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出版座谈会”19日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在主持会议。(摄影:朱继东)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朱继东)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0周年华诞、重庆“唱读讲传”活动开展3周年之际,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理论研讨会暨《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出版座谈会”19日在北京召开。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本求真务实、体系严密、内涵宏大、与时俱进、推动实践的好书,值得认真学习、借鉴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合清介绍说,2008年6月以来,重庆市开展了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主题的“唱读讲传”活动。目前,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累计开展红歌传唱活动18.1万场、参与市民超过1.1亿人次,编辑出版《读点经典》29辑,单辑发行量超过70万册,入选2010年度全国“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全国百部“我最喜爱的好书”、现代党政干部值得精读的10本书,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7.9万多场、参与市民2735万人次,举行一定规模故事会11.8万场,全市手机和QQ用户转发箴言3亿多条次、参与用户达到2.8亿人次,已呈现出“内容具体化、形式生动化、主体群众化、机制常态化”的特点。“唱读讲传”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内容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真正达到了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据2010年度对重庆市10万干部群众调查的结果显示,“唱读讲传”活动覆盖面和满意度分别达97.25%、96.51%。重庆市不断深入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正在不断地把广大人民群众激发起来的昂扬奋进精神,逐步转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实践证明,“唱读讲传”活动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旗,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纵深性、时代性和指导性,为深入持久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下一步,要认真做好这本书的学习、宣传和运用,让“唱读讲传”活动永葆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其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作为《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一书的副主编,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部副主任辛向阳研究员介绍说,去年12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率队,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光明日报社等单位的18位专家来到重庆,就“唱读讲传”活动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学校、社区实地参观,与重庆市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现场观看“唱读讲传”演出,在理性透视和思考重庆“唱读讲传”活动基础上,形成了《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一书,由人民出版社日前正式出版。本书是中国社科院“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理论调研课题”的结项成果,通过对“唱读讲传”活动的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了这项活动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是众多具有时代责任感、使命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深入调研、理论思考的结晶,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教授在为《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一书写的序言中说,重庆正在扎扎实实推进的“唱读讲传”活动,既不是哪个个人意志的表现,也不是一场吸引眼球的“文化秀”,而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创新。“唱读讲传”活动是“五个重庆”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根本上答了“如何结合重庆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大文化”等重大问题,是一场以群众为基础的党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我们要从历史传承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要从现实时代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要从未来使命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要从服务人民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王伟光在座谈会上强调,重庆推进“五个重庆”建设,走民生导向科学发展新路,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破解共同富裕的难题。广泛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就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激发起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唱读讲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乐于接受,已成为重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抓手,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大舞台。”曾经到重庆调研和参加“唱读讲传”活动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不仅在研讨会上高度评价,而且呼吁更多的人去重庆实地看看,认真学习重庆的经验。他认为,“唱读讲传”把抽象的思想教育通俗化、形象化,变说教为感召、变灌输为渗透、变单向为互动,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唱读讲传”继续深入持久开展下去,并应该大力宣传和向全国推广。

作为《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一书的主编,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主持了当天的研讨会。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人民所描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画卷中,重庆市一刻光彩夺目的明珠。重庆的特色,就在于它鲜明、集中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它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民生为本、共同富裕、科学发展、立党为公;另一方面,它又集中体现了立足时代高度、回应时代挑战、解决时代难题的开创性和原创性——群众性的“唱读讲传”活动就是明证。我们深知,理论工作者的调研不能止步于感动和现象描述,我们的责任在于对生活、实践进行理性的透视和思考。我们紧紧依托重庆的实践,力图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对于精神家园的寻觅。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后遗症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创性需要等角度,揭示“唱读讲传”活动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价值。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教授、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乔还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章传家研究员、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刘炳香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郑承军研究员等专家在发言中也纷纷充分肯定“唱读讲传”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积极反响,对《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国祚指出,“唱读讲传”不仅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对于提高干部群众素质也有重要作用,“五个重庆”建设都需要“唱读讲传”提供智慧支撑。章传家认为,“唱读讲传”是弘扬主旋律的生动实践,是提倡多样化的创新举措,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得到传播。郭建宁认为,“唱读讲传”活动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中华浩气长存的民族精神相结合,从中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本书对此作了生动描述、系统总结和深度解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徐崇温认为,“唱读讲传”活动产生这么大的规模和影响,在于紧贴人们思想情感,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是重庆积极改善民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安康的结果。肖贵清说,前不久重庆“唱读讲传”演出在清华大学引起了轰动,受到广大师生热烈欢迎,确实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的好形式。秦宣建议,不断创新“唱读讲传”活动的内容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本书就是一次有益尝试。

