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外就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于7月13日病逝。心情沉重之余,找出我2011年在他被判刑后所写的“我们还能期待中国什么”,赫然发现居然这篇6年前的文章,在今日几乎仍可适用。我对刘晓波以及他背后代表的意义,在观感上没有任何改变,只是看到现在的发展,感到更感叹,甚至是痛苦。

中国大陆的经济与科技已经大幅成长,但在民主、法治、自由方面,与6年前却几乎没有差别!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关心“中华民族”发展、关心全体“中国人”的人,在赞叹中国大陆惊人“进步”的同时,又怎能不忧心中国大陆这方面的“落伍”?

笔者不愿意如某些总是唱衰中国的人,一看到民运人士“出事”就见猎心喜猫哭耗子。但作为一个关切两岸人民,期待民主法治能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充分落实的知识分子,更不希望看到一个个“刘晓波”前仆后继,不仅让敌视中国的人看笑话,也不断打破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现代民主法治的梦想。

近年来的台湾,在“反中vs.亲中”的二分法下,造成了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表面关怀民运或维权人士,但其实是拿这些当咒骂中共的筹码,证明自己“仇中有理”的人物。另一种极端,则是不仅认为中共样样好,甚至捞中共的好处回台湾来骄其妻妾,言词上还不时鄙视我们应该认真维护的民主自由。这两种人虽然站在统独意识型态的两端,但他们却有两大共同点:

第一,他们都不真心关切中国大陆的民主法治。前者是巴不得天天有中国“不民主”的事件可以拿来说嘴;后者则是只想取悦中共,所以不想说中共不爱听的话—即使“依宪治国”也已经是中共当前的基本方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样保障法治与各种公民自由。

第二,他们其实在台湾也践踏民主法治。前者只保障自己人的言论思想自由,只有自己是“人民”,而把不同意见的人用拒马隔开,用羞辱的言论咒骂,甚至当成恐怖份子来对待。后者,则是由于对“独派”的厌恶,却一并鄙视台湾最值得珍视的民主自由—殊不知,这些不受主流欢迎的“红统”,其实也是因为这部民主宪法而受保障的。

让我们看看刘晓波的待遇,就知道台湾的民主宪政有多么珍贵。我们的自由会有些乱流,有些插曲。但我们不用害怕国家机器用对付刘晓波的粗暴方法来对付人民。不要鄙视这难得的成果,这也是无数的“台湾刘晓波”拼来的。

不管您的统独立场如何,都应该了解:台湾民主很珍贵,但台湾无法独善其身;唯有中国大陆能落实最起码的宪政、法治、民主,台湾才能安全幸福。但那些满口“亲中爱台”,实际上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毫无关怀,连“两岸同胞一家亲”都说不出口的政客,那个“亲”根本是假惺惺,完全无法化解敌意。另一方面,也只有当对岸的同胞都不会因为单纯的意见而遭罚,再也没有第二、第三个刘晓波时,台湾人民才不会害怕统一。

台湾有过许多政治受难者,他们的牺牲带来的是免于恐惧政府暴力的台湾。相信刘晓波毕生,也梦想着让一个13亿人都能免于“变成刘晓波”的恐惧。他的梦,也是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梦,何时能实现?

原载:《笔震》2017年7月14日

廖元豪——台湾学者,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创会董事。

作者 editor