专家们进一步指出,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是优化学校教育、强化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引领社会思潮、坚定理想信念的有效举措,是加强群众工作、培育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创业活力、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是传承历史文脉、促进文化创新的有效平台,值得借鉴和推广。《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力地回答了广大干部群众一系列关注的问题、迷惑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重庆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贵探索,应不应该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和支持“唱读讲传”活动,“唱读讲传”活动是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等等,为进一步深化“唱读讲传”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每一个课题、每一篇专论,都是研究者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调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全书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重点,既有理论依据的阐释,也有实践路径的研究;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策建议的提出;既有方法论的探讨,也有创新价值的论述;既有站在理想信念角度的分析,也有从公益性文化建设角度的思考;既有对各阶层精神家园构建的设想,也有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思想教育的对策。全书在考察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中,认为“唱读讲传”是实现正确导向的文明重建;在考察当代全球性思想文化的大交融中,认为“唱读讲传”是抵制和平演变和“普世价值”侵袭的锐利武器;在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大发展中,认为“唱读讲传”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考察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潮流中,认为“唱读讲传”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当代复兴的精神动力;在考察中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中,认为“唱读讲传”是推动人自由发展的实现条件;在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大思路中,认为“唱读讲传”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自觉追求;在考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大变动中,认为“唱读讲传”是对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继承创新。这些观点以点带面、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能够让人知其然、信其道、践其行。这本书科学性强、系统性强、纵深性强、时代性强、指导性强,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和较高的理论价值,是一本求真务实、体系严密、内涵宏大、与时俱进、推动实践的好书,值得认真学习、借鉴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对研讨会成功召开专门致信祝贺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这本书的出版值得庆贺!本书深刻剖析“唱读讲传”活动的时代意义,提炼总结其理论依据、实践路径、创新价值和示范作用,将直观感受转化为理性思考,将活动现象概括为普遍规律,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创新,是深入持久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的“理论教材”。

中央和重庆市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和来自中国社科院的许多青年学者、在读的博士生也参加了当天的研讨会,都感觉受益匪浅。一位中央媒体的记者说,以前确实对重庆“唱读讲传”活动有些不理解甚至误解,粗略翻看了这本书和听了众多专家的发言,对自己的触动很大,不仅加深了自己对“唱读讲传”活动的了解,而且使自己成为一位“唱读讲传”活动的坚定支持者和大力宣传者。“这本书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对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进行了系统解读,认真阅读该书,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重庆‘唱读讲传’的现实背景、意义作用、方法措施、经验启示,让我们明白了这是唱响主旋律、凝聚精气神、打好主动仗的创新之举。回去之后,我一定细细研读这本好书,并把它推荐给更多的同事看,通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让更多人能够正确认识、积极支持‘唱读讲传’活动。”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在读博士生骆小平觉得自己上了生动的一课,坚定了自己进一步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和决心。她说,《文化民生的时代解读———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考》,紧扣民生为本、共同富裕、科学发展、立党为公,以解决文化民生为主题,重点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研究。无论是探索精神重建新模式的研究,还是重建幸福的精神家园研究;无论是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研究,还是理论掌握群众的典范之举、主流引导多元的创新之路研究;无论是“唱读讲传”与公益性文化建设研究,还是从文化供需互动的视角看重庆“唱读讲传”的创新特色研究,等等,都是紧紧围绕文化民生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大问题进行的研究,值得好好研读。“解决文化民生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党的理论创新亟待研究的课题,这本书对此进行了有益、有力的深入探索,做出了很好的解答。我和同学们会进一步关注、研究‘唱读讲传’活动的伟大实践,并有机会一定去重庆考察,是我们的理论学习和时代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结出更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硕果。”

来源:博讯